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科学家在量子计算机领域获新突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说,他们成功地使相干激光在玻璃芯片上构成了一个个“原子陷阱”,理论上每个“原子陷阱”能捕捉一个气态铷原子。研究人员说,这一进展向将来设计建造量子计算机前进了一大步。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格雷格·拉菲亚蒂斯等人在《物理评论A》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当前制造量子计算机的一个思路是首先将原子捕捉住,这样就能通过激光操作来读写量子状态。其他研究人员在实现这一思路时,都试图用自由空间的一个封闭“笼子”来捕捉原子,但目前在实践上要操作“笼子”中的原子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几何学也许为用量子计算机来解决复杂问题所需要的线路设计提供了一个方法。虽然量子计算为解决经典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但是量子科学家在设计高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或量子线路上面临一个极大的障碍。量子计算机的设计者需要在问题的输人数据和输出结果之间找到“最短路径”而不把所需的计算量变得无法控制。现在,Michael Nielsen和同事证明,这种线种能通过黎曼几何空问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计算来描述,类似空间中的一个“自由落体”问题。研究人员说,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10):M0002-M0002
<正>"2012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昆明)研讨会"定于2012年10月21~25日在中国·昆明举办.大会将特邀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教授--Sir Harry Kroto(纳米球的发现者、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Cao Guozhong,  相似文献   

4.
量子隐形传送的概念一以无实体的传输方式把量子系统的状态输送到其它地方一首次在两个不同光束间的传输实验中得到了实现。后来将一个选定离子的特性传输给另一个相同类离子也变得可能。以马普学会教授Ignacio Cirac和哥本哈根NielsBohr学院教授Eugene Polzik为首的科学家团队证明了光脉冲的量子态也能被传输到宏观物体上。这是在不同状态物体间进行的首次成功的量子隐形传送一动态的光和静念的原子之间。这种成功的结果不仅是基础理论研究,而且最根本的是在量子计算机或代码数据传输(量子加密)领域具有现实应用的意义。自从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杂志和阿默舍姆生物科学公司前些时候联合公布本年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结果,31岁的留美中国研究人员王磊因在研究生命遗传“蓝图”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荣膺最高奖。 “青年科学家奖”每年确定一名最高奖得主,王磊是该奖  相似文献   

6.
<正>"量子技术2.0"作为一项新技术,可用于准确控制量子状态、进行量子纠缠和量子干涉等量子力学特性的测量、通信和信息处理等,代表性研发方向有量子传感器、量子通信、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和量子模拟器等。目前,美国、欧洲和中国政府都在扩大对量子技术2.0的研发投资,日本从2018年12月开始,将其作为"推动创新的三大领域"之一。2019年4月9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J  相似文献   

7.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启动了一项虚拟化技术研究项目“面向专用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VTAsos)”,该项目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30万美元的资助,项目将涉及高性能计算机、并行计算、虚拟化、操作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项重要的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的高速并行计算模式或将引发一场信息技术新革命,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经济、军事、安全、科研等领域全方位优势的战略制高点。构建实用化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已被称为"21世纪的太空竞赛"。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美、欧、日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在量子计算方面的战略规划和项目部署,分析了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技术风险、未来发展趋势及产业应用动向。最后,对我国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纵观整个科学史的科学发现,偶然性或意外得来的科学发现并不少见,这就是科学研究中的偶然现象(serendipity)。英国萨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PRU)Ohid Yaqub对数百个发现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总结出偶然性科学发现的四种类型(沃波尔型、默顿型、布什型、斯蒂芬型)与内在机制;同时提出,偶然性科学发现的不同类型及其机制可能会对科研理论和政策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偶然性科学发现并不一定会弱化有目标导向的研究。这类科学发现的内在规律研究及其对科技政策的含义,对我们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外新闻美国科学家研制成检测流感芯片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前些时候宣布,他们研制成了能在11小时内检测出流感病毒株系的芯片。科学家说,这种芯片使用简便、检测结果快速准确,有望帮助人们应对可能发生的流感疫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化学系教授凯西·罗兰和罗伯特·库奇卡等人研制的这种“流感芯片”,目前已通过了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初步测试,有望在一年内投入实验室应用。对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H1N1、H3N2两种人类常见流感,它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检测时,用患者咽喉分泌物等样本涂在“流感芯片”上,如果这些样本中含有特…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应用的并发用户数量不仅多变并且这种变化常常不可预测.将系统容量配置为固定值的惯用做法在面临多变的请求时常常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因为配置过低而弓l起用户的不满,另一种则因为配置过高而造成计算资源的浪费.而通过运用云架构按需提供、按使用收费的能力,系统具有了实时地按需配置计算资源的能力.然而静态的客户端负载均衡方法作为一种主要的负载均衡技术很难适应云架构条件下更加易变的集群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客户端负载均衡机制.通过引入分布式的集群视图更新、控制流等技术,该机制在保持客户端负载均衡机制分布式、可伸缩性强的基础上,又为集群节点的动态加入与退出和负载均衡策略的动态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同时,本文分析了该机制在一个开源JEE应用服务器PKUAS中的关键实现问题,并通过实验从多方面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杂志前些日宣布,韩国和美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了人类早期胚胎,并从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这是科学家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汉城国立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参与了这项研究。16名健康妇女为这项研究志愿捐献了2 4 2个卵细胞以及被称为卵丘细胞的体细胞。科学家们从卵丘细胞内提取出细胞核,然后将其植入同一位妇女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并采用化学手段刺激卵细胞分裂,共有30个克隆细胞经过约7天的时间发育到至少几十个细胞组成的、被称为胚囊的早期胚胎阶段。科学家们从这些胚囊中分离出2 0个内层…  相似文献   

