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我国是花生种植大国,在油料作物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第二位,总产、单产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2001年我国花生总产量达1458.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2%。预计到2005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将达到7000万亩,总产量1500万吨以上。据海关统计,2001年1月我国花生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100元,比国际市场价  相似文献   

2.
<正> 世界上天然气已成为能源和化工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81年有关资料统计,天然气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五分之一,消费总量的22%。到现在全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达67万亿米~3。近年来,又由于人们对煤成气的新的认识,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就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预计将来世界上的天然气开发和利用肯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统计年鉴》(1998)所提供的数据分析,河南省科学技术总体状况在全国居第9位,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水平居全国第21位,科研院所的科技水平居全国第10位,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居全国第8位。对这些指标综合评定后,河南省科技水平居全国各省、市、区第9位(位次的统计不包括台湾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科技水平和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提高,这说明河南省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全国分省、区的划分变动,全国的省区由29个增加到31个,河南省科技…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交通领域石油的消耗将占石油总消耗量的57%。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据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预计突破1.5亿辆,汽车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t。但是随着汽车总量和新增量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再由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西北干旱区域水资源概况及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浅析西北干旱区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17年度通过备案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名单,河南省新增30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数量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全国第4位;国家众创空间24家,数量居全国第9位,是2016年新增数量的3倍。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级孵化载体数量达到80家。目前,河南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数量达到325家,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据统计,盐湖卤水锂资源储量约占锂资源总量的70-80%,而盐湖卤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和我国,其中,我国盐湖卤水锂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因此,分析盐湖卤水提锂方面的专利技术发展,对于我国盐湖卤水提锂工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盐湖卤水提锂的各种方法中,吸附法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本文对世界各国相关专利申请进行分析,为我国相关企业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禽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八五”期间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棉花和油料居全国第二位 ,烟叶第三位 ,大牲畜存栏数居全国第一位 ,禽、蛋分别居第一位和第三位 ,以1 74%的国土面积 ,不仅养活了占全国7 5 %的省内人口 ,且5年还净调出粮食1000多万吨 ,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我省还不是一个农业强省。目前 ,人均农业产值居全国第28位 ,人均粮食产量居19位 ,人均肉类总量比全国低28%,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7 %。因此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高效与持续发展 ,对…  相似文献   

9.
科技的发展,是人类实践过程中知识、智慧的结晶和升华,我们说,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超导研究等高精尖技术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标志性项目,是科技"顶天"的一面:但科技还有另一面--从"庙堂之高"走向大众,真正落地,直接造福于民.相对于产业科技而言,民生科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它甩科技之光照亮百姓的心坎,让科技成果为惠民、富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我国的超导研究、生物大分子研究、物理学研究、航天技术、核技术等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科技资源的总量已与美国、日本相当,被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羡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所形成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国的科技优势并没有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严重地阻碍了科技第一生产力功能的发挥,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所在。自1985年科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总体来看,我国科技成…  相似文献   

11.
辽宁科技进步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基本现状根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公布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结果,"十五"期间辽宁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6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了10.3个百分点,2005年达到49.26%,反映出辽宁科技进步总体水平较高,科技发展态势良好,见表1。  相似文献   

12.
<正>一、科技统计指标发展概述科技统计和指标的发展已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发达国家的科技统计和指标研究以RD测度为起点,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受到广泛关注。到了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世界各国对技术创新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政策逐渐演变为创新政策。为了满足对创新理论和政策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世界蘑菇生产经历了一个大发展的过程。世界蘑菇的消费市场多局限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实际消费量又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这些地区既是消费地区,也是生产地区。以法国为例,其鲜蘑菇的产量居世界第二,加工处理能力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占世界第四,消费量占世界第四。但从传统意义来看,远东则是生产、加工和输出蘑菇的主要地区。 1970年世界蘑菇的总产量约39万吨,1980年已达88.4万吨,增长129%,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我县依靠科技振兴经济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实现经济发展第二个翻番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按照经济,社会综合指标衡量,我县仍居中下游水平,其根本原因是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水平低。因此,在依靠科技兴县中,必须加速发展科技、振兴科技。科技兴科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兴科技意识、兴科技队伍、兴科技部门、兴科技支撑体系,促进科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突飞猛进。以 Internet为主的信息网络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Internet网已遍及世界170多个国家,联接6万个计算机网络,拥有1500万台计算机和1亿多用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预计2000年用户可达5亿之巨。 我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90年代初,国家和有关部门就开始制定建网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起动了信息化基础建设-“三金工程”。我省科技信息网络建设起步较早,始建于1985年。河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相继开通了美国…  相似文献   

16.
<正>明初朱橚撰写的《救荒本草》是我国的一部科技名著,它首次对野生可食用植物的救荒作用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开启了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首卷中指出,《救荒本草》在当时的科学研究领域居世界前列。《救荒本草》一书在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斐然成就,反映出作者丰富的科学思想和审慎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7.
明初朱橚撰写的<救荒本草>是我国的一部科技名著,它首次对野生可食用植物的救荒作用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开启了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首卷中指出,<救荒本草>在当时的科学研究领域居世界前列.<救荒本草>一书在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斐然成就,反映出作者丰富的科学思想和审慎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2021~2035年,中国将出现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将增加1100多万人,因此完善养老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土壤农化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发达国家,作物施肥已从偏施某种营养元素向全面营养平衡方向发展。早在五十年代末期,西欧和美国的复肥比例已达化肥总量的50%左右。1982斩全世界复混肥的销售量已达化肥总量的50%,美  相似文献   

20.
正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兴起的又一发展潮流,是世界各国都在全力推进的一项新科技服务,正以指数式增长的速度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不仅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也推动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表示,预计2018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 000亿美元,而2021年的全球联网设备将达到280亿台,其中有160亿台将和物联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