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12年3月22日长治市普降大到暴雪。本文对该次降雪天气过程从500hPa、地面天气形势及700hPa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对物理量预报场的相对湿度、散度以及欧州、北京、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做了综合诊断,给出了该类暴雪天气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2月21日卢氏县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及成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果。(1)500h Pa图上,欧亚高纬地区维持两槽一脊型。从乌山低槽后部不断分裂小股冷空气南下,在高原堆积、加强,与南支槽同位相叠加,使南支槽加深,槽前西南气流加强。地面图上,回流形势与河套倒槽同时强烈发展,两支急流与东路冷空气在卢氏上空交汇,是造成此次强降雪的重要原因。(2)强烈的水汽辐合和深厚的湿层为此次暴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3)低值系统前部的上升运动与喇叭口地形阻挡后产生的上升运动辐合形成深厚的、大范围的、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是产生强降雪的关键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治市2013年2月3日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从500hPa环流形势、700hPa影响系统、地面气压场特征、物理量场的相对湿度垂直空间分布、fy-2c云图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次大到暴雪主要受500hpa西风槽东移影响,700hpa西南急流为大到暴雪输送了充沛的水汽,地面气压场受河套倒槽的控制,中低层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处于近饱和状态,中尺度中低云团东移是产生大到暴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大雪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1996年1月16日-19日青藏高原东部大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降雪前期,暖湿空气发展,降雪时从500hPa到200hPa有强烈深厚的垂直涡旋运行和湿空气斜压性强是雪量大的重要原因。大降雪中心位于MPV1零线西侧强梯度带的正值区内,它也位于MPV2零线北侧强梯度带的负值区内,冬季在对流稳定层结下,当MPV2值为负时,垂直涡度才能得到较大的增长,导致上升运动,产生大降雪天气。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性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电网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应对灾害性天气的效率和能力。河南电力气象系统将分散的电力、气象数据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一体化应用,针对夏季和冬季多发的大风、雷电、冰雹、覆冰和舞动等对电网生产造成影响的气象现象进行预测预警,为运维检修、电网调度、应急抢修等电网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气象预测预警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天气图、乡镇雨量站、卫星云图等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地形影响等方面,分析了2013年7月20日豫东南区域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主要是在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低槽东移南压相结合的大尺度环流下,由河南南部的近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低层切变线和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近地面辐合线加大了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低层大气散度辐合中心正处于河南东南部,垂直速度强上升区也在信阳一带,为暴雨产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假相当位温θse低层大值区在垂直方向上呈Ω分布,都对强降水预报有指示意义。地形迎风坡效应加大了降水的强度和量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NCEP逐6h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形成原因等方面,针对1994年1月4日至5日呼伦贝尔地区低温极寒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乌拉尔山高脊发展,导致极涡地区冷空气南下爆发,强盛的冷平流和地面辐射降温是造成极寒天气的主要原因,对今后发生类似极寒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厚霖 《河南科技》2023,(22):115-119
【目的】为弥补气象探测业务因单一的探测手段和有限的气象数据造成的短板,对当下正在建设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的构成和原理,及其在业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究其在气象过程研究与预警中的具体表现。【结果】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的建设与使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气象探测中的短板,无论是在日常的天气预报中,还是在特殊天气的气象探测中,都能提供丰富且准确的气象数据。【结论】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为精细化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及物理量诊断资料,本文对2016年呼伦贝尔市发生的两次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雪过程均受高空冷涡稳定控制,又受地面气旋顶部倒槽影响,低层水汽输送和辐合明显,两次过程均存在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这都利用大雪、暴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驾驶员不科学驾驶、天气因素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等。所以,加强交通事故防治势在必行,本文以交通事故防治为重点,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武汉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场馆设施、师资力量等情况的调查研究,找出制约本地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稀土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系统收集已有资料及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稀土农用的研究进展与意义,并对海南岛砖红壤中稀土农用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大学中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岗位工作的职业化、人才聘任的区域化、任用方式的民主化、岗位要求的专业化将是我国大学中层党政管理者任用工作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从现行会计制度中有关负债购置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高校预、决算管理和会计信息表述等造成的负面影响人手,借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提出新的负债购置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思路,以使账务处理的结果能全面、真实反映高校的资金运动状况和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0.
臭氧多相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持久性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物和"三致"物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逐渐发展起来的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技术,是利用金属及其氧化物的表面特性强化臭氧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回顾了近二十年来金属氧化物和贵金属催化臭氧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与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贵金属催化臭氧氧化相比,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按照二氧化钛、锰氧化物、铁氧化物、钴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锌、其他单一金属氧化物和多组分掺杂金属氧化物等顺序对其催化臭氧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催化臭氧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