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娟丽  王跃 《西藏大学学报》2012,(3):103-107,140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地方政府面临的趋势与潮流。文章从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需要、内部问题的“逼迫”与各族人民多元化的需求、降低行政成本、维护西藏稳定的政治使命等方面,提出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理念、主体、方式、内容,以解决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治领域、行政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管理领域中突出的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是指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适应环境需要、运用其在管理社会过程中所实际拥有的能量和公共权力。本文使用“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人力资源汲取能力”、“信息能力”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差距过大的现状,并分析了该现状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与缩小各地方政府行政能力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公共管理主张的地方分权、自治与企业化经营的政府理念,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及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为此,尝试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审视并重新界定与建构我国行政法学上的行政主体制度,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行政主体制度框架应为行政组织法、行政编制法、国家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前提下的国家行政主体、地方行政主体、公务法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约翰·密尔的《代议制政府》一书的智识资源、学术价值等方面的考察,探求其对民主制度发展的突破意义,并对代议制政府这种良好政府形式的“我们人民”进步性和“多数人暴政”的缺陷进行反思,得出启示:在民主、法治意识传统相对缺乏的中国,应注重民主观念的培养,其前提是“地方自治”,其目的是实现真正的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5.
对地方政府间关系进行梳理,并在区域公共管理这种新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发展方向,进而提出实现其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判断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标准不是简单的令行禁止,而是政府行为是否经受得起多种要素指标的考察。影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有利益行政、草率行政、违法行政和多头执法。增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关键是施行人本行政,构建地方精英政府组织,实施民主行政,创新执行方式,强化行政绩效管理和行政赔偿的过错追偿。  相似文献   

7.
加强公共伦理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有机结合,是不断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诚信政府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加强公共伦理建设对于构建诚信政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分析了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我国构建诚信政府的启示,提出了从公共伦理的视野对我国诚信政府构建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城镇化进程加快下的民主管理被“虚置”、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错位”下的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资源“碎片化”下的治理功效不明显等问题。以协同治理有助于无缝隙服务政府的构建、有助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激发农村治理活力、实现农村治理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特性入手分析,探索了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再造公共服务流程,打造无缝隙服务政府,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构建“一核为主、多元共治”的农村治理机制;激发治理主体活力,完善治理资源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行政环境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特点:一方面有别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包揽一切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另一方面也有别于奉行自由主义经济的西方国家,充当“守夜人”角色。行政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出现“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转变职能,找准定位。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层面,探寻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边界,厘清地方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现实界限,以期促进地方政府积极行政、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0.
马骏 《国际学术动态》2007,(5):F0003-F0003
为促进两岸学术同行的交流与互补,提供一个两岸学术界的研讨平台,中山大学(广州)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与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于2006年11月3-4日在广州大学举办“海峡两岸第5届公共治理与行政发展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公共服务创新、地方发展与区域治理、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