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在正常大鼠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海马中的分布.采用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stress,SPS)构建PTSD模型,Open-field法观察动物的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H在大鼠海马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TSD组大鼠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显著减少(P<0.01).在对照组和PTSD组,TH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海马锥体层和DG区颗粒层神经元的胞浆;与对照组相比较,PTSD模型组海马中TH免疫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明显减少和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机制可能与海马TH功能缺失或弱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安神补脑液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并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组、安神补脑液低剂量组、安神补脑液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后、药物干预后7 d、14 d采用OFT法检测大鼠行为学(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麻醉处死大鼠取下丘脑进行称质量;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及 RT-PCR法检测脑组织 β-内啡肽(β-EP)和水通道蛋白 4(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体质量明显降低,但下丘脑相对质量显著升高,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得分显著降低;血清中CRH、ACTH、COR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β-EP和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脑液低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丘脑相对质量显著降低(P<0.05);补脑液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下丘脑相对质量显著降低(P<0.05)。安神补脑液治疗后第7天,补脑液高剂量组大鼠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得分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补脑液低剂量组大鼠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得分较模型组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4 d后,两治疗组大鼠水平活动与垂直活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治疗组大鼠血清CRH、ACTH、CORT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脑组织β-EP和AQP4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上升,且补脑液高剂量组β-EP和AQP4的表达水平高于补脑液低剂量组(P<0.05)。结论 安神补脑液可通过调节β-EP、AQP4的表达,抑制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海马P38蛋白及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大鼠64只,采用链佐菌(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2组.A组为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32),B组为糖尿病组(n=32).水迷宫实验行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察A、B组大鼠造模前(T_1)、造模后8(T_2)、10(T_3)、12(T_4)周的认知功能.分别于各时点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采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P38、TLR4的表达.结果:A、B组8、10、12周逃避潜伏期较造模前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A组(颈交感神经阻滞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于B组(P0.05).A组各时点海马P38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高于B组,海马TLR4mRNA相对表达倍数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调节P38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IκB)通路在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产生及血管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各8只:假烫组、烫伤组、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除假烫组以外,其余各组均制作深Ⅱ°烫伤模型,其中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于烫伤后15 min和12 h分别静脉注射SB203580和PDTC;各组大鼠均于伤后48 h处死并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创面组织中VEGF的含量和血管微密度(MVD),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38MAPK和IκBα的表达.结果:和假烫组相比,伤后48 h,烫伤组创面组织中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上升,为(0.81±0.19)ng/m L和(2.88±0.32)ng/m L,(P0.05);MVD值明显增加,为(3.12±0.72)和(8.08±2.10),(P0.05);p38 MAPK含量升高,为(966±176)和(4778±332),(P0.05);IκBα含量下降,为(2 327±310)和(1 278±149),(P0.05).使用SB203580和PDTC均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VEGF含量的上升和血管化.预先给予SB203580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p38MAPK含量升高,但对IκBα含量无显著影响;预先给予PDTC可以防止烧伤后创面组织中IκBα含量的下降,而对p38MAPK表达无影响.结论:在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IκB通路是两个平行和独立的信号转导通路,两者间无直接的联系,但共同调节着烧伤后VEGF的产生与创面血管化.  相似文献   

5.
