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遥感数据和3S技术进行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安徽省黟县为对象,基于核密度分析、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4年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2010年与2012年黟县各村镇之间的乡村聚落核密度估值呈较弱的聚集分布,2014年与2016年黟县各村镇之间的乡村聚落核密度估值呈显著的聚集分布状态;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的Moran's I指数均大于0,黟县乡村聚落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2016年Moran's I指数较2014年的低; 黟县乡村聚落核密度估计值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聚集分布的趋势有所减弱,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在增强; 地势、河流等自然因素以及道路、城镇经济、人口变化等社会因素影响黟县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变。【结论】黟县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格局特征与演变研究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合理规划、聚落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核心区,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的振兴极,剖析乡村聚落的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地实施村庄规划、产业规划,解决目前乡村地区面临的"镇弱村空"、城乡差距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2018年铜梁区巴川街道遥感影像,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为例,从乡村聚落演变进程出发,探讨了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4.
以渭北旱塬黄陵县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和DEM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5年黄陵县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居民点提出了重构思路。结果表明:黄陵县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和面积先增后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乡村聚落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范围不断扩大;乡村聚落分布对地势、河流、道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人口与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政策调控等因素对乡村聚落布局影响日渐增强;乡村聚落的空间重构应基于各类居民点的客观条件和功能进行整体规划,散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的零星居民点应关注生态移民,保留居民点应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心居民点应强化其联系和服务城乡的枢纽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北碚区各乡镇的湿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依据该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土地数据和湿地利用变更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及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模型,对研究区域1999-2007年间各乡镇的湿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和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8年间北碚区的湿地总体面积在不断的减少,其中以人工湿地减少的最多,特别是灌溉水田和望天田减少的面积占了研究区湿地减少总面积的99%;另外,研究还表明,湿地面积的减少与气温升高和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常熟市2009年以来的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源,从中提取农村居民点数据,并运用GIS软件从乡村人居空间变迁模型、乡村用地扩张强度、核密度分布以及局部相关指数4个方面深入研究常熟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常熟市乡村聚落呈现集聚状态,但表现出"南疏北密"的空间分异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常熟市人地关系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西吉县为研究区,通过运用GIS空间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与演化模式.研究表明,西吉县乡村聚落呈现出规模小、地形分异大的基本格局,布局上倾向在水源与交通线附近集聚,房屋建筑结构落后,以竹草土坯结构为主.选取不同地貌地区的典型村庄进行分析,将乡村聚落演化模式归纳为扩展式、整合式、散布式3种,并针对典型村庄的演化过程、规律与内在机制进行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选择广东省揭东县龙尾镇的乡村聚落为实证研究对象,以2006、2016年揭东县龙尾镇的遥感数据和DEM为数据源,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2006-2016年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点及演变因素。结果表明:龙尾镇乡村聚落趋向大中型聚落发展,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空间扩展特征比较显著,但地区差异明显;乡村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均呈偏左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高程10~80m和坡度3~7°区域是乡村聚落的密集分布区;乡村聚落沿道路集聚趋向十分明显,沿主要道路形成组团式聚落斑块。地形等自然地理因素是揭东县龙尾镇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区位、传统文化和宗族势力等人文地理因素是影响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重庆市开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坡度作为影响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研究对象,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2009年重庆市开县1∶50 000数字高程图(DEM)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相关性分析法(Pearson),研究不同坡度下乡村聚落空间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开县整体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表现为集中在西南区域,距离县城越近分布聚落越多的特征;相关性结果证明,坡度对该区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在0°~20°坡度带内坡度与乡村聚落个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大于20°~82°坡度带内呈现负相关关系,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10°~20°的坡度范围内;同时,水文因素、社会经济以及政策条件等共同影响着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认识四川省西南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的德昌县为典型研究区,基于由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提取的乡村聚落图斑,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了海拔、坡度、坡向、河流、交通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德昌县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以下、坡度小于...