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
研究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未经过处理的蓝莓果实为对照样品,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失重率、总花色苷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茉莉酸甲酯处理能有效抑制蓝莓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总花色苷含量并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50μmol/L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更显著。由此可见,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缓蓝莓的后熟与衰老进程,并提高了蓝莓果实的贮藏期品质和商品价值,显著延长蓝莓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以西伯利亚百合为材料,研究了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试管苗成活率、幼苗叶片中POD、SOD、CAT活性和脯氨酸、丙二醛、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茉莉酸甲酯(0.5~1μmol·L-1)能较为有效的提高外植体的成活率,用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试管苗后叶片中POD、SOD、CAT的活性和脯氨酸的含量均有所增加,而丙二醛和总酚的含量较对照有所下降;高浓度的茉莉酸甲酯(2~3 μmol·L-1)则对试管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当MeJA浓度达到3μmol·L-1时对试管苗的抑制作用最强,总体上用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试管苗提高试管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茉莉酸甲酯对绿豆下胚轴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茉莉酸甲酯对绿豆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效应.将下胚轴基部浸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溶液中24小时,然后砂培发根.结果得知,10~(-8)-10~(-5)mol/L茉莉酸甲酯对绿豆下胚轴产生不定根数无显著影响,但促进根干重增加.10~(-5)-10~(-3)mol/L茉莉酸甲酯显著增加不定根数,但根干重不再增加.因此,低浓度茉莉酸甲酯促进不定根的生长,高浓度茉莉酸甲酯促进不定根的分化.1O~(-8)mol/L茉莉酸甲酯是插条生根的较好浓度. 相似文献
4.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抗病毒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抗病毒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处理或接种烟草花叶病毒的广黄55和K326烟草幼苗为材料,测定一些抗病毒相关酶活性.发现MJ处理提高广黄55幼苗的几丁内切酶、几丁外切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氧酶活性,降低β1,3-葡聚糖苷酶活性;MJ处理后接种烟草花叶病毒,K326幼苗的β1,3-葡聚糖苷酶和SOD活性都降低.上述结果表明,MJ诱导K326抗花叶病毒的机制可能不同于巴西烟草。 相似文献
5.
茉莉酸甲酯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茉莉酸甲酯(MeJA)对杂交鹅掌楸体胚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效率奠定基础。【方法】在已建立的杂交鹅掌楸未成熟胚体细胞发生体系的基础上,选用杂交鹅掌楸3种基因型C138、233012、253010为材料,分别添加5种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测定杂交鹅掌楸在添加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条件下的体胚发生率、成熟率、畸形胚发生率,以及再生植株率。【结果】在体胚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MeJA可以显著影响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效率,且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体胚发生率和成熟率逐渐升高,畸形胚发生率逐渐降低,而当MeJA浓度超过一定值后,体胚发生率和成熟率呈现下降趋势,畸形胚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杂交鹅掌楸3种基因型体胚发生率和成熟率从高到低的次序为233012、C138、253010。脱落酸(ABA)能够增强MeJA的上述效应。在体胚苗的生长阶段,浓度逐渐升高的MeJA限制了根的生长,但ABA不能改变该效应。【结论】添加1 μmol/L MeJA和2 mg/L ABA时杂交鹅掌楸体胚诱导效果最佳,此时体胚发生率和体胚成熟率相对较高,体胚畸形率最低。 相似文献
6.
