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色列国内外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的斗争加深了联合政府内两大党的矛盾,两党在对待促进巴以谈判的“贝克计划”上产生严重分歧。沙米尔成为第一位被议会撵下台的总理。  相似文献   

2.
10月11日第44届联大证书委员会通过决议草案接受民柬代表证书。巴解宣布巴以会晤5点立场;13日巴解拒绝美国提出的巴以谈判建议;14日针对维护自决权和实现中东和平等问题又提出新的5点和平计划;19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提出访问叙利亚三条件。 12日以色列总理沙米尔拒绝美提出的美,埃及和以色列外长会谈的建议;24日以色列内阁表示原则接受贝克计划。拉美8国集团第三次首脑会议昨今在伊卡举行,发表《伊卡宣言》。 13日南非黑人运动领导人西苏鲁和其他7名政治活动家获释。 16日世界粮食日。以保守党主席杨·西塞为首的挪威新政府在奥斯陆组成。埃及提出推动中东和平三原则。萨尔瓦多游击队在圣何塞与克里斯蒂亚尼政府进行第2轮谈判。 17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部分党员开会宣布该党依然存在,18日匈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国名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为“匈牙利共和国”,19日匈又另成  相似文献   

3.
这是1973年“十月战争”期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一项旨在实现以色列同埃及、叙利亚停止交战的决议。1967年“六·五”战争以后,以色列拒绝撤出被占领土,埃及和以色列处于冲突状态。其间虽经联合国秘书长代表雅林进行斡旋和美国为促进双方和解抛出“罗杰斯计划”,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美苏之间则达成协议要维持中东地区“不战不和”的状况。阿拉伯国家感到只有通过战争行动才能摆脱困境。埃及同  相似文献   

4.
26日美国政府声明,在巴解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以前,美国不承认巴解.也不同它直接谈判。尼迈里总统表示欢迎巴解战士撤到苏丹。29日,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解除对贝鲁特市的封锁,巴解提出了其武装人员撤出贝市的  相似文献   

5.
6月10日,美国众议院作出决议,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并将美国驻以使馆于1999年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该项决议在巴勒斯坦及整个中东地区引起强烈反响。老调重弹激化矛盾根据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耶路撒冷由国际共管。但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了东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城为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此未予承  相似文献   

6.
叙利亚借美压以;美国将叙纳入中东和平轨道;以色列与美国则在调整关系;三方围绕“戈兰高地”纵横捭阖。中东和会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启动以来,阿以双方在美国的推动和协调下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谈判从浅入深,终于在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7.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六·五”战争后,阿拉伯世界要求以色列撤出被占领土的呼声甚高。当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喀土穆召开的第四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一致通过决议,要求“共同采取政治和军事行动”收复所有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制定了“不承认以色列,不同它和解,不同它举行谈判的”的“三不政策”,并提出了石油武器的主张。在军事上,埃及和以色列军队在苏伊士运河两岸紧张对峙,并不断炮击对方阵地,进行消耗战。以色列作战飞机甚至深入开罗附近地区,对埃及造成严  相似文献   

8.
“布雷迪计划”比“贝克计划”前进了一步。美国从坚决反对减免债务的立场转到积极为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出谋划策。但究竟能取得多大效果,还要看一看。  相似文献   

9.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美国“1962年扩大贸易法”中提出了一个“多边相互降低关税计划”。有关国家曾决定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范围内,就该计划举行谈判,当时就简称这一谈判为“肯尼迪回合”减税谈判,或“肯尼迪回合”谈判。但是,去年5月16日到22日在日内瓦举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员国部长级会议,为“肯尼迪回合”谈判作准备时,共同市场为了打破美国的种种贸易“限额”,提出谈判必须包括非关税性的贸易障碍,因而又称为“肯尼迪回合”关税和贸易谈判。那次会上决定,谈判将于今年5月4日正式举行。  相似文献   

10.
水源问题是阿以关系、中东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与各方利益攸关。它已成为影响中东和平的一个政治问题。海湾战争结束后,中东的水源争端正在突出。拟议中的中东水源首脑会议10月将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随着会期的临近,中东舆论对水源危机的评论又多起来。美国务卿贝克最近指出,中东水源问题将列入中东和会的议题之中。美国设想和会后一阶段由土耳其和海湾6国加入水源问题的讨论。直接影响中东和平导致以色列拒不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的现实原因一般说来有三个:(1)以色列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2)以色列需要“能抵御和迟滞”阿拉伯激进国家和巴勒斯坦发动军事进攻的“战略缓冲地带”;(3)以色列不能没有“水源保证”。从所谓“生存空间”因素上看,以色列境内可供犹  相似文献   

