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城市作为"人类思想文化创新地"理应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镇。青岛财神节的热闹与冷清折射出有民族文化"活化石"之称的传统民俗节日在后现代文化多元化社会中的处境。传统民俗节日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却面临着在一个几乎全新的文化生态中重新建构自己生存空间的问题,后现代城市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空间的建构主要包括民俗节日的社会心理和意识空间的建构,民俗节日物质文化空间的建构,民俗节日生活和社会交往空间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耶苦扎"节不仅是泰北阿卡族的狂欢节,也是阿卡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流露出阿卡族生活的简单道理和哲学,还是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但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传统节日在泰北地区已出现慢慢流失的情况;而节日的举办也逐渐向世俗性质转变。因此,该文旨在从节日的目的性、主要内容、传承与保护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民族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是汉民族历史和情感记忆的重要符号。近年来,重视传统节日的呼声日渐高涨,但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全方位思考却相对滞后。本文从传承节日的物质文明、重视节日的祭祀文化和增加节日的娱乐元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自诞生之初,社会各界就发表了不同意见,赞赏与质疑兼而有之。那么,政府在宣传和发扬传统节日精神的过程中应起到什么作用?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并代代延续?以东莞市"我们的节日"几项活动的具体情况为例,从节日民俗的行为主体、特性和发展演变规律等方面可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行为民俗文化,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在各种民俗节日中,都展现出巨大的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民俗体育文化也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必须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它沉积和浓缩了该民族的精华,体现了儒家文化精神,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云南少数民族节日成为旅游的载体,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反过来,旅游赋予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新的活力,促使云南少数民族新节日及新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它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传承了几千年文化精髓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把传统节日的内含呈现于现代时空之中,然后探讨传统节日的时空映象,在现代时空的条件下,传统节日中人情与面子的互动引起了社会结构分离,并借此讨论传统节日在重建人们生计模式中的地位,显现文化基因在传统节日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台湾现代生活中,节庆习俗是全台湾历史民俗文化遗产民间行为传承保护得比较完好的文化事象。但近十余年,台湾少数民族节俗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参与下,经过商业开发,许多节俗原真性的文化内涵逐步消失或正在消失。相反,自古至今一直由民间行为传承的台湾汉人民俗节日,却一直红红火火进行,且有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走势。作者带领“闽台历史民俗文化资源调查”课题组两年中多次赴台考察获得田野资料,据此对台湾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民俗节庆进行对比研究,将台湾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最盛大的丰年祭与包括客家人、闽南人、光复后入台的汉族在内的汉人节庆习俗进行比较,分析台湾政府在民间民俗节庆中的定位与责任问题,探讨海峡两岸在历史民俗节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共同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岁时节日民俗,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不同的民俗事象传承。西藏的岁时节日民俗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对自然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也从包罗万象的节俗活动显示出雪域高原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文章通过对西藏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节日的分类、节俗产生的内动力、节日的发展演变规律的释析,探讨西藏节日习俗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日本僧人圆仁所著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了他在中国游历九年多所见闻的唐代社会生活,节日习俗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该书所记载的节日有除夕、元旦、元宵节、立春、寒食节、清明节、三月三、五月节、中元节、立秋、冬至等。他还将中国节日与日本节日加以比较。他对新罗侨民八月十五节的记述尤为引人注意,并引起了中秋节源头之争。所记节日生活都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亲身见闻,真实可信,细节丰富,是研究唐代节日民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望果节是西藏农区的重要节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章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对藏族传统望果节与现代望果节的形式和内容分别作了阐述,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认为,现代藏族望果节呈现组织形式一体化、宗教仪式简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餐饮娱乐现代化以及导向综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初步形成,源于古人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当时节俗传承的足够动力。魏晋时期原始信仰比以前淡化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也消弱了,这时人们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由于端午节习俗不重视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在契合儒家文化方面不很显著,因而在魏晋以后的儒教时代出现了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到现代社会,端午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但经研究可见到,端午习俗包含着适合现代文化的丰富要素,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它更有了复兴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节庆旅游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众多,旅游开发的前景广阔。通过对白族民俗节庆的特征和旅游开发价值的分析,并从实现大理文化旅游产品更新换代角度对白族民俗节庆进行开发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等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洋县社火,是洋县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自娱自乐的、表演性极强的各种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总称。在洋县社火这一特定的活动中,人们相互吸引,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引力的“民俗场”。在这一“民俗场”中,作为表演者的儿童习得了当地人们是具有的特定行为和习俗,而作为观众的儿童则感受并了解到了这种行为和习俗。洋县社火的启示是:儿童的习俗化过程应该顺应其本性;我们应当利用习俗促进儿童成长,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为儿童所习得。  相似文献   

16.
民间体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健身休闲功能和绿色人文的先天特点。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浪潮中,与竞技体育相比,民间体育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流失及文化边缘化现象。为传承和发展民间体育项目,弘扬我国传统民间体育文化,提出通过节庆旅游的型式结合民间体育自身的特点,对民间体育项目进行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成为节庆旅游吸引物,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为民间体育的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从而使节庆旅游和民间体育完美结合,达到双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通过对夏威夷民间体育项目草裙舞的节庆旅游发展及营销模式的研究,总结了其对我国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实证了节庆旅游导向型民间体育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从汉代到南北朝,寒食节发生了诸多变化。概括而言,主要包括:播布空间扩张,俗民主体增加,节日地位上升;节期渐趋统一;娱乐活动增加,节俗走向多元,节日气质变化,节日功能更新;节日习俗和气质具有一定的南北差异。对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南迁具有重要作用。被携带至南方的寒食节在南方经历了因地制宜的改造。后来伴随大批南人北迁,来自南方的关于寒食的解释和节俗活动开始在北方扎根流传,它们与北方的寒食习俗相互融合,为唐代寒食节走向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略谈藏族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藏族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藏族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行为、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紧密相关。文章认为,民族体育活动是藏族传统节日中的主要内容,它在增强藏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岁时节日元宵节具有狂欢性质。宋代元宵节已初步具备以僭越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诙谐文化为内容的民间表演形态,有着以物质和肉体为中心的生命诉求,因而成为与欧洲中世纪狂欢节相映成趣的中国式狂欢节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