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15年西沙群岛长棘海星暴发周期及暴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19年对西沙群岛主要岛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长棘海星暴发周期大约为15年.这15年又可分为两部分,其中长棘海星破坏期为5年左右,珊瑚恢复期为10年左右. 2006~2010年是长棘海星的破坏期,珊瑚覆盖率从60%多降低到不足5%. 2011~2019年是珊瑚的恢复期,珊瑚覆盖率逐步增多到15%左右,同时珊瑚补充量和珊瑚礁鱼类都有所增多.进一步分析表明,西沙群岛海域长棘海星的暴发主要与台风天气、珊瑚礁鱼类减少、全球升温、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台风过境带来大量的营养盐,致使浮游生物增多,从而导致长棘海星的幼虫成活率提高.全球升温和珊瑚礁鱼类的减少会使长棘海星的精卵细胞更大比例地孵化和存活.通过对15年的监控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西沙群岛海域正进入下一个长棘海星暴发周期,为了避免珊瑚礁生态系统再一次遭受灭顶之灾,现在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如果乘飞机掠过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时.你就会看到大海中的大堡礁如同蓝色天幕卜的群星,美不胜收c有的是珊瑚岛,环系着一条细细的却又清晰可见的银白色带子,岛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棕相、椰子树等热带植物;有的是珊瑚礁评,如中国画中的淡淡没。墨,铺在海水中若隐若现;有的是珊瑚点礁,星罗棋布地撒在污湖中……更令人惊喜的是,大堡礁不是一闪而过的雅致小品,而是一幅境蜒2400余公里的酣畅淋漓的自然大手笔!珊瑚礁可分为岸礁、堡礁、环礁、台礁和点礁。堡键是与大陆和岛屿保持一段距离的珊瑚礁。大堡礁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堡礁,也是…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杂志近日称,2016年出现极端海洋热浪后,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经历了一次灾难性死亡事件。目前,在3863个珊瑚礁中已有近三分之一的生态功能发生了变化。大堡礁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具备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但全球变暖引起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珊瑚礁发生了严重的白化,这种破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大堡礁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然而它或许将在本世纪内消亡。有科学家指出.珊瑚礁将成为人类活动所毁灭的首个整体生态系统。也就是说,未来可能是一个没有珊瑚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在澳大利亚东海岸,错落遍布着如繁星般大小各异、美轮美奂的珊瑚礁群落。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大堡礁海洋国家公园,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曾被选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在平静的海面下,地形起伏连绵,珊瑚形态各异,鱼儿成群结队,海龟和海豚不时出没,构成了丰富绚丽的海底世界。想好好欣赏,最直接且拥有最好视野的方式就是潜入水下,畅游其中。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珊瑚去过海南岛“天涯海角”的人都大开眼界,因为那里海水碧蓝,透明度极高,生长在海底的珊瑚五彩缤纷,美丽多姿,让人目不暇接。珊瑚的颜色有很多,有白色、绿色、棕色、黄色、桃红、深红、赤色等。专家认为,在众多色彩中,赤色的珊瑚最为珍贵。我国台湾曾在深海中采集到一株近赤色的桃红硬珊瑚,它高125厘米,宽70厘米,净重约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采到的特大珊瑚之一,“生长年龄”已有3亿年之久,珍贵无比。产于深海里的硬珊瑚,可以雕琢成戒指、项链和耳环等珍贵饰品,价格甚高;产于浅海的软珊瑚,主要供观赏和做盆景之用。…  相似文献   

7.
珊瑚礁     
珊瑚礁是分布在浅海的一种石灰石(化学名字叫碳酸钙)堆积物,是由海洋中能分泌碳酸钙的多种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现代海洋中的珊瑚礁有岸礁、堡礁、环礁三种类型。岸礁:生长在大陆沿岸和海岛周围的边缘地带,分布宽度从10米到100米,分布范围及形态与沿岸水下地形特征和水深情况密切相关。在岸礁珊瑚生长初期,其规模一般较小,但分布范围较广。我国海南岛四周就有零星的珊瑚岸礁分布。  相似文献   

8.
正塑料垃圾是否会给海洋生物传播疾病?科学家发现,珊瑚患病与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有关。美国生物学家乔拉·兰姆曾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潜水,她潜游的海域色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但她仔细一看发现,水中竟漂荡着一些塑料垃圾。这实在令人遗憾!不过,当时她正专心记录珊瑚礁的健康状况,因此对塑料垃圾没有太在意。  相似文献   

