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破窗理论"在管理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阐述了"破窗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际作用和指导意义,分析探讨了解决图书馆"破窗效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生管理中经常出现破窗理论中的“破窗”现象,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地修复这些漏洞,就必须制定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对“打碎玻璃”的行为及时处理。文章对破窗理论在高中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介绍了"破窗户理论"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解决了班级管理中周而复始的部分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笔者觉得班级管理中应用"破窗户理论"的教育管理理念,结合学校的德育操行百分制让工作做细,解决了周而复始的班级管理问题,并提高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4.
张映 《科技信息》2012,(17):197-197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很小的行为或事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与控制,就会给他人造成无人管理的印象,从而使违法犯罪者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与失控。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社会控制、财务管理、安全生产、腐败治理等领域,也适用于档案管理。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破窗理论"加以说明。以破窗理论为基础,通过教育、监督、制度有效预防第一扇"破窗"出现,又要及时采取措施修补"破窗",是加强档案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何英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9):93-94,60
本文介绍了"破窗理论"的概念,运用"破窗理论"所揭示的原理,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破窗"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破窗理论是管理学现代经典理论之一,其核心思想为,如若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本文就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破窗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其治理方法及其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阐述"破窗效应"的基础上,将"破窗效应"与课堂纪律互相结合,分析了课堂纪律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课堂管理的改革方式,重点剖析了"破窗效应"对纪律管理的启示,从教师出发,分析教学方式的改革,把全新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纪律,让教师能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把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根本的学生角度出发,从产生课堂纪律的源头上解决课堂管理上出现的问题,预防"破窗效应"在课堂上的出现,为现代化课堂纪律管理方式与方向提供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肖洁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5):111-112
破窗理论是对社会连锁反应现象的形象描述,其所涉及的领域从最初对经济学现象的阐述,逐步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大众媒介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现象,也可以从破窗理论的角度去看待。因此,当这一现象产生时,媒介环境对受众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这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1自考生教育中存在的"破窗效应"及防止"破窗效应"的意义一个地方如果有人在那里扔垃圾,慢慢的,会有很多人也在同一个地方扔垃圾;一面墙,如果有人在那里涂鸦,慢慢的,很多人会也画上一笔,变成一片脏墙;一片草地,有人践踏过,露出明显的脚印,慢慢的,人们为了抄近路,都沿着这条草地小路踏过去。这是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的"破窗理论"。该理论指出:有人打破了一套房子的窗户,这个窗户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更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和谐之美的高校课堂"为中心议题,基于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 Theory),围绕如何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而进行了一次高校课堂管理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介绍“破窗理论”的原理,阐明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防微杜渐,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这是美国政策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有名的“破窗理论”。“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现实安全生产工作中,有许多“破窗”需要监管工作者去防范和修复。加强事故隐患整治,不以事小而不为。安全与生产紧密相联,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有安全问题,安全隐患无时无地不在。事故往往是多个危险、危害因素失控造成的,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物的不安全状况、人的不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陈鹏 《科技信息》2010,(4):262-262
本文就"破窗理论"与体育教学管理的一些相互关联之处进行讨论,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破窗理论”“近因效应”“羊群效应”“马太效应”“霍桑效应”,对教育教学中,防止“差生”现象蔓延,中学生如何忍让,宽容,学会正常交往,克服群体生活中的“从众”心理,避免课堂教学的不公平现象,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体育运动训练队的系统管理中,能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破窗效应",高校将通过体育尤其是竟技体育这个"窗口",更加鲜明、更具特色地呈现学校教育水平、体现学校人文精神和展现大学生时代风貌等.  相似文献   

16.
正少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之所以隐患不绝,事故频发,关键是抓安全缺少强硬作风,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各种制度与规程变成了摆设,弱化了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与执行力。要提高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就必须严防"三种现象"。一要严防"三违"现象。对"三违"现象如果控制不严、防范不力,不仅不能对"三违"现象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可能起到"破窗效应",助长"三违"行为的泛滥。因此,对待"三违"现象,必须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不管是什么岗位、  相似文献   

17.
人本管理驱动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管理学家们对"人"的因素的思考不断深入,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认识和证实,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性管理.如何将人本管理理论中的精华与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高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迎接未来挑战,是当前国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是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室中积聚了学校多年的办学设备、技术档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给学校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是高校教学科研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本文介绍了“破窗理论”的产生、含义以及该理论给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启示,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学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相似文献   

19.
人性·人本·人化--人本管理的实质及其管理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湘远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1):11-13,17
管理理论的建构常常以某种人性假设为前提.对复杂人性本质的不同推定,决定着管理科学理论的不同走向.人本管理是一种有别于其他诸如"物本管理"、"资本管理"、"能本管理"等的管理理论,其不同之处或者说其进步性就在于它谋求对人的理解,即试图在对人性的种种假设中探寻"人"与人之"本"的内在逻辑,以建立一种"人为"与"为人"的柔性的管理规约.在我国特有的管理语境中,人本管理的本质与实现的理解是有其独特性的.在管理实践中,人不仅仅是手段,人本身也是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金川 《科技资讯》2007,(34):170-170
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对调度管理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论述,重点阐述了现代矿山管理的发展与调度管理的关系,以及应用科学管理理论提高调度管理人员素质等内容.提出了如何搞好企业的调度管理工作和怎样提高调度管理的科学含量和生产经营中的两个"协调中心"作用,才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