13.
日前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一项最新调查显示 ,如果东南亚滥伐森林的行为得不到控制 ,世界五分之一的动植物物种将在 1 0 0年内灭绝。澳大利亚北领地大学的科学家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说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拥有大量珍贵的动植物物种 ,但滥伐森林、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正在使生态系统变得单一化 ,只留下少数物种生存 ,他们呼吁实现更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科学家以新加坡作为一个典型例子。新加坡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区 ,1 9世纪初以后成为英国殖民地 ,目前已经成为高度城市化的国家。调查表明 ,自 1 82 4年以来 ,新加坡的陆上和淡水栖息地缩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整车企业中技术数据集成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因评价指标的技术数据集成系统架构,尝试性地设计了一套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收集的人因评价指标的技术数据集成系统。其中分析和评价结果将直接反馈回集成系统,达到系统持续优化,数据集成效率持续提高的目的。最后,以某整车企业技术数据系统集成前后的集成效率改善为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月6日,美国莱斯大学的James M.Clomburg等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综述性文章,探讨了工业生物制造的进展,涉及以下问题:工业化学品制造的局限是什么?工业化学品制造的传统单位规模经济模型将扩大规模视作降低单位资本支出的唯一途径。虽然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内在资本支出高、规模大和建设周期长等特征都会引发较高的金融风险;同时,因其  相似文献   

16.
国际能源奖评选委员会日前决定将首届“全球能源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尼克·奥隆尼亚克、扬·道格拉斯·史密斯和俄罗斯科学家根纳季·麦夏茨 ,以表彰他们在能源技术发展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尼克·奥隆尼亚克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全球能源奖”评选委员会决定将该奖项授予他以表彰其在节能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他发明的晶闸管可以将直流电和交流电进行相互转换 ,从而可以进行能源储存 ,并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目前世界上 30 %的电能通过晶闸管进行转换。他还发明了半导体光辐射二极管 ,与传统的白炽灯相比 ,其使用寿命更长 ,不久后有望…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4月26日,Milken Institute发布美国最佳技术转移高校排名,评估了超过200家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和商业化现状,总结了排名前列的大学采取的措施,探寻高校技术转移最佳实践,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以期提高美国高校的技术转移和商业化效率。该排名的指标体系采用2012~2015年数据的平均值,通过4个关键指标衡量大学的技术转移:专利授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9月,芬兰奥卢大学发布全球首份6G白皮书,题为《面向6G泛在无线智能的关键动因与研究挑战》,系统性介绍了6G技术(预计2030年到来)的性能指标、技术难题等。6G性能指标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衡量6G技术的关键指标包括:峰值传输速度达到100 Gbps~1 Tbps,而5G仅为10 Gpbs;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时延0. 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断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达到每立方米过百个。此外,6G将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网络容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韩国科学家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患者自身的干细胞能够修复心脏病发作造成的心肌损伤,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副作用。该结果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干细胞心脏修复疗法利与弊的关注。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向2 0名曾经出现过心肌梗塞的患者体内注射了一种名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 -CSF)的化合物,它能够刺激患者骨髓产生血液干细胞。试验中,研究人员将其中10名患者血液中的干细胞分离出来,并将其直接导入患者心脏。6周后,导入干细胞的心脏病患者心肌机能有所增强,能够在跑步机上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全球信息科技领域近两年的发展态势,综合比较了重要的科技战略、规划与政策,回顾了重大科技前沿及突破性进展,梳理了信息科技中长期发展主要趋势和发展规律。分析表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在近两年均加强了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网信安全、高性能计算、5G和大数据等方面的战略规划与部署。同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专业方向已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水平;量子保密通信开始走向大规模应用,量子计算机研发已接近实现"量子霸权";高性能计算新型体系结构不断突破、能效显著提升,且呈现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态势;集成电路沿着继续缩小尺寸、集成多种功能、探索后摩尔时代新型器件与技术等三条路径往前发展;区块链技术日益获得金融、税收和政府管理事务部门的重视;边缘计算成为新兴技术理念,其业界影响力正快速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爆发趋于大规模化。未来,信息科技将沿着多项趋势快速发展并重塑相关产业和人类社会,同时也需要克服能耗、安全、物理极限等若干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