9.
献给1997-国际珊瑚礁年──目前,世界上的珊瑚生态系统已遭受到毁灭性的灾难,许多珊瑚开始衰败,甚至死亡。这场悲剧不仅殃及海洋鱼类,而且最终会祸害到人类自身。(一)加勒比海的珊瑚礁曾经有过闪光的岁月。成群的多彩多姿的鳃状鱼穿梭在珊瑚丛中,多脚爪的龙虾潜伏在珊瑚的隙缝里,而鱿鱼则神奇般地出没于礁石的隐蔽处,不一会就消失在乌云似的深海里了。但是,现在许多这样热热闹闹的水下生物栖息地正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这种打击并不是来自最近几周刮过整个地区的热带风暴,而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珊瑚礁正面临危机。”澳大利亚海…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岸礁监测与健康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2年对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岸礁区进行拖板法、截线样条法、潜水样条录像和数码照像的底栖群落监测调查及健康评估分析研究.区域活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为23.40%.监测方法对比说明,样条录像可以代替截线样条调查,在石珊瑚分布不均的礁区50m样条优于20m样条.调查资料以及与大量历史资料对比分析显示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和衰退,活珊瑚覆盖率由1960年代的85%下降到2004年的20%,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生物多样性,仍然有较高的保护和管理价值.鹿回头珊瑚礁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影响,包括大规模采挖、破坏性捕捞、陆地泥沙和污染物影响、近期的海水养殖活动等.只有加强综合管理有可能使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1.
小小舞台大大风采 倘若把浅海中的珊瑚礁比喻成一座舞台,那在这座舞台上演出的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 演员闪亮登台 浅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角便是珊瑚了.珊瑚是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在分类上,绝大多数珊瑚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的六放珊瑚亚纲,少数属于水螅虫纲,既有造礁珊瑚也有非造礁珊瑚.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的形成年代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希涛 《科学通报》1979,24(21):995-995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洋与沿岸特有的一种主要由生物作用形成的地质体和地貌类型。由于造礁珊瑚对生态环境,如水温、光线、盐度、溶解氧、基底和水动力因素等的要求相当严格,因此,珊瑚礁是恢复其生长时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探讨以后的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及地壳运动历史的重要标志。特别对海南岛沿岸位于现代造礁珊瑚生长区北缘其发育受到抑制,对环境因素反映最为敏感的珊瑚礁,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范围内珊瑚礁大面积白化,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珊瑚大量死亡会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珊瑚礁保护工作者怎样抢救珊瑚礁?我们的日常用品会危害珊瑚礁吗?2017年,新喀里多尼亚发生怪事:某些岛屿附近海水中,成片的珊瑚突然闪耀紫色荧光,格外显眼。当地年纪最大的老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景象。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珊瑚死前的独特现象。荧光来自珊瑚体内的荧光蛋白。水温过高导致珊瑚虫排出体内寄生的虫黄藻。没有了虫黄藻的阻挡,珊  相似文献   

14.
珊瑚礁     
珊瑚礁主要是由造礁珊瑚所分泌的石灰质和海藻、有孔虫、贝壳遗骸等积聚而成。珊瑚礁常见于养份贫瘠的热带海洋,因为富含营养的水质易使海藻狂长,挤掉珊瑚的生存空间。地球上已知石油矿床的三分之一是礁化石。通过礁石研究,可  相似文献   

15.
李淑  余克服  施祺  陈天然  赵美霞  赵建新 《科学通报》2007,52(22):2655-2662
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Zooxanthellae)的密度和色素变化是珊瑚礁白化的最主要特征.通过对海南三亚鹿回头、小东海和广东省大亚湾海区共12科21属39种石珊瑚的共生体虫黄藻密度分析,得出:(ⅰ)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平均密度变化于0.67×106~8.48×106cells/cm2之间,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其中枝状珊瑚的共生体虫黄藻密度相对较低(0.67×106~2.47×106cells/cm2),而块状珊瑚的共生体虫黄藻密度相对较高(1.00×106~8.48×106cells/cm2);(ⅱ)水深4m以内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普遍比水深7m左右接近海底的珊瑚的高;(ⅲ)相对高纬度的大亚湾(~22°N)与三亚(~18°N)相比,海温相同的环境下,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的纬度差异不明显;(ⅳ)局部白化的同一珊瑚个体,未白化部分的虫黄藻密度>半白化部分>完全白化部分.进一步分析认为:(ⅰ)块状珊瑚与枝状珊瑚虫黄藻密度的差异性可能是导致枝状珊瑚易于白化的主要原因,如低密度共生虫黄藻导致枝状的鹿角、杯形珊瑚等易于白化死亡;(ⅱ)珊瑚共生体虫黄藻密度受人为因素制约,如沉积物增加、潜水活动造成海水浑浊、海产品养殖活动引起的硝酸盐、磷酸盐增加等都可能导致共生虫黄藻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海洋热带雨林”像陆地上的热带雨林一样,珊瑚礁丛的生物多样性令人吃惊。以生物生产力衡量,珊瑚礁丛的生物生产力为周围海域的50-100倍。在珊瑚礁丛中,有礁斜坡、礁坪、泻湖、点碳等小环境,加之珊瑚虫的种类达数千种,珊瑚礁的形状也千姿百态,这就既便于生物在此栖息和繁衍,也便于觅食和躲藏。珊瑚礁生态系统虽只占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千分之三,却蕴育青海洋生物四分之一的种类,大约有35万种海洋生物在此繁衍后代,并度过幼年期。像陆地上的热带雨林一样,珊瑚对地球大气中的碳循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珊瑚虫的骨骼,是100%的碳…  相似文献   

