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名录及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名录.该地区蝴蝶共有106种,隶属9科55属.凤蝶科3属8种,环蝶科1属1种,喙蝶科1属1种,粉蝶科7属13种,眼蝶科6属21种,蛱蝶科16属32种,灰蝶科7属10种,弄蝶科13属19种,蚬蝶科1属1种.其中,有20种为湖北省新记录.根据调查结果,对蝶类的区系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地区蝴蝶以东洋种为主。  相似文献   

2.
陕北高原蝗虫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调查,陕北高原共计蝗虫2总科8科14亚科27属51种(亚种),其中对陕北地区农牧业危害严重的属有小车蝗属、星翅蝗属、负蝗属、尖翅蝗属、疣蝗属、稻蝗属等;对陕北高原蝗虫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北种为43种,占84.31%;东洋种1种,占1.96%;广布种为7种,占13.73%。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在湖北省蒲圻市陆水水库风景保护区共采集到粉蝶科蝴蝶8属14种,眼蝶科6属13种,灰蝶科12属12种,弄蝶科7属8种,其中16种为湖北省分布新记录,并记述了各种蝴蝶的学名,寄主和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地区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研究了滇西北地区裸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拥有自然分布的裸子植物52种,分属于20属、8科,是中国裸子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中心.其中包含物种较多的科主要有松科Pinaceae、柏科Cupress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杉科Taxodiaceae;比较重要的属主要有冷杉属Abies、三尖杉属Cephalotaxus、圆柏属Sabina和松属Pinus.从空间分布范围看,滇西北地区的裸子植物主要由分布范围狭窄的狭域物种组成.滇西北地区的裸子植物区系成分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区系性质和较强的区系分化能力,这与滇西北地区的地质历史和地形格局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双江县拥有竹类12属26种1变型,泛热带分布1属,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2属,热带亚洲分布4属,东亚分布3属,中国特有分布2属。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表介绍了滇黔桂灵芝科物种多样性情况。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滇黔桂灵芝科有80种和变种,隶属于4属。滇黔桂灵芝科的优势属是灵芝属,有61种和变种,占中国灵芝科种类的57 5%,其次假芝属17种和变种,占16 0%,鸡冠孢芝属和网孢芝属各为1种,各占0 9%。从种的区系成分上可分为:1 广布成分(7 5%),2 热带成分(28 8%),3 热带亚洲成分(12 5%),4 东亚成分(3 7%),5 中国特有成分(47 5%)。表明了滇黔桂灵芝科真菌是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47 5%)。  相似文献   

7.
2005—2008年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有112种,隶属9科68属.其中凤蝶科4属14种,蛱蝶科22属32种,粉蝶科8属17种,眼蝶科7属16种,灰蝶科11属14种,弄蝶科13属16种,喙蝶科、珍蝶科、绢蝶科均为1属1种.发现本地区新纪录种20种,河南省新记录种6种.蝶类属种平均比值为0.61,单属数占总属数的69.1%,古北种类与东洋种类的比值为0.33(16/48).蝶类区系结构表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群以东洋种为主,具有东洋界属性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河南伏牛山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河南伏牛山蕨类植物区系4个特征:(1)本区系有蕨类植物29科74属222种(含变型);(2)优势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主要属是鳞毛蕨属、蹄盖蕨属、耳蕨属、瓦韦属;(3)本区系属内种系贫乏,除少数几个属种类较多外,1~2种的属有52属,占属的总数70.27%;(4)种的区系成分在地理分布上与秦岭的联系最为密切,其次是西南、日本  相似文献   

