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黑洞为大众所熟知与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有密切关系,但是黑洞这个概念早在18世纪已被提出.当时光以有限速度传播已经为科学家们所熟知,由此米歇尔(J.Michell)和拉普拉斯(P.Laplace)分别独立提出了黑洞(当时叫做暗星、即dark star)的想法:一定存在这样的星体,在它里面连光线都无法逃逸.他们使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计算出来了此种星体的半径,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值竟然和100多年后施瓦兹(K.Schwarzschild)由广义相对论计算得出的施瓦兹黑洞的半径完全一致[1]. 相似文献
4.
史瓦西的奇异解我初次耳闻“黑洞”这一词语,还是在京都大学学习期间,聆听汤川秀树教授主讲物理学通论课时的事。汤川先生说: “爱因斯坦,为了考虑扩充狭义相对论,终于想到必须引进黎曼几何学。他思索再三,结果导出一个引力场的方程。这是1916年的事。说起来,这个方程,过于玄妙,谁也无法理解,连爱氏本人也感到迷惘。”“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有一个作用的引力场。引力大小按理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但是爱氏的方程解,却不是这样一些数值。这一来,问题就极棘手。可在人世间,毕竟不乏才智之士。居然解出了这个 相似文献
5.
晴朗的夜晚人们遥望星空,那些亮晶晶的小星星看起来没有什么个性,它们存在的唯一证明只是它们的明亮。然而,还有不发出亮光的星体,它们的意义更为重大,也最为神秘。美国宇航局曾经发射高能天文观测系统,研究太空中看不见的光线,在发回的 X 射线宇宙照片中,最惊人的一幕是那些从前认为"消失"了的星体依旧放出强烈的宇宙 相似文献
6.
7.
改进后的暴涨宇宙学认为,宇宙极早期的相变时期Higgs场的急剧振荡和热涨落将可能产生极微量的磁单极(m_m~10~(16)m_p,对于无色磁单极而言,磁荷g_m=3hc/2e)。按照Parker、Lazarides等人的分析,宇宙极早期遗留的磁单极数目与核子总数之比ζ_0(≡(N_m/N_B)_0)(?)10~(-20±1)。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黑洞的形成、碰撞、蒸发正在用来验证爱因斯坦理论的结果,并用来孕育新物理学.这些研咒已在理论家的脑海和计算机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芝加哥,当人们谈论黑洞时,人人都知道有个钱德拉(Chandra)的故事。这位来自一座嘈杂小乡村的钱德拉,在1966年驱使基普桑(KipThorne)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并很快地在那里完成了他的大学学业。此后,桑在加州理工学院成为了一名广义相对论专家。桑在芝加哥停留的目的是为了见到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Chandrasekhar)─—人们通常称他为钱德拉─—钱德拉塞卡在1995年去世,享年84岁。桑拜访… 相似文献
14.
15.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