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张克武气体氩模型理论微分方程,导出液体粘度理论方程,并据理论分析引出“正烷烃沸点下的粘度值相同”等定理、定则。本法经以240种无机、有机、极性与非极性等38种不同结构类型的1428个实验数据检验,平均误差1.85%。其精度比著名的van Velzen-Cardozo-Langenkamp法高9倍以上,达到实验容许误差范围内。解决了近百年来化学工程与凝聚态物理学交叉科学领域内无法精确计算的液体粘度这一关键难题。建立了通用的精确的液体粘度理论模型。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实验测定了3种高聚物在不同溶剂及混合溶剂中较宽浓度范围内溶液的粘度。对Lyons—Tobolsky方程中的[η],k′M,b分别引进了包含高聚物和溶剂溶解度参数的经验关系式,在较宽浓度范围内对高聚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液粘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平均相对误差为6.3%;同时对混合溶剂体系的粘度进行了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1.8%。  相似文献   

3.
实验测定了油藏原油及其注CO2体系在油藏温度下的粘度数据56点.建立了饱和液相粘度随CO2注入量间的变化关系.并应用LVIS粘度模型对实验体系在不同压力下的粘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在大量数据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推算有机卤代烃饱和蒸气粘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已知物质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比容、分子质量和偏心因子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有机卤代烃的饱和蒸气的粘度,该方法适用的对比温度范围为0.50~0.95.用该方法推算所得的饱和蒸气的粘度平均偏差不超过±5%,可以满足预测和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单热线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的研制基础上,对质量比分别为95∶5、90∶10和85∶15的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物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温度区间为280~375K,实验结果在包含因子k等于2时的最大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 0%,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柴油和碳酸二甲酯液体混合物的Flippov型、Jamieson型和陈则韶型导热系数推算方程,3种推算方程与实验数据的偏差均小于±0 9%,可以很好地用于目前正在进行的清洁燃料汽车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大量数据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推算有机卤代烃饱和蒸气粘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已知物质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比容,分子质量和偏心因子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有机卤代烃的炮和蒸气的粘度,该方法适用的对比温度范围为0.50 ̄0.95,用该方法推算所得的饱和蒸气的粘度平均偏差不超过±5%,可以满足预测和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HFC-227ea的MBWR状态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献提供的大量精确P订实验数据为基础,拟合了制冷工质七氟丙烷HFC-227ea的modified benedict—webb-rubin(MBWR)状态方程,给出了32个参数值.该方程适用压力从0.03至53MPa,密度从2.9至1800kg/m^3,温度从204至473K.将该方程计算的HFC-227ea的pVT数据与实验数据比较后表明:两者的气相压力平均绝对值偏差为0.296%,饱和蒸气压平均绝对值偏差为0.213%,液相密度平均绝对值偏差为0.148%.  相似文献   

8.
利用回转振动粘度仪对纯In、In—5%Cu合金及In—20%Cu合金在液相线以上不同温度进行了粘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三种熔体的粘度都呈现减小趋势,且符合指数变化规律;纯In在430℃和470℃左右粘度出现异常变化,In—5%Cu合金在600℃附近粘度值有突变,In—20%Cu合金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粘度的突变表明了液体结构的转变;在In中加入5%Cu后,熔体的粘度值减小,而加入20%Cu后,熔体的粘度值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悬滴法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系统测量了碳酸二甲酯(DMC)和正庚烷的表面张力,并拟合了方程。实验值与方程值偏差不超过±1%。在此基础上测量了碳酸二甲酯与正庚烷混合溶液在298.15~343.15 K温度区间,摩尔分数在0.1~0.9的表面张力值。分析了其过余表面张力,将其拟合为Redlich-Kister计算方程。为碳酸二甲酯、正庚烷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热物性数据和方程。  相似文献   