茉莉酸甲酯对水稻幼苗呼吸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文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1):82-85
水稻幼苗在其生长过程中,叶片及根部的TCA循环所占比重不断减少,而HMP途径不断增强.025μmol/L及025m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均能减少幼苗叶片及根部TCA循环所占比重,增加HMP途径所占比重,但对呼吸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途径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6)
为了探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镉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夜影"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镉胁迫下的黑麦草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黑麦草发芽、干物质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镉离子浓度为100μmol·L~(-1)时,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施加MeJA(浓度小于50μmol·L~(-1))可以促进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增加多年生黑麦草幼苗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干物质的积累,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降低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说明低浓度的MeJA可以有效缓解镉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的伤害;而高浓度的MeJA(大于75μmol·L~(-1))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影响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的代谢.外源MeJA可促进镉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的发芽和幼苗生长,其效应与MeJ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落叶型冬青(Ilex verticillata L.)是一种重要的冬季观果树种,研究其干旱可为扩大其种植范围和提高其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落叶冬青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照、500 μmol/L MJ(茉莉酸甲酯)、干旱、干旱+500 μmol/L MJ(drought+MJ)处理,研究外施MJ、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对落叶冬青叶片光合色素、活性氧、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干旱处理第12天时,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显著下降; 而干旱+MJ处理能够显著地提高上述指标的水平。干旱显著地增加了叶片H2O2、O·-2、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处理的第12天都分别达到最高点,而添加MJ能够在第8~12天有效降低上述指标的水平。干旱对不同抗氧化酶及抗氧化物产生不同的影响: SOD活性先下降后恢复到对照水平,POD、APX 、GR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在处理的第8天(GR与GSH)或第12天(POD、APX与AsA)达到高点; 而drought+MJ处理的POD、APX与AsA在第8天、GR与GSH在第3天分别达到高点,以后随着H2O2、MDA和O·-2含量的降低,POD、APX、GR活性和AsA和GSH含量也相应地处于较低水平。干旱复水6 d时落叶冬青苗仍有干旱症状,而drought+MJ处理在复水6 d时各指标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连续12 d的干旱使落叶冬青苗木活性氧的含量显著地增加,造成了氧化胁迫; 添加MJ后能使其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功能迅速开启,清除活性氧,降低氧化胁迫水平,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落叶冬青苗的抗旱性。本研究为扩大落叶冬青苗木的种植范围和提高其适应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及与诱导抗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mg.mL^-1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简称Me-Ja)处理4叶期烟草(Nicotiana talacumL.)幼苗,然后接种黄瓜花叶病毒(Cucumlez mosaic virus,CMV),一定时间后分析可溶性、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Me-Ja处理降低了3个品种幼苗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但Me-Ja处理后接种CMV对3个品种烟草幼苗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不一致,有的降低,有的升高,因此蛋白质、氨基酸和还原糖与抗病性的关系可能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11.
茉莉酸甲酯诱导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拟南芥叶片的下表皮,发现10^-5mol/L的茉莉酸酯是诱导气孔关闭的最适浓度,而且还进一步证明了在茉莉酸甲酯诱导气孔关闭过程中,H2O2和Ca2 有可能是诱导气孔关闭转导链之中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2.
13.
茉莉酸及其生理作用和分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素铀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2):116-120
综述了茉莉酸的生理功能和作用分子模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茉莉酸对葡萄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50μmol/L茉莉酸(JA)处理葡萄幼苗,能减缓高温胁迫下一些胁变反应,如: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电解质渗透率的增强.高温下,与未经JA处理的幼苗相比,JA处理能使幼苗保持较高抗氧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并延缓了葡萄幼苗的热致死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参与暴马桑黄(Sanghuangporus baumii)三萜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PS)基因进行克隆及诱导表达分析,以期深入探究暴马桑黄三萜合成分子机理。【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克隆暴马桑黄GPS基因cDNA全长及启动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对暴马桑黄GPS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MeJA诱导下暴马桑黄三萜含量的变化。【结果】将克隆得到的暴马桑黄GPS基因和启动子分别命名为SbGPS和SbGPS启动子。基因分析发现SbGPS基因cDNA序列全长1 617 bp,共编码538个氨基酸,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SbGPS启动子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含有CAAT-box、TATA-box等典型的启动子作用元件,还含有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荧光定量分析及三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SbGPS基因表达和三萜含量均随着MeJA浓度增加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对SbGPS基因的克隆及诱导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暴马桑黄三萜生物合成途径中具有... 相似文献
16.