9.
尼泊尔南部多热带成分,北部多高山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种子植物1451属,5000种,属于热带的科数不少,但属种不多.反之,亚热带成分则有较多的属和种.裸子植物只有雪松Cedrus是特有.有花植物仅61属不见于中国,特有属只有14属.60%的种与滇、藏共有.热带成分与云南较密切,亚热带成分则与西藏的最接近.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只有4000万年的历史.区系成分基本上是华夏的.少数与北极、北美、日本“间断分布”的成分也是华夏的,尼泊尔及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后裔,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陕西太白山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方法野外调查和对已有资料的整理。结果太白山有蕨类植物21科40属110种,其中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鳞毛蕨科为优势科;卷柏属、耳蕨属、鳞毛蕨属、铁线蕨属、瓦韦属等为优势属。结论区系属中仅一种的类群多,起源古老,科属结构较简单,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为主,并与温带区系有着较强的联系;属的分布以温带成分为主,同时也表现出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种的分布以中国特有分布为主,温带分布次之。区系特征与其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鄂西木林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2.1.2 东亚分布属的分析东亚分布是从喜马拉雅一直分布到日本的一些属。东亚分布属(包括变型)在本区系有91属,136种(包括变种),分别占本区系属种数的20.40%和13.01%,隶属于46科。中国东亚分布属共294属,木林子东亚分布属占其31.29%。本区系91属中木本属有48属。木本科18科。在这91属中,仅猕猴挑属(Actinidia)和沿阶草属(Ophiopogon)各有5种,25属2~4种,其他64属仅1种出现于本区系。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单种属达13属,占本区系该分布型的14.13%;少种属(2~6种)26属,占该分布型的28.26%;其中古老、孑遗的属种会多,也不乏较为特化的类群,这反映了该分布型植物在亚洲温带区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楷永  卢炯林 《河南科学》1992,10(4):384-388
报导了河南省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和太行山兰科植物37属62种的分布情况,同时也讨论了河南兰科植物的区系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西藏米拉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藏米拉山区有种子植物71科304属728种,其中裸子植物有3科7属12种。该区植物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现象明显,从科、属和种的分布类型统计分析,均表现为温带成分最多,分别占本层次的比例为43.66%,84.62%和58.72%,反映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和区系的年轻性。依据种的丰富程度和一些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将米拉山区系划分为2个植物区系小区:米拉山东坡小区、米拉山西坡小区。与此相毗邻的色季拉山和墨脱比较,米拉山区系与色季拉山的区系性质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14.
云南雕林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雕林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现知有25科、44属,80种.本文列出全部种类及其地理分布、并将属、种划分为15种分布区类型.根据地理成分分析.该蕨类植物区系具有4个区系特征:(1)具有热带亲缘关系;(2)与旧大陆其他地区的联系较广泛;(3)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联系较密切;(4)是滇中高原蕨类植物区系较典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南岛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5科49属57种,其中蕨类1科1属1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9科41属46种。从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其植物区系的特点是:(1)热带成分具明显优势,占总属数约80%;(2)珍稀濒危植物表现出一定的过渡特征,部分属具有温带性;(3)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与华南地区有直接的关联,且与中印半岛的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香纸沟风景区植物区系的调查、分析,得出香纸沟植物区系的地理成份。除中亚分布式外,其余14个类型都不同程度具有,其中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共95个,占455%,温带性质的属107个,占512%,反映出香纸沟的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区系并重的特点,提出了对香纸沟植物的保护、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7.
贵州云台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台山是黔东种子植物区系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种子植物122科,349属,527种。对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认为该区种子植物区系中古老子造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较多。地理成分有14个分布类型。热带分布类型有140属,温带分布类型有160属。热带与温带成分在本区交错分布,体现了本区的业热带特色。在植物区系的分区上,将该区归入西南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德夯风景区的植物医系组成.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55科,565属,1311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8科,51属,116种;裸子植物有5科,8属,9种;被子植物有122科,506属,1186种,分别占该区总种数的8.85%,0.69%690.46%.本本植物有476种,草本植物有690种,藤本植物有145种,分别占该区总种数的36.31%,52.62%,11.06%.被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有32科,代表科有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桑科、忍冬科、菝葜科等。  相似文献   

19.
江苏宜兴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最南端的宜兴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66科、682属、1435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以小科小属占据优势。区系成分以温带属为主,占55.84%。种的分布类型多为偏南分布,且宜兴为其分丰北界,其中以长江以南分布最多(40%)。宜兴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说明宜兴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向暖温带地渡的性质,也证实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中亚热带北界划经宜溧山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常绿阔叶林植物地理成分分布的地带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对闽南、闽中和闽北共9个地区含302处样地、74500m2的常绿阔叶林调查资料,以地区间植物地理成分相似性指数作地区聚类和排序分析,可分成地处福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闽中部和闽北部亚地带的三个地区组合,且它们依温度变化成有规律的分布格局,划分结果和福建植被区划相吻合,表明福建常绿阔叶林植物地理成分的分布具较明显的纬度地带性特点.另据福建各地带内同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和全区植被间植物地理成分的对比分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显示了地带性植被的典型代表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