10.
定义了新的用于推算混合制冷剂饱和液体密度的对比温度和对比密度,发现混合制冷剂饱和液体密度与其纯组分饱和液体密度的归一化关系有同一化规律.给出在3种工况下确立混合制冷剂基准密度尺度的方法,并得到了计算混合制冷剂饱和液体密度的通用方程.最后比较了10种二元和三元混合工质的方程推算值与文献值.饱和液体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方法(1)和方法(2)的偏差在1.5%之内,方法(3)的偏差在2%之内,方程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1.
皂荚瓜尔胶的提取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皂荚种子中瓜尔胶的提取、含量、结构及其在不同浓度、pH值、剪切力作用下黏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中,内胚乳的含量为410.2 mg/g,内胚乳中瓜尔胶的含量为475.8 mg/g;用红外光谱设备测得其结构符合半乳甘露聚糖结构通式;瓜尔胶溶液的比浓黏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瓜尔胶为非牛顿流体,其比浓黏度随剪切力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瓜尔胶溶液的特性黏度受pH值的影响甚微,在中性条件下其特性黏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考虑n维有界凸域Ω中的半线性椭圆方程Δu+f(u)=0,如果f(u)满足一定的条件,利用构造粘性包络的方法,证明了arcsin(u-1)及u~(1/2)为Ω中凹函数.前者刚好满足kawohl用凹极大值原理所得出的椭圆方程的解的凸性和它的非线性项之间的关系,后者则能说明u(x)的水平集凸.  相似文献   

13.
关于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性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并比较了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特性粘数及其旋转粘度 ,表明二者之间在质量浓度为(0 0 0 0 6~ 0 0 0 1 0g 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此规律可用于将实测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旋转粘度转化为其分子量予以表征 ,从而为快速检测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提供了方法 ,同时本实验还考察了聚合物浓度和剪切速率对旋转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液态金属粘滞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滞性是液态金属的重要物性之一,研究液态金属粘滞性不仅对揭示粘滞性的物理机制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材料制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这一研究领域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列举了测量液态金属粘度的实验方法,讨论了影响粘度测量准确性的几个因素,阐述了粘度与液态金属结构及其它几种物性的关系,并介绍了计算机模拟技术中的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和分子动力学(MolecularDynamics)方法在研究液态金属粘滞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FD-VM-II型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使沉降法测定甘油粘滞系数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信.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制作一个小球投放器,使小球无水平速度,小球下落比较容易打上激光束,减小了实验操作难度.另外增加温度测量装置,充分利用了激光光电计时器,更容易判断出小球收尾速度是否匀速.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乌氏粘度计法对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聚乙二醇20000(polyethylene glycol 20000,PEG 20000)稀溶液的黏度进行测定。在30 ℃条件下,分别用纯水、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水溶液作为溶剂,测定了不同浓度的PEG 20000稀溶液的流出时间,考察不同溶剂对PEG 20000的比浓黏度(ηsp/ρ)和特性黏度([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对PEG 20000的[η]的影响如下:PO43->SO42->HCO3-> Cl-,Al3+>Mg2+>K+>Na+。随着加入的NaCl浓度的增加,PEG 20000的[η]降低,当NaCl浓度为0.05 mol/L时,PEG 20000的ηsp/ρ-ρ和ln ηr/ρ-ρ拟合直线的延长线在y轴上几乎相交于一点,线性关系良好。可见,低浓度离子可以改善PEG在稀溶液中的黏度曲线上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丙烯酸十八酯(SA)、苯乙烯(S)、顺丁烯二酸酐(MAH)、丙烯酰胺衍生物(AA)作为聚合反应的单体,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油溶性四元聚合物SSAM。本文在实验中探讨温度、时间和反应物的配比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粘剂加入量为700μg.g-1时,在50℃使春晖稠油的表观粘度下降70%以上,净降粘率到达了40%,有良好的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NaCl、KCl、Na2SO4、K2SO4、Na2CO3、Na3PO4在PEG水溶液中的相对粘度,利用Jones-Dole方程求出了粘度B系数,结果表明B系数具有良好的加和性,以KCl为参考电解质计算了单个离子B系数,发现SO^2-4,CO^2-3,PO^3-4的B系数随着PFG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系数dB/dT大于零,表明SO^2-4,CO^2-3,PO^3-4对PEG水溶液结构呈破坏作  相似文献   

19.
以彰武地区稠油为研究对象,以室内实验为依据,讨论了温度、含水率对该地区稠油黏度的影响.实验表明,该区块稠油黏度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指数式减小,黏温曲线的拐点在50℃左右.原油黏度-含水率关系曲线转相点的含水率在50%左右;在该转相点之前,黏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大;在转相点处达到最大值;转折点之后黏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井筒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同时控制原油的含水率远离黏度-含水率曲线的转相点.此外还针对该区块稠油黏度大、开采难的问题,进行了化学降黏剂的筛选评价.在所评价的11种降黏剂中,HEOR-5的降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报告了草莓的尺寸、质量、密度及加工过程物料和制品(草莓原汁和草莓酱)的密度、粘度和摩擦系数等物理性质的测定结果,可供设计草莓加工设备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