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宁 《安徽科技》2000,(3):16-17
合肥是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有着独特优势。早在1989年,合肥市便提出“教育为本、科技立市”的发展方针。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勃勃生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培植后续财源也一直是合肥财政工作的重点。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培植财源、增强财政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子伦 《安徽科技》2000,(11):41-44
合肥市作为四大科教基地之一,近几年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使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日前,省长许仲林、副省长卢家丰率省有关部门领导对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进行调研,对合肥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所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此,本刊再次聚焦合肥,对合肥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做法,进行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3.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合肥市城区东北部,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2016年6月14日,获省政府批复,正式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化"并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1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2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出口创汇8.9亿美元.合肥已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16位.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1999,(6):16-17
据了解,为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全市的龙头和主导产业,最近,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通过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支持和筹措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等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广州市最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举措有: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5,(6):15-15
22日下午,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一家会员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拟成立“合肥市科技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为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平台。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1999,(3):8-10
近些年来,合肥市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制定了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落实了相应的政策。经过10年的发展,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承担几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发展到现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辐射基地,火炬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目前,合肥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44家,高新技术产品24个,火炬计划项目71项,涉及的门类包括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同类指标的一半以上。199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  相似文献   

8.
洪心义 《安徽科技》2002,(6):36-36,37
近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思路指引下,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个从科学岛到高新区、到学府区、再到经济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环保产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77亿多元,技工贸总收入165亿多元,出口创汇8954万美元,净利润8.95亿元,缴税8.83亿元.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技工贸总收入约占全省的一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合肥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了合肥市的经济素质,增强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不断升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近5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年均20%的速度增长,充分发挥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亮点.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不断升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近5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年均20%的速度增长,充分发挥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亮点.……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隆重召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动员大会为深入贯彻全国开发区市长座谈会、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省沿江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动员大会等会议精神,加速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规划调整...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7,(1):F0004
10多年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励精图治,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着眼于市场需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科技成果显著,培育出了一批名牌企业,带动了一批新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合肥市投资兴业,休闲置家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3.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位于合肥市城区东北部,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台开发试点区。新站高新区自设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四次区划调整,辖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204.73平方公里,现辖七里塘、磨店、三  相似文献   

14.
龙刚 《安徽科技》2013,(7):14-16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市自2011年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工作。本文通过对合肥高新创业园2011年度49家被列入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查,评价了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培育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为更好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旭 《安徽科技》2008,(3):23-25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1.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特色鲜明 按技术领域分,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领域优势明显,2007年,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实现总产值107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2.7%,新材料领域实现总产值958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8%。在区域分布上,合肥市和芜湖、马鞍山、铜陵沿江产业带继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65%以上,优势十分明显,已成为两个增长极,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仍存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群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俊 《安徽科技》2018,(4):10-11
2017年, 安徽省落实加快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创新型省份、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战略平台及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为全省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正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与合肥新火车站同步开工建设,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_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验区。2010年区划调整后,原合肥火车站地区整体划入瑶海区,现辖七里塘、磨店、瑶海、三十头、站北五个社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余万。近年来,新站区聚焦"芯屏器合"的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站区先后荣获"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称号。2016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月,国台办批准新站区成立"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新站区为"合肥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新站区正由单一的产业功能区向产城融合的综合性新城区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合肥科技》2006,(4):3-4
在4月3日举行的合肥市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告诫:如果不增强紧迫感,不加快发展,合肥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是一个让人感到非常陌生的名词。 今天,当你沿着合肥市长江西路,来到西郊秀丽的大蜀山脚下时,昔日的一片荒滩涂地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美丽的科技新城——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这里绿树成荫,厂房林立,环境清新洁净,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建筑物,掩映在红花绿树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已成为合肥向现代化大城市迈进的一个绚丽的标志,成为带动合肥乃至安徽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