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爆炸宇宙理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宇宙理论,它在经过古斯等人提出的暴涨理论修正后日趋完善。但即使这样也还存在几个难题无法解决:(1)欧洲普朗克望远镜揭示的宇宙背景辐射的不对称性;(2)宇宙中所有物质来源于大爆炸没有实验依据;(3)存在暴涨中宇宙膨胀的超光速问题。为了解释上述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大爆炸宇宙理论基础上的多宇宙模型:总星系局爆宇宙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文中提出了检验理论模型新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最终确认真实的宇宙到底更符合哪个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Robertson-Walker 度规出发,并从运动学的角度假定空间曲率是准线性变化的条件下,得出一个新的总星系模型.这是一个膨胀的、闭合的模型,在其中,光线能闭合并多次成像,且可能产生星等~红移关系弥散及星系成协等与类星体相似的天体物理现象.本文还进一步预言反方向天体成协的现象,探讨了新的总星系的时空尺度等.  相似文献   

3.
引力理论对宇宙膨胀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宇宙背景辐射温度2.7 K推知宇宙始于一次大爆炸,由多普勒效应的红移现象可知宇宙在不断膨胀,从引力理论和熵增原理可证宇宙在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4.
类星体奥秘的探索已有二十七年的历史,由于红移论争和能量之谜直到目前尚未揭开,所以一直是天文学中争夺诺贝尔奖的科学前沿。还因为它是宇宙学中科学与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所以又是哲学家们非常关心的哲学前沿。本文在介绍红移和能量之谜研究的新进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哲学及方法论角度对宇宙学派及非宇宙学派的基本观点作了评价,并提出了应克服目前重宇宙学派、轻非宇宙学派,同时发展两派理论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它们可能具有的变革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科学及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哈勃发现银河系外远星系射来的光有谱线红移,并借多普勒声效应作比喻,推论出一个多普勒光效应,于是认为总星系在扩张膨胀,然后被拼凑出个大爆炸学说,并把空间充体的长波长光子的微温说成是大爆炸的余烬,为大爆炸论增添筹码。大爆炸理论是错误的,应予以纠正推翻。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相对论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非黎曼几何的传统力学分析方法,对当代天体物理中大尺度天体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作了较系统全面的探索研究:(1)导出了原初典型星系的起源、形成和生死循环演化的基本规律.揭示了类星体、活动星系核现象和类星体反常红移未解之迷.证明了星系核中均都存在一超级不稳定黑洞.(2)导出了大尺度层次天体的基本特征和层次攀升演化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并对此系列唯象规律,作了相对论力学分析的理论证明.导出了星系分布中存在的”星系长城”、“星系空洞”和”星系分布红移周期性”等可观测天文现象.由此证明了总星系中质元星系非均匀和各向异性的分布规律.(3)导出了由排斥起主导作用形成的第二类引力黑洞:双饱和稳定临界黑洞(总星系M’S4).揭示了星系红移和类星体特大红移之迷.(4)证明了相对论性牛顿万有引力是一种力程λG=R'54的远程饱和有程力.(5)定量导出了总星系中潜藏的“场暗质星”和发不出光的“非场暗质量”,证明了“场暗质量”高度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分布规律.(6)导出了宇宙的“双饱和稳定临界黑洞理想气体分子结构模型”,导出了质量无限,尺度无边、没有中心、没有始终、永恒运动的无限宇宙.  相似文献   

7.
1923年哈勃通过对星云距离的测量最终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后来又发现了普遍的星系红移,推测宇宙在膨胀,自然宇宙的过去比现在小,最小为零,这样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渐渐地形成了.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物质是宇宙的全部还是部分?可以发现当年宇宙学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宇宙大爆炸一定产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质,这仅仅是个假设,标准宇宙模型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本文尝试从另一个思路,重新对宇宙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明根据:1,红移;2,太空中发现无源温度恰为2.73K;3,高温物理成果与宇宙中取得的资料相吻,但;其问题是:1.找不到大爆炸的中心;2,无法解释宇宙中像“万花筒”似的星星与星系结构;3,大爆炸应该产生的均一的空间,但目前宇宙探测结果宇宙空间是“弯曲”的,其弯曲规律与其理论结果不符。本文提出以无数次的爆炸组成了宇宙为的内容的“宇宙能量循环论”。可以说明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9.
首先利用距离对偶关系重新修正了Union2.1超新星数据光曲参数;然后用该光曲参数重新计算了Ia型超新星的距离模量;最后用模型独立法重建了宇宙膨胀史和暗能量的演化性质.在1σ置信度,重建的宇宙的膨胀史及暗能量性质与真空暗能量模型并不一致,这一结果更支持一个随红移演化的暗能量宇宙模型.  相似文献   

