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形态学比较和12S、16SmtDNA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分布于浙江省西天目山的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 Boettger,1892)与地模产地花臭蛙以及花臭蛙2个新隐种南江臭蛙和黄岗臭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鉴别特征为:1)雌性成体体长约为雄性的1.75倍;2)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尖;3)后肢前伸胫跗关节达眼鼻间;4)趾间全蹼,第4趾两侧及第2、3趾内侧蹼以缘膜达趾吸盘基部;5)背部褐色斑稀疏,形状、大小、排列不规则;6)四肢背面浅褐色横纹宽窄不一,胫部横纹4或5条;7)雄性具1对咽侧下外声囊,背面有肉粉色雄性线,第1指具乳白色婚垫;8)雌性成熟卵动物极棕褐色、植物极米黄色,卵径2.17mm左右.故将浙江省西天目山区的花臭蛙鉴定为一新种--天目臭蛙(Odorrana.tianmuii.sp.nov.).  相似文献   

2.
寻找务川臭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务川臭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喀斯特洞穴蛙类,隶属于无尾目蛙科臭蛙属,学名为Odorraaa wuchuanensis(也有作:Rana wuchuartensis),别名“蝌蚂”,分布于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往的文献仅记录了其在务川县柏村镇一个洞穴内的分布。务川臭蛙是1979年才被人类发现的罕见的大型蛙类,1983被科学命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1987年在广东省新丰县云髻山和1993年在连县大东山采到的蛙科种类中,其中绿臭蛙Rana margaretae和桑植蛙Rana sangzhiensis经鉴定,分别与绿臭蛙及桑植蛙所描述的形态特征核对基本一致,为广东省无尾两栖类两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徐宁  吴贯夫 《贵州科学》1993,11(1):19-22
本文报道贵州仁怀产绿臭蛙的核型、C—带和银带。其染色体数目为2n=26,NF=52,大型染色体5对(相对长度大于9%),小型染色体8对(相对长度小于7%)。第3、4、6、9四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各号染色体均有着丝粒区C带,3q和4q上有一条居间区C带(4q异态),2p有一条弱居间区C带。9q有一对标准NORs(异态)。本文还讨论了贵州与四川产绿臭蛙染色体核型、带型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2012年10月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考察期间采集到两栖动物蛙类标本1只,经鉴定,为无指盘臭蛙(Odorrana grahami),是湖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两种蛙科无尾类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斑倭蛙:2n=26(16M 1-SM),NF=52,除Nos,2,3,4,6,9等五对为SM外,其余诸对均为M,次缢痕位于8q,威宁蛙2n=26(18M 8SM),NF=52,除Mos,3,4,6,7 等四对为SM外,其余各对为M,次缢痕出现在1q和7q两处,前者频率较高,根据相对长度,臂比值和次缢痕的位置和数目讨论了蛙亚科的核型演化机制,推断可能是相互易位和臂间倒位为主。  相似文献   

7.
2008年至2014年对河南伏牛山区进行野外考察,陆续发现、采集一批臭蛙属(Odorrana)标本,经形态学比较、系统聚类分析及12SmtDNA序列比对,分别为花臭蛙(O.schmackeri)与合江臭蛙(O.hejiangensis).河南南召为合江臭蛙已知分布北限,与模式产地四川合江相距近5个纬度,与合江臭蛙已知分布区呈间断分布,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地质结构变迁、气候及水系演变的关系值得探讨.河南南召合江臭蛙繁殖季节较模式产地四川合江种群晚一个月左右,与同域分布的近缘种花臭蛙存在明显的繁殖季节隔离.两个近缘物种同域分布,其同域和物种分化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蛙科-新属——肛刺蛙属(蛙科:叉舌蛙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叶氏隆肛蛙Feirana yei具有较多独特性.其雄性个体肛部隆起,肛孔下方有两个布满黑刺的大的白色球形隆起、具单咽下内声囊、第一指具婚刺等外形特征可区别于隆肛蛙属已知的另2种和蛙科叉舌蛙亚科中的其他各属;在棘蛙族系统发育关系树上独立为一支,位于Quasipaa支系的基部,与该属其他种明显分开,构成姐妹群关系.这些特性表明叶氏隆肛蛙不宜划入隆肛蛙属或Quasipaa,适宜另立一新属,即肛刺蛙属Yerana gen.nov.  相似文献   

9.
在贵州水城县、云南官渡区、四川会理县和四川冕宁县采集了无指盘臭蛙动物样品,收集了其栖息地的水样及土样、以及环境因子.对所获土样和水样中的微生物进行了计数,并鉴定了优势细菌的种类及其丰度.进行了细菌总数和非优势细菌比例对无指盘臭蛙皮肤分泌物体重比关系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无指盘臭蛙皮肤分泌物体重比与土样中的细菌总数极显著地线性相关(p<0.01),而分泌物体重比与土壤非优势细菌比例仅呈现粗略的对数关系(p<0.1).  相似文献   

10.
中国蛙科一新属——肛刺蛙属(蛙科:叉舌蛙亚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叶氏隆肛蛙Feirana yei具有较多独特性.其雄性个体肛部隆起,肛孔下方有两个布满黑刺的大的白色球形隆起、具单咽下内声囊、第一指具婚刺等外形特征可区别于隆肛蛙属已知的另2种和蛙科叉舌蛙亚科中的其他各属;在棘蛙族系统发育关系树上独立为一支,位于Quasipaa支系的基部,与该属其他种明显分开,构成姐妹群关系.这些特性表明叶氏隆肛蛙不宜划入隆肛蛙属或Quasipaa,适宜另立一新属,即肛刺蛙属Yerana gen.nov.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产自中国的腹菌属Melangaster的7个新种和新变种,它们分别是:卵孢黑腹菌,卵孢黑腹菌狭孢变种,刺孢黑腹菌,梭孢黑腹菌,梭孢黑腹倒卵孢变种,亚球孢黑腹菌以及产美黑腹菌。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采自福建省将乐龙栖山的盖蛛属Neriene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北大学生态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寄生于贵州省丹寨县水牛瘤胃内同盘科腹袋亚科腹袋属内吸虫的一个新种──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介绍了该属的简史,并将新种与该属已有的种类的主要特征列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狭姬蝽属(StenonabisReute)一新种:江西狭姬蝽,新种Stenonabis jiangxi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南开大学生物系。量度单位为mm。  相似文献   

15.
江镇涛 《江西科学》1994,12(2):118-122
记述的新种是中国食粉螨Aleuroglyphuschinensissp.nov.新记录属是尾囊螨属Histiogaster,新记录种是巴克尾囊螨H.bacchusZakhvatkin。文内测量单位为μm,新种模式标本和新记录标本保存在江西大学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16.
西安隙蛛,新种(Coeiotses xianensis sp.nov.)采自西安莲湖。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  相似文献   

17.
18.
浦东拟黑麻蝇Beziella pudongensis新种系最近在上海市浦东国际机场所采获,本文作了详细描述;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该属首次在广东深圳市发现一新种深圳拟黑麻蝇B.shenzhengensisFan(2002),本文将这两种列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中国大眼隐翅虫属一新种:石岩大眼隐翅虫.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师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20.
新疆蚁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于新疆地区的蚁属一新种———阿勒泰凹头蚁Formicaaltay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