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歌曲演唱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歌曲演唱中的各种艺术技巧,都与气息的控制息息相关,气息控制是歌唱训练至关紧要的基本功,是第一重要的技术性问题,它贯穿于歌曲演唱的始终。本文试从气息的力度、支持点、发声、共鸣等几个方面,对歌曲演唱中如何把握气息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女高音花腔的演唱,在世界声乐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极富特色的艺术表现力。演唱者所具备的良好的嗓音条件、歌唱气息的运作能力、花腔特殊演唱技巧的把握与运用,是支撑其精美绝伦演唱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就不同风格类型花腔女高音的共性与个性、女高音花腔演唱技术的教学相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歌唱艺术是人类用声音表现情感和希望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剧种及不同唱法,对歌唱以及气息的运用都有不同理解和要求,但是不管哪种唱法或风格,人们对歌唱艺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审美要求,就是对声音要求圆润柔美、运用自如,有渗透力,而且演唱有力度、音域宽广、声音统一、音准完善、节奏准确、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要做到以上几点,歌唱者主要要掌握气息的运用和气息支点的正确使用,而气息支点的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歌唱者音域的宽窄与音量的大小以及声音是否松驰、通畅,音色是否圆润、甜美等质量问题.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是歌唱中气息支点、声音支点、口腔支点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气息是发声歌唱的原动力。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也唱不出完美的歌;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共鸣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为了发出一个洪亮而亲切的嗓音,依靠共鸣比依靠力量更重要些。呼吸、咬字、共鸣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哪一个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歌曲演唱中,规范好演唱中的咬字、吐字及归韵问题,掌握在演唱中的行腔走韵,重视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是演唱好中国歌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歌唱审美活动中,歌曲创作、歌曲演唱和歌曲欣赏是其审美实践的三大环节。这里将歌曲创作称为歌唱审美活动的一度创作,歌曲演唱成为二度创作,歌曲欣赏称为三度创作。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的行为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歌唱者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歌唱心理是学唱入门的钥匙,它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歌唱心理很复杂,它受情绪、性格、意识、气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音演唱时的心理放松、唱高音时气息与腰部力量的使用、用"跳"来感受高音中腔体的打开、采用先进理念来解决高音歌唱中无效运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来唱好高音。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开始,举出几种歌唱发声上的错误倾向,逐步引申到发声的一般规律,使我们对歌唱发声有一概括认识,进而指导演唱实践,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和手段,而情感表达则是音乐艺术表现的目的。美声唱法作为一个声乐演唱流派,是以追求不同于以往的声乐演唱技术风格为起点的,它同样重视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但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对歌唱的声与情又有着不同的偏重,并因此而促成了美声学派流派艺术风格传统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2.
气息乃歌唱之源,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的歌唱,声音就像没有水的花儿一样会枯萎,唱出的声音苍白而干枯。唱歌时把气息训练好,将气息融合到声音当中去,把握好气息训练这一关,对声乐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歌唱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之上,对歌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好的歌唱首先要有好的呼吸,要使歌唱的声音具有生命力,就要有呼吸的支持,要使歌唱的声音具有感染力,就要会控制呼吸,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正确把握呼吸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声乐演唱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音乐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歌唱者文化背景和对文化理解的不同,演唱时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追求的声音效果也不相同。当前歌唱学习中,存在注重技能而忽视歌唱文化对歌唱技能影响的现象。本文认为,在歌唱声区统一技能学习中。要重视歌唱技能本身的文化内涵,加强歌唱文化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听觉艺术,呼吸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正确掌握呼吸的方法,对演唱歌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无论是初学歌唱者还是从事歌唱事业的人,都应该培养自己有一个良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加强演唱时呼吸的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演唱的目的,收到歌唱艺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气息是发声歌唱的原动力。投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也唱不出完美的歌;从歌唱的角度看,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共鸣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为了发出一个洪亮而亲切的嗓音,依靠共鸣比依靠力量更重要些。呼吸、咬字、共鸣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哪一个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秦北涛 《科技信息》2007,(4):137-137,142
歌唱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技与艺、声与情、向来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歌唱艺术的目的就是感动人,当然最理想的歌唱状态就是“声情并茂”。只有“声”与“情”完美结合的演唱,抒发自己,才能感染听众达到演唱的最终目的,从而完整的体现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18.
声乐演唱是歌唱者主体的高级神经活动,集生理学、物理学和心理学于一身。无论普通演唱者还是歌唱家,在演唱生涯中都会可能由于环境、心境的变化而产生不良心理状况,从而影响了歌唱的正常表现。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对歌唱的重要影响。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以及声乐演唱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技术,而忽视心理因素。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演唱者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出现“怯场”、“过度紧张”等不良心理状况,从而获得最好的表演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吕韵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148-149
良好的歌唱习惯对于歌唱者至关重要,歌唱方法的好坏与歌唱习惯有着密切联系。本文针对声乐学习中的基础性问题,参考了声乐教育专家们的理论成果,并结合自身教学和演唱体会,对歌唱习惯以及歌唱习惯的培养进行理论构建,以方便声乐学习者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歌唱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歌唱中“气”和“力”是紧密联系的。唱歌要运用好气息,就必须了解、掌握并从而得心应手地运用多组驱动气息运行的肌力对抗和平衡的技巧。本文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支点)等方面全面阐述歌唱中驱动气息运动的力性质以及“以力御气”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