17.
造礁石珊瑚碳酸盐生产不但维系着珊瑚礁的生长, 并且还是大气CO2的重要来源之一. 采用生态调查法首次在国内开展造礁石珊瑚碳酸盐生产力的估算研究, 获得海南三亚鹿回头岸礁区礁坪和礁坡珊瑚平均碳酸盐生产力分别为(1.16 ± 0.55)和(3.52 ± 1.32) kg•m−2•a−1. 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主要受珊瑚组成、分布以及骨骼生长的属间差异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岸礁区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造成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下降了约80%~89%, 并导致珊瑚礁加积速率降低, 目前已低于现代海平面上升速率. 随着未来海平面持续上升, 鹿回头岸礁的生长模式将可能由过去向海生长为主转变为垂直生长为主, 反映出全球海平面上升背景下, 珊瑚岸礁生物地貌过程对强烈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 此外, 珊瑚碳酸盐生产力下降还导致碳酸盐生产过程中CO2释放的减少, 未来珊瑚礁区特别是岸礁区可能因为人类活动的增强而改变其在海洋乃至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最近,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沿岸发现了超过50个新物种,其中包括鱼、珊瑚和虾,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种体形纤小、能以鳍当“足”沿着珊瑚礁“行走”的鲨鱼。这种鲨鱼体长大约1~1.2米,以  相似文献   

19.
李淑  余克服  陈天然  施祺  张会领 《科学通报》2011,56(10):756-764
以珊瑚大量损失共生虫黄藻为特征的珊瑚白化, 是当今全球变暖背景下珊瑚礁大面积死 亡和退化的主要因素, 但白化的特征、过程和白化后的恢复等则因海域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依托2007 年6 月的南沙群岛航次, 在美济礁和渚碧礁进行了实地生态调查和采样, 室内分析了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近10 年来南沙海域实测海表温度(SST)和调查期间的NOAA 卫星遥感资料, 探讨了2007 年发生在南沙群岛的珊瑚白化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 (1) 白化的珊瑚主要分布在水深5 m以内, 最大可至20 m, 至少有35 种石珊瑚白化; (2) 珊瑚总白化率(单位面积内白化珊瑚个数占总珊瑚个数的比例) 为15.6%, 发生白化最严重的为枝状杯形珊瑚 (白化率为23%) 和鹿角珊瑚 (白化率为21%), 块状滨珊瑚和蜂巢珊瑚的白化率低, 没有发现菌珊瑚白化, 显示了菌珊瑚对高温有较高的耐受性; (3) 白化了的珊瑚损失了共生虫黄藻72%~90%, 而肉眼观察未白化的珊瑚也损失了31%~53%的虫黄藻, 指示当时南沙群岛的珊瑚正处于白化的初始阶段; (4) 调查期间实测月平均SST 为30.8℃, 为1998 年以来最高, 结合NOAA卫星的热点(Hotspot)和周热度指数(DHW), 认为2007 年6 月南沙群岛异常高SST 是导致美济礁和渚碧礁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还发现, 单纯用卫星遥感预警珊瑚白化事件可能会存在低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海南岛三亚市鹿回头半岛沿岸东西湄洲湾、亚龙湾海域的水下,生长着大片美丽的珊瑚,其中造礁珊瑚达80多种。当你潜入海底,注视这些五光十色的珊瑚时,是否在想:外形像极了分叉的树枝、花朵的珊瑚是一种植物吗?它和珊瑚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其实是人们对珊瑚虫的习称,它并非植物,而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腔肠动物,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珊瑚虫以群体为主,它们是海洋里的"吉普赛"人,喜欢到处漂游,四海为家。单个珊瑚虫的外形很像个肉质小口袋,口袋顶部是珊瑚的口,口的周围长满有绒毛的触手。看似温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