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久旺  李晓青 《科技资讯》2010,(11):135-135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轮机运行当中的汽蚀的现状及类型,以及翼型(叶型)汽蚀、间隙汽蚀、局部汽蚀、空腔汽蚀的概念和汽蚀发生时的主要表现。汽蚀产生的原因分析。另外从改善水轮机转轮的水力,材料及加工工艺方面,改善运行条件并采用适当的运行措施,检修工艺与方法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抵抗汽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泵汽蚀的危害及其防止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泵汽蚀现象的分析,阐述了水泵汽蚀的危害,提出了在设计和运行中防止和减轻汽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离心泵汽蚀现象形成原因,论述了汽蚀现象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和最新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措施,也提出了采用近年来热点研究手段CFD技术在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4.
相关-小波分析用于离心泵初生汽蚀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心泵入口压力脉动信号进行了信号分析处理,获得了初生汽蚀信号的各尺度频谱和能量。提出以信号各尺度能量特征值作为初生汽蚀诊断识别的判据。试验测试信号分析结果表明,汽蚀初生信号能量特征值有明显变化,所提取的信号特征信息可以对初生汽蚀状态进行定性诊断和定量识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离心泵汽蚀现象形成原因,论述了汽蚀现象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和最新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措施,也提出了采用近年来热点研究手段CFD技术在改善离心泵汽蚀性能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抽送含沙水流时泵的汽蚀余量随含沙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清水泵抽送含沙水流时其临界汽蚀余量增大,使泵提前发生汽蚀,临界汽蚀余量的增值与含沙量成线性关系,其变化趋势与实验资料吻合,从理论上阐述了清水泵抽送含沙水时汽蚀破坏加剧的原因及安装高度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不同粘度的液体对单螺杆泵的外特性和汽蚀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外特性曲线的变化特点,讨论了粘度变化对特性和能量分配的影响,并对单螺杆泵的汽蚀特性曲线和汽蚀条件下的能量平衡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相关-小波分析用于离心泵初生汽蚀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心泵人口压力脉动信号进行了信号分析处理,获得了初生汽蚀信号的各尺度频谱和能量。提出以信号各尺度能量特征值作为初生汽蚀诊断识别的判据。试验测试信号分析结果表明,汽蚀初生信号能量特征值有明显变化,所提取的信号特征信息可以对初生汽蚀状态进行定性诊断和定量识别。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用旋转圆盘装置进行的含沙水中磨损汽蚀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对清水汽蚀和浑水磨蚀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研究了磨损与汽蚀的相互影响问题和水力机械在含沙水流中的一些侵蚀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引起水轮机汽蚀的原因,着重分析了水轮机中翼型汽蚀与沿翼型的压力分布、翼型头部的形状及水轮机的运行条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防止和减轻汽蚀破坏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效率和降低汽蚀发生率,以离心泵的叶轮为研究对象,通过CFturbo软件建立三维模型,采用PumpLinx软件模拟其内部流场数值,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研究多个参数对效率及汽蚀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优化后离心泵的效率提高了4.088%,汽蚀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黑液强制循环泵汽蚀性能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计算找出某造纸厂碱回收分厂黑液强制循环泵产生汽蚀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从泵本身和装置两个方面,运用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多种改善泵汽蚀性能的方案并对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实践证明:控制生产工艺,适当降低介质温度,是提高装置泵汽蚀性能的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改进吸入装置,提高装置汽蚀余量的方案,虽可靠性高,但成本高,且必须有足够的停机时间;其他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理论分析及实际运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快堆二回路钠泵的空化性能,在确保其他几何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将原型样机的叶片进口边分别前伸三次构造出模型泵A、B、C.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Zwart-Gerber-Belamri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对各模型泵进行三维定常单相、两相空化数值模拟,预测出各个模型泵的水力性能曲线、不同工况下的空化性能曲线和内流场参数.通过对比原型样机和各个模型泵的水力性能及内流场参数,得到结论:叶片进口边前伸对钠泵的水力性能影响不大,其中模型泵B的水力性能下降量最小;各模型泵的临界空化余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模型泵B的空化性能最优;适当地前伸叶片进口边位置,钠泵的空化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利用ANSYS CFX11.0软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式封闭雷诺应力项,使用匀相多相流模型和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对轴流泵模型的汽蚀特性进行三维定常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流量-必需汽蚀余量(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NPSHr)曲线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另外,分析了工况和NPSH对轴流泵汽蚀特性以及泵内汽蚀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空化发展对核主泵外特性及内部流场的影响,基于连续性方程、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核主泵模型泵在设计工况下进行全流场空化模拟.研究中选择四种空化工况,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得出核主泵在发生空化时,其性能变化规律及内部流场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核主泵发生空化时,泵的外特性对有效空化余量降低的敏感程度不同.随着空化程度的加剧,扬程下降最快,功率下降最慢.空化状态下,由于空化产生的气泡对叶轮流道产生排挤作用,使得过流断面面积减小,流体相对速度增大.此外,由于空化产生的气泡改变了空化区域流体状态,使流体动力黏度减小,导致空化区域湍流耗散率减小,湍流耗散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立式多级筒袋泵的空化性能,研究其内部的空化流动规律,采用基于质量输运方程的混合流空化模型和标准k-ε模型,运用大型通用计算程序ANSYS CFX,计算了立式多级筒袋泵内的三维湍流空化流动的临界空化数,并与实验进行对比。基于数值计算的结果,分析了较小流量及较大流量运行工况下该泵的空化流场。研究表明:采用诱导轮改善了泵的空化性能;从小流量至大流量,泵内的严重空化区域由诱导轮转移至首级叶轮。本文采用的空化流动模拟方法可较好地预测立式多级筒袋泵在设计流量附近的平均空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开槽叶片对轴流泵空化性能的影响,以350ZQ-70-H型潜水轴流泵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空化余量下的流场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原模型与改进后模型的速度矢量分布、压力分布、内部空泡体积分数及空泡体积变化等.结果表明:开槽叶片可以改善轴流泵的效率和扬程,提升轴流泵性能;开槽叶片增大了叶片进口处流动面积,降低了叶片进口处流速,使得轴流泵叶轮内压力的分布得到改善,从而对空化产生抑制作用;在空化的各个阶段里,开槽模型的空泡体积分数分布均有所降低,其中空化初始阶段最为明显,相比原模型下降了30.4%,有效抑制了空化的发展,空化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根据泵的汽蚀原理,结合给水泵的实际性能曲线建立了给水泵的汽蚀诊断模型.使用给水泵运行的过程参数(泵的转速、进口压力、出口压力等),该汽蚀模型可以实时计算泵的工作流量和汽蚀临界流量.以这两个量为基础.汽蚀诊断模型能实时预报给水泵的汽蚀状态.报警信号指导给水泵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相应处理以防止汽蚀故障的发生.诊断模型可以共享给水泵过程控制系统已经采集的过程参数,系统实现不改变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硬软件配置,可以在已有的DCS环境下实现.该汽蚀诊断模型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在DCS上实现,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代理模型的敏感度分析以及预测方法,对喷水推进轴流泵叶片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选取叶轮叶片和导叶叶片的安放角作为优化参数,选择效率、扬程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针对优化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外特性以及空化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叶叶片安放角对喷水推进轴流泵性能影响较小,叶轮叶片安放角是影响喷水推进轴流泵性能的主要因素;优化后喷水推进轴流泵的外特性以及空化性能均得到提升,效率提高了3.5%.同时,结果表明代理模型优化设计方法可以较好的适用于喷水推进轴流泵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