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对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影响明显。赣南客家乡村聚落是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主要有依山傍水,集中分布在缓坡低地,聚族而居,建筑单体风格独特,分布密度县域差异明显。城镇化过程中空间演化呈现出以下趋势:山地聚落向下和水平迁移,传统民居在空间上被合围,路网密度加大,空间实现重组并向城市聚落景观演替,这势必为区域带来各种正、负效应,如人地矛盾变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空间的聚集与均衡、部分聚落的空间萎缩与空间隔离等。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极具潜力的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前沿,乡村旅游资源也逐渐进入游客和学者的视野.为有效保护和开发湖南省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以衡阳市268个乡村旅游资源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的总体空间分布趋于凝聚分布;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在县域尺度上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南岳区;各县(市、区)之间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差异较大,空间集聚区有明显的等级特征;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公路指向性及河流指向性;优势的旅游资源带动、强有力的旅游政策扶持、便利的景区交通、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区域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是影响衡阳市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利用RS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0、2009年和2018年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宁洱镇山坝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高程、坡度、道路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山坝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特征,为山区和坝区乡村振兴提供一种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坝区聚落空间分布密集,山区聚落分布分散;②坝区乡村聚落最佳选址区域高程在1 225~1 380 m之间,山区最佳选址区域高程在810~1 500 m;③坝区乡村聚落面积与坡度成反比,坡度越大,面积越少,山区乡村聚落面积集中在坡度0°~25°之间;④随着道路距离的增加,聚落面积迅速减少,坝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1 km缓冲区内,占坝区聚落面积82%以上;山区乡村聚落最佳位置在道路缓冲区1 km以内,较佳位置在1~3 km之间;⑤2000—2018年,坝区乡村聚落人口持续上升,山区乡村聚落人口先下降后缓慢增长;2000—2009年坝区乡村聚落人均纯收入大于山区聚落,2009—2018年山区聚落人均纯收入大于坝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当前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是城市化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对典型区域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研究,可为当地及类似区域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重庆市两江新区2010—2018年自然、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两江新区城市建设用地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江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趋势呈先快后缓;扩展区域集中在"四山槽谷地带"和嘉陵江沿岸;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主要来源为耕地,以及少部分林地和园地;扩张的主要时间驱动因素为GDP值和第二产业占比,主要空间驱动因素为河流、坡度、距行政中心和距主要高速公路距离;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受多因素影响,在长时间序列下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在空间上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特征研究——以浦市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市古镇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也是湘西地区古村镇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聚落空间格局较为完整、清晰,特别是古镇太平街和十字街历史文化核心保护区,保存十分完好,空间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黄水镇为例,基于土地利用视角,运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技术和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旅游业态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山岳度假旅游地旅游产业集聚是各种旅游业态持续发展和集聚的过程,黄水镇城镇建设用地在2004—2017年增长了6.6倍,其中旅游业态占地面积,增长了11.1倍,旅游产业集聚带动旅游城镇化平面空间扩展明显,以旅游住宿服务和旅游餐饮服务为主导的核心业态数量与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延伸业态发展较为缓慢,支撑业态由于核心业态挤压,导致规模优势下降明显.旅游产业集聚内部受特色旅游资源及环境禀赋、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效应推动,外部受避暑度假旅游市场需求影响,并受城镇化发展反馈.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山区聚落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以7个山区聚落为案例,从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基础设施4个方面对聚落宜居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探讨山区聚落宜居性建设主要方向和路径.结果表明,水口村、二道村、北极村宜居性处于一般水平,烧排瑶寨、高坪村、凹子村宜居性有待建设,招素沟村宜居性亟待建设;聚落经济过分依赖传统农业,基础设施差,远离集镇、县城等经济中心,非农产业发展落后,经济落后又造成社会发展滞后,综合因素使得这些聚落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难点区.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规划的乡村聚落思考——以豫北某村规划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雁  杨剑 《甘肃科技》2009,25(22):23-25
从乡村聚落空间的内在组成体系入手,探讨广大农村"聚"的渊源和趋势,以期对动态发展的新农村规划在空间的营造上及用地布局上提出有别于传统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夏河县13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底分析方法,选取合理的地理研究模型,构建乡村聚落边界的量化指标体系,将乡村聚落边界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探讨高寒民族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乡村聚落形状受自然环境(地貌、气候、水文)、人文因素(佛教文化、宗族观念)及人工构筑物(历史遗迹、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影响,表现出团状与带状2种类型;乡村聚落的扩张与衰退及聚落中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聚落的外边界与内边界互相转化,乡村聚落边界形态呈现简单平滑、复杂凹凸2种形态;通过对聚落边界形态的形状指数和分维数进行分析,乡村聚落边界形态类型呈现出团状倾向的指状、无明确倾向性的指状、团状、带状倾向的团状及带状5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