10.
按现代宇宙论,宇宙是在不断地膨胀。Hubble定律指出,所有星系普遍存在着退行运动,其退行速度与星系的距离成正比。目前己发现的最遥远类星体RKS2000—330,其红移Z=3.78,距离我们有100亿光年,退行速度己达光速的0.8倍。那么,能观察到的更遥远的星系,其退行速度会大到超过光速吗?本文指出,按照Alexendre Friedmann模型所作的计算表明,宇宙的膨胀速度是可以超过光速的。但是,它只是一种“表观速度”,并不与狭义相对论“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相矛盾。取均匀和各向同性的Robertson-Walker度规  相似文献   

11.
反宇宙说明除我们的总星系外,还有其它宇宙。宇宙学者提出反宇宙,一般是以质子与反质子对称电荷相反推测有反物质组成的宇宙。但究竟如何相反,本文从正、反宇宙双方应该互相依存共同演化的关系进行讨论。该文鲜明地挑战大爆炸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主流宇宙学。  相似文献   

12.
介绍牛顿宇宙模型、奥伯斯佯谬、哈勃定律与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认知历史;分析证明牛顿宇宙模型和奥伯斯佯谬无必然的因果关系;指出奥伯斯佯谬的隐含错误和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证据尚不充分;提出零密度宇宙模型并证明该模型可以解析宇宙学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13.
依据基本的天体运动学定律,利用地、月轨道变化的生物钟数据及相关资料,经分析、推理,建立起了一个引力常数变化的模型.用此模型对地球、太阳系结构演化,以及光谱的非宇宙学红移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地球、太阳系结构演化过程中的相关物理量;计算了木星相应年代的相关物理量.运用本模型,证明了引力常数减小既产生宇宙的膨胀运动,也产生了光谱的非宇宙学红移和宇宙学红移,光谱的实际红移是这2种红移综合作用的结果.解释了类星体现象.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所作对比表明,此模型与实际观测是基本相符的,确定了此模型的合理性.本文通过引力常数减小对天体运动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宇宙的结构和演化,以及宇宙结构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假设类星体θ—Z图截止线外的三颗星存在引力红移,认为这种红移由中微子天体(NAO)引起。从而给出类星体θ—Z图截止线外的反常分布一种解释,指出这些类星体可能位于NAO中。同时,推断出NAO的形成时间早于10~7年(宇宙时),并且中微子的质量约大于1ev。  相似文献   

15.
按照普遍接受的理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但对于“大爆炸”后宇宙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膨胀,目前还没有共识。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通过“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发回的资料研究证明,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且造成这种膨胀的惟一力量可能是“暗能量”。那么,什么是“暗能量”呢?  相似文献   

16.
戴开宇 《科技信息》2013,(1):182-184
本文用宇宙全息论的思想解析狭义相对论的衍生方程:mL=C(C为常数),得到重要结论:1)"奇点"的本质属性是物质;2)当前宇宙蕴含的暗能量是质能的8×1060倍;3)万有引力源自暗能量;4)"万有引力常数"值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意义:1)初步清晰了宇宙的构成和演化;2)证明了"奇点定理"没有理论上的悖谬;3)解释了类星体巨大红移的原因;4)进一步完善了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并不膨胀。宇宙中一切事物,包括基本粒子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引进了电子静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假设,解释了河外星系的红移现象,得出了哈勃定律。  相似文献   

18.
在宇宙性红移的假设下,对152颗有光学对应体的射电类星体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有利于封闭式宇宙模型的α_m-M图。类星体在图上分布的规律性呈现了类星体在分类,非热辐射及演化上的一些特性。预言“光变幅度不大于0.5”可作为类星体“标准烛光”分类的一个新的内禀物理量。已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获得证实。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类星体的发现给人们带来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大红移是它的最大特点,红移机制的研究是揭开类星体之谜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还不清楚是否存在新的红移机制以致能与接近光速退行的多普勒红移相比,所以有必要首先考查红移是否宇宙论性的。用统计检验的  相似文献   

20.
精细结构常数的测量和光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简述了精细结构常数(FSC)的定义和测量,介绍了J.Webb等人根据对遥远的类星体观测发现的FSC异常.他们所分析的光是宇宙早期时天体发出的光,发现那时α之值较小,故认为宇宙早期时光速值较大.介绍了P.Davies等于最近提出的理论观点,认为在创世大爆炸时光速非常大,据此容易解释宇宙的大尺度均匀性;如光速可变,就必须重新审查关于时空的理论(狭义相对论SR).为了解释Webb实验,本文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认为在宇宙的早期光子速度较快、能量较大,亦即在那时光速值(c)和Planck常数值(h)均具有高于目前标准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