脉冲磁场对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大鼠束缚应激模型及脉冲磁场环境,观察应激大鼠在脉冲磁场环境中海马神经千细胞数及增殖变化.实验设对照、应激、磁场、应激磁场4个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和计算各组海马巢蛋白(Nestin)和溴化脱氧核糖尿嘧啶(BrdU)的阳性细胞数.研究结果显示,Nestin在各组海马CA1和CA2区表达,BrdU在海马齿状回表达.实验各组Nestin和BrdU的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应激磁场组增加更显著,而磁场组和应激磁场组则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应激能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千细胞内源性增殖,脉冲磁场能显著提高应激大鼠海马神经千细胞的增殖反应,提示在应激脑损伤的基础上,脉冲磁场作为外源性物理因素能刺激神经千细胞增殖,并可能修复受损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鼠胎儿心脏中的表达规律,旨在探讨其与妊娠期糖尿病母鼠其婴儿发育异常的内在联系.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通过阴道涂片确定怀孕后分别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及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建立GDM组和对照组,给药后72 h隔天测血糖及体质量.两组大鼠分别于孕后第12、15、19 d随机抽取剖宫,进行胎鼠心脏取材,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38 MAPK的蛋白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心脏组织P38 MAPK mRNA的表达.结果:①对照组子鼠心脏发育情况正常,未见心肌壁异常增厚、房室间隔病理性缺损及动脉圆锥干畸形等异常情况.高倍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呈椭圆形,胞浆丰富,核大,形态规则,染色均匀.GDM组12、15、19 d均可见子鼠心脏发育异常,包括室间隔缺损、圆锥干发育畸形、心肌异常肥厚及心腔扩大等,高倍镜下可见12、15 d心肌细胞结构较清晰,细胞肿胀,胞浆溶解,胞核形态尚规则,细胞结构不清.19 d细胞可见胞浆溶解,成片的无结构区,胞核形态不规则.②第12、15、19 d GDM组p38MAPK蛋白在胎鼠心肌细胞胞浆中的表达显著增强,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在GDM组中,以第12 d的表达最强.③第12、15、19 d GDM组胎鼠心脏组织中p38 MAPK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结论:妊娠糖尿病母鼠其胎鼠心脏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38 MAPK蛋白及mRNA在妊娠糖尿病胎鼠孕12、15、19 d三个观察点的心脏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妊娠糖尿病致心脏发育异常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用高脂饮食9周建立小鼠NAFLD模型,造模第2周起用OLE(1 000 mg/kg)进行灌胃治疗8周,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炎症因子指标,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蛋白4(TLR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水平和蛋白活力。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OLE干预后,血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浓度显著降低;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TLR4、p38MAPK水平和蛋白显著降低。OLE可通过调节TLR4-p38MAPK信号通路,缓解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因子反应,抑制NAFLD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木犀草素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木犀草素组、哮喘组、对照组,每组各20只.木犀草素组、哮喘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建模过程中每次激发后1h给予哮喘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腹腔注射1 mg/kg的木犀草素.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及IL-4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p38MAPK,PPARγ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p38MAPK,PPAR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3组大鼠支气管基底膜周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大鼠平滑肌厚度、管壁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木犀草素组大鼠(P0.05).哮喘组大鼠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木犀草素组和对照组(P0.05);木犀草素组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IL-4含量明显高于木犀草素组及对照组(P0.05);哮喘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木犀草素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PAR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大鼠p38MAPK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木犀草素组表达量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大鼠PPARγ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木犀草素组表达量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影响PPARγ表达和p38MAPK信号通路而发挥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D大鼠海马、额叶局部脑血流(rCBF)降低对学习记忆功能及γ-氨基丁酸(GABA)、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生化指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对2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右侧海马与额叶的rCBF、右侧海马与额叶的GABA、AchE含量的测定。结果:手术组大鼠的学习指标EN、达标所需日数、TRT(s)分别为52.09±8.43、0.56±0.12、14.42±0.51,明显大于假手术组(29.46±5.31、0.34±0.05、12.23±0.39),而主动回避率(%)63.57±6.13,明显低于假手术组(84.32±4.87),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组大鼠右侧额叶、海马区术后4h、8h、24h、3d时的rCBF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相应脑区同一时点的rCBF(P<0.05)。手术组大鼠手术后不同时间额叶、海马区AchE、GABA含量则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右侧额叶、右侧海马的rCBF rCBF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其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鼠额叶、海马rCBF的降低所致该脑区GABA、AchE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降低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变化与老年大鼠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PND模型组、多巴胺转运蛋白敲低AAV·DAT·RNAi组、多巴胺转运蛋白敲低阴性对照AAV·NC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进行丙泊酚全麻下脾切除手术; AAV干预大鼠预先经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靶向注射AAV·DAT·RNAi或AAV·NC至VTA核团;假手术组大鼠输注丙泊酚。采用Morris水迷宫及条件恐惧实验判断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TA区及海马CA1区DAT、α-synuclein(α-syn)、β-Amyloid1-42(Aβ1-42)的蛋白定位及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α-synuclein(α-syn)、β-Amyloid1-42(Aβ1-42)的蛋白含量,比较各组间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PND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海马CA1区α-syn、Aβ1-4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PND模型组相比,AAV·DAT·RNAi组大鼠行为学显示认知功能减退改善; AAV·DAT·RNAi组VTA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海马CA1区α-syn、Aβ1-4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VTA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参与了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并且VTA区DAT变化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调控海马区α-syn、Aβ1-42蛋白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PPARα/P38MAPK/NF-κB表达的影响,用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余下造模成功后等分为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并灌胃给与相应药物。