茉莉酸甲酯对HL-CMS水稻同核异质系幼苗叶片蛋白质、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3种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三叶期的YTA和YTB幼苗,不同时间取样,测定蛋白质、细胞壁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3种不同浓度的MeJA对YTA幼苗叶片体内蛋白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MeJA浓度的提高,其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低浓度MeJA处理YTB使体内蛋白质含量下降,但高浓度则表现为使体内蛋白质含量增加.3种浓度的MeJA处理均能提高YTA和YTB幼苗叶片中细胞壁纤维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其促进作用越明显,但MeJA处理YTB后其作用的延续时间较YTA的长.不同浓度的MeJA处理对水稻同核异质系YTA和YTB三叶期幼苗叶片细胞壁木质素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但对于YTA,浓度越低,其对细胞壁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作用越明显,最大值在处理后24h出现;而低浓度的MeJA处理YTB其幼苗叶片细胞壁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作用不明显,较高浓度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YTA和YTB为同核异质系,二者对MeJA处理的反应不同可能与YTA和YTB细胞质之间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7.
果蔬在贮藏期间多发生灰霉病,造成果蔬严重腐烂。通过圣女果接种灰霉菌,模拟贮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腐烂,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异亮氨酸(Ile)处理对抑制灰霉菌侵染的酶的影响。将Ile组和MeJA+Ile组用10mmol/L Ile浸泡处理后,对MeJA组和MeJA+Ile组用10μmol/L MeJA 30℃熏蒸48h,然后接种灰霉菌孢子侵染,室温贮藏并进行病斑直径和酶活测定。结果显示:MeJA、Ile处理的圣女果在灰霉菌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酶活较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MeJA+Ile处理组与其余3组比较,测得的酶活均较高,且病斑直径较小,这说明MeJA和Ile协同处理可提高圣女果抗病性酶酶活,增强对灰霉菌侵染的抗性。研究旨在为防治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中灰霉菌引起的腐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氮源、蔗糖浓度和诱导子茉莉酸甲酯对蒙古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影响黄酮积累量依次为:茉莉酸甲酯>蔗糖>水解酪蛋白>氮源;蒙古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含量积累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NAA 1.0 mg/L+ 6-BA 2.0 mg/L+2,4-D1.0 mg/L+蔗糖50.0 g/L+水解酪蛋白1.0g/L+ MeJA0.02 μmol/L,NH4+∶ NO3-为1∶1.在这种条件下,黄酮产量达到最高为9.78mg/L.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黄顶菊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响应机制,对1 a生盆栽苗进行了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处理.结果 表明:NaCl处理明显抑制了黄顶菊的生长.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POD、SOD和CAT 3种酶活性均出现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红树林区3种不同生长环境下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探究其对酸和硫化物胁迫的响应,为中华乌塘鳢红树林生态养殖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野生、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和池塘养殖的中华乌塘鳢成体,取血测定红细胞(RBC)含量、白细胞(WBC)含量及其组成、总蛋白(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不同强度的酸或硫化物胁迫中华乌塘鳢72h,每隔24h取血检测。【结果】在所测定的10项指标中,中华乌塘鳢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与池塘养殖群体间仅红细胞数量差异显著,而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有5项存在显著差异。红细胞数量差异表现为池塘养殖群体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群体野生群体。野生群体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养殖群体,淋巴细胞正好相反。水体pH值5.5以下或硫化物含量1 225μg/L以上,即能导致中华乌塘鳢产生急性毒理反应,总体表现为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加,SOD活力降低,GST活力增强,TP含量升高,T-AOC下降,胁迫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毒理反应强度呈正相关。【结论】中华乌塘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对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环境的响应与池塘养殖基本一致,一定浓度硫化物或酸会危害中华乌塘鳢健康状况,硫化物和低pH值不是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的限制因子,但仍是潜在的危害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