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评估煤矿采空区建设场地的适宜性。【方法】本研究以济源市某光伏发电项目为例,基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并结合野外调查成果、建设工程特征,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预测煤矿采空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进行分级,对建设场地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基坑边坡失稳等。评估区煤柱边界内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基本适宜该工程建设,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应采取避让、抗变形结构技术、禁采、基坑边坡崩塌防治等有效措施;煤矿煤柱边界以外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建设场地适宜该工程建设。【结论】针对评估结果提出防治对策,为项目防灾减灾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地质灾害性危险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2.
临清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霍公路(甘肃省临泽至清水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着重对发育在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泥石流(洪水)、土壤盐渍化(盐胀变形)、风蚀沙埋等较为特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地质灾害稳定性、易发性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并对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礼县至罗家堡断裂带是西秦岭活动块体内部的一条相对活动断裂,区内地震活动性强,地质灾害较发育。采用信息量法和Newmark累积位移法分别计算区内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并辅助定性分析法综合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估结果既考虑了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的各项综合指标,又考虑了力学分析法计算得出的地震动力学参数,使得评估结果与地质灾害实际分布情况更为接近,这在地震地质灾害多发区制图和地质灾害预测中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为在同类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做好黄土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需针对黄土区各类地质灾害的特点,以黄土的水敏感性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为主线进行各项工作。论述了以"水"为重点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方法及"治灾先治水"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强调作为特殊的"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分析黄土覆盖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技术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围绕铁路、公路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中的特点,对评估范围呈长条带状、弯道多、经过的评估区域的地形图资料年代不同等问题,使用不同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并将铁路工作中常用的条带状的折图方法用于地质灾害评估图的处理,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使得成果图清晰美观、容易翻阅.  相似文献   

6.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利用有关资料对"丹拉国道主干线刘寨柯至白银高速公路工程"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评估结果认为,现状情况下,评估区发育和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和不稳定斜坡7处,泥石流沟7条,黄土湿陷分布在公路东段.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及可能遭受地质灾害进行评估,提出防治措施,为公路合理选址和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对用地的审批提供依据。本文以上武高速公路南阳至西坪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介绍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河流塌岸、地裂缝、路基坍塌等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连霍国道主干线(GZ45)临泽至清水段高速公路沿线泥石流(洪水冲刷)、风蚀沙埋、冻胀融陷、盐胀变形和路基塌陷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例,介绍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技术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中的应用,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技术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延吉沟地质实况,选取了纵比降、流域面积、泥石流容重、泥石流沟长、危险区域面积和黏粒含量等6个项目为影响因子,采用研究区域附近6条典型泥石流沟作为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对其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危险度评价,所得结果与人工经验算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延吉沟地质实况,选取了纵比降、流域面积、泥石流容重、泥石流沟长、危险区域面积和黏粒含量等6个项目为影响因子,采用研究区域附近6条典型泥石流沟作为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对其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危险度评价,所得结果与人工经验算法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