40 d后取肝脏和腹主动脉血检测PPARα/P38MAPK/NF-κB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TC、TG和LDL水平,提高HDL水平;2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CR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3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PPARα/P38MAPK/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阳性药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并且能影响高脂血症大鼠肝脏PPARα/P38MAPK/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4周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t)含量和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制作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用八臂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试大鼠血浆cort含量,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海马CA1区BDNF神经元的数量及面积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血浆cort含量增加,八臂迷宫实验中应激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延长,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加,海马CA1区BDNF表达减弱.而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血浆cort含量降低,海马CA1区BDNF表达增强.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长期运动降低抑郁大鼠的血浆cort水平、拮抗HPA轴功能亢进及增强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将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CG);应激组(STG,12℃水温游泳训练);应激补充营养组(SSG,在标准颗粒饲料的基础上补充DHA、牛磺酸、硫酸锌和叶酸四种营养素).观察大鼠旷场行为和Y迷津明暗分辨学习能力,测定血浆中糖皮质激素(GCs)、ACTH水平和海马脑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2℃水温应激训练可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自发活动明显减少,海马脑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补充四种营养素能明显对抗应激所致行为和学习障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变化可能与海马内蛋白质合成增加及脑内神经细胞的磷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证明慢性应激性抑郁的发生与应激引起的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分泌增加,导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hrophic Factor,BDNF)表达抑制有关.实验用大鼠通过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通过海马微量注射皮质酮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司非酮,然后测量体重,观测行为学表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内GCs和BNDF含量.结果显示:CUMS明显诱发大鼠抑郁样行为,海马组织中皮质酮明显升高,BDNF水平明显下降.海马微量注射米司非酮,使CUMS诱发的大鼠抑郁样行为明显改善,且BDNF水平明显升高.正常大鼠海马微量注射皮质酮后,表现出与CUMS组相似的抑郁样行为,且海马组织中BDNF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海马皮质酮明显升高,使海马BDNF表达明显减少,导致抑郁发生.糖皮质激素Ⅱ型受体(Glucocorticoids Receptor,GR)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4周自愿转轮运动对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绝望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DG区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大鼠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同时应激运动组大鼠进行4周自愿转轮运动.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通过强迫游泳实验及八臂迷宫实验等方法测试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DG区nNOS神经元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应激致抑郁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大鼠不动时间延长,八臂迷宫实验中应激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延长,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加;海马DG区nNOS表达显著增强.(2)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大鼠不动时间缩短,八臂迷宫实验中应激运动组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时间显著缩短,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及总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减少,海马DG区nNOS表达减弱.结论:自愿转轮运动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绝望行为、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长期自愿转轮运动减弱抑郁大鼠海马DG区nNOS表达导致NO神经毒性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AQP-4含量的改变.方法通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和孤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应激前1天和应激第22天后对大鼠行为学观测,快速断头取海马组织,通过半定量PCR方式观察海马区AQP-4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抑郁大鼠海马区AQP-4mRNA的相对含量增加.结论 AQP-4既参加调节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内环境,同时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发挥作用,为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5.12汶川地震中参与救援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况,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5.12汶川地震中550名救援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重度PTSD症状表现的救援者为9.0%;地震后部分救援者感到内疚、无助、压抑、无信心和生命无意义,救援者成为PTSD症状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在尾部静脉注射5-羟色胺酸(5-HTP)后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的变化.方法给予对照组大鼠及抑郁模型组大鼠尾部静脉注射5-HTP后,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两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放电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收录及结果分析.结果模型组的兴奋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大鼠脑内5-HT的含量有助于加强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5-羟色胺酸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肝肾毒性的影响,随机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分为6组: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g·kg~(-1)),氟西汀组(3.3 mg·kg-1),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后,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酐(CREA)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血清ALT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轻度肿胀、变性,肝窦缩窄,细胞界限不清(P<0.05).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LT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给药各组与氟西汀组大鼠的肝脏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性病变(P>0.05).各组大鼠血清AST、UREA、CREA含量无显著差异,肾脏病理变化不显著(P>0.05).说明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无肝肾毒性,并具有肝损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广泛表达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MAPKs有三个主要家族:ERKs。JNKs和p38MAPKs。p38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重要分支,它在炎症、细胞应激、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四种已知的p38异构体包括p38a、p38p、p38y和p386。多年来已发现p38MAPK通路可以由应激包括高渗、热休克、放射线和其他应激反应活化。因此,p38MAPK通路参与了多种刺激引起的信号级联反应,表明它在引起多种细胞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并且,p38在细胞凋亡和多样性变化中也显示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