11.
“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都非良策;土地换和平才是谈判基本原则。随着工党领袖巴拉克出任以色列总理,中东和平进程也出现了转机。去年9月,在美国、埃及等国的协助下,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定了《沙姆沙伊赫协议》;11月初,克林顿又借在挪威纪念拉宾遇刺逝世四周年之际同巴拉克和阿拉法特举行了首脑会谈,确定要在今年2月达成关于永久地位问题的框架协议,9月签署巴以永久和平协定。现在,巴以达成框架协议的期限已经临近,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问题日渐凸显。那么,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土地换和平”,是否会出现其他和平手段,如以“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美苏军控谈判曾就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雷达站(以下简称“克站”)问题争执不已。去年9月下旬,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怀俄明会谈时承认苏联修建该雷达站违反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并宣布将予以拆除。因此,美苏一段时期以来对该雷达站问题的争执终以苏联作出重要妥协而暂告平息。  相似文献   

13.
请您回答     
1、美国国务卿贝克于10月13日开始第_次中东之行,先后去了_、叙利亚、_和以色列。 2、10月16日是“_____”,纪念活动主题是“植树造林,造福人类”。 3、苏联10月9日至15日分别与____、爱沙尼亚、__,一三国建立外交关系。 4、10月1日罗马尼亚总统任命_为政府新总理。 5、10月ZH,__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请您回答~~  相似文献   

14.
“路线图”计划的几个关键目标早已被有关方面抛弃。虽然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和以色列,都没有公开宣布“路线图”计划寿终正寝,但在事实上它已经名存实亡。从某种程度上讲,激进组织袭击以色列,是“路线图”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阿巴斯如今重拾“路线图”计划,实在是因为他没有更好的计划可供选择。“路线图”计划总体上对巴勒斯坦人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在中东和会召开的重重障碍中,巴勒斯坦代表问题是突出的一个,现在虽然有了妥协的方案,但围绕它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仍将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色列目前仍然坚持不同巴解谈判的立场,坚持出席和会的巴勒斯坦人必须仅限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居民,并强调巴勒斯坦人不能独立组团与会。美国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迁就以色列的态度。但为了使和会“圆满”,美国又需要巴勒斯坦人与会作为一种“象征”。阿拉伯方面的叙利亚、埃及、约旦等国家对巴勒斯坦代表权问题上的态度已经发生微妙  相似文献   

16.
王晋 《世界知识》2020,(22):52-53
10月1日,以色列外交部长加比·阿什肯纳齐表示,在美国长达三年的斡旋下,以色列与黎巴嫩将在10月中旬开始进行海上划界谈判,以结束两国在海上的边界纠纷。10月14日,在联合国和美国代表的协调下,以色列与黎巴嫩举行首轮非直接谈判,双方存在较大分歧,商定于10月28日举行第二轮谈判。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于5月10-13日,对以色列、埃及和约旦作了一次为期三天的访问。舒尔茨此行,除了参加以色列举行的纪念第二次大战结束40周年的活动外,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办法来”“使以色列同其阿拉伯邻国进行直接谈判”。舒尔茨在行前就明白目前的局势同“在中东实现稳定与和平之间,显然存在着许多难题”。主要难题之一是关于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的组成问题。此行结束后,舒尔茨虽然说,“在解决僵局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他承认,“很难找到巴解组织与以色列都能接受的巴勒斯坦谈判代表”,“许多难题依然存在”。舒尔茨此行未取得任何引人注目的突破,对此他早就心中有数。既然如此,他为何要作此行呢?此行又为何成绩平平呢? 这要联系美国目前的中东政策来看。  相似文献   

18.
10月3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纽约就欧洲常规裁军谈判中的作战飞机和核查问题达成原则性协议,从而为今年11月19日在巴黎举行的欧安会首脑会议签约扫清了最后障碍。  相似文献   

19.
11日黎巴嫩不承认以色列宣布的“完全撤军”。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讨论巴勒斯坦形势的最新发展。12日巴解组织拒绝以色列10日提出的中东谈判五点方案计划。15日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哈尼·哈桑说,美国同意会晤巴解代表参加的约巴代表团。16日巴解在突尼斯发表声明拒绝交出防御性武器。17日贝鲁特难民营冲突各方在大马士革达成一项全面结束武装冲突的停火协议。18日贝鲁特巴勒斯坦难民营停火联合协调委员会在贝鲁特举行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美国一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2334号决议,要求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这是安理会自1979年后首次通过有关定居点的决议。此决议毫无悬念遭到以色列的批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该决议是"对以色列可耻的打击",国防部长利伯曼宣布以色列将切断与巴勒斯坦的民间联系。更令国际社会震惊的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月27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