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设计山东理工大学漫游系统为例,讨论了场景中模型的构建和优化、多通道立体显示以及基于VRP-SDK和MFC虚拟漫游系统的实现方法,并探讨了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VC++平台下结合CVI控件完成多通道虚拟示波器设计.采用VC++多线程技术管理各个数据采集单元,完成多通道数采单元的瞬态及连续采集.通过LabWindows/CVI提供的仪器控件和丰富的信号处理库函数实现波形显示,计算信号特征值,给出功率谱等,并具有X、Y轴缩放,游标、时间滚动条等功能.CVI控件在VC中的应用使虚拟仪器软件更加科学,功能更加多样,开发效率提高.多通道虚拟示波器已在某在线监测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锋 《广东科技》2012,21(5):183-184
一种实时参与的虚拟乒乓球系统。该系统以乒乓球拍作为人机交互的工具,综合运用了虚拟现实、磁传感器,并通过立体显示等多通道交互技术实现了人在虚拟环境中与虚拟对手比赛打乒乓球,使参与者在由计算机构造的虚拟场景中获得了如同在真实环境中打乒乓球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虚拟维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虚拟维修存在的实时性不高、开发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virtools5.0的虚拟维修技术。提出了在几何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制定一些规则,对三维模型进行初始优化,减少三维模型的几何面片数。同时对有相似操作的行为模块建立行为模组图,并对行为模组图进行封装,针对容易出现参数丢失现象,对封装技术进行了改进,将参数保存到行为模组图的外面,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开发效率。以上技术通过对某大型部件虚拟维修的应用,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多通道虚拟超声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通道虚拟超声检测系统由计算机、3块PC插卡(多通道超声发射/接收卡、超声图像卡与步进电机驱动卡)、聚焦探头和机械系统组成,能够实现,A、B、C扫描成像,数据处理,缺陷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将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信号和图像处理技术引入超声无损检测领域,拓宽了传统超声检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动汽车电磁辐射测试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暗室技术的电动汽车电磁辐射干扰现场测试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在分析电动汽车电磁辐射特征和虚拟暗室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采用多点同步方法检测节点阵列,构建适应电动汽车全工状态的电磁辐射虚拟暗室现场测试系统;然后,对测试系统中的辐射信号和噪声信号的盲源分离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建立基于迭代算法的多通道同步信号分离算法;最后,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小信噪比、多通道主噪信号进行有效分离,可用于纯电动汽车电磁辐射干扰的检测与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分布式虚拟环境下进行大规模军事战场仿真是目前仿真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虚拟战场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虚拟海战场仿真主要是解决大面积海浪视景实时生成和网络数据量太大引发的网络延迟这两个关键性问题。本文以海浪统计学模型为基础,采用视点相关的LOD模型实现了海面多细节层次建模,有效提高了大面积海浪视景仿真的实时性和逼真度;并基于Winsock 的TCP/IP协议,采用多播技术和推算定位技术,大大减少了分布式虚拟海战场仿真中的网络数据流量,实现了多通道视景同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当前数据采集卡接口单一,通用性较差,采样率低。针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对数据实时处理和高速传输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FPGA控制芯片的数据采集卡,从整体设计、信号处理、硬件接口、虚拟示波器软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该数据采集卡具有USB和PXI数据传输接口,实现多通道数据的采集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仪器开始转向计算机化,虚拟仪器技术是如今计算机系统和仪器系统相结合而成的产物。本文应用虚拟仪器LabVIEW开发平台来完成虚拟示波器的设计。此设计可以将模拟信号通过多通道输入,并对多种控制参数进行了设置、实时采集、处理、显示及存储等功能,从而完成实现信号的波形叠加、通道选择、信号参数测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 ,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电路设计是一个难点。本文以一种典型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电路设计为例 ,详细说明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转换、存储技术及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编程有很多困难,其中之一是用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之间如何实现通讯;另一个困难是如何利用现有的程序,本文讨论如何利用ODBC强大功能访问数据库,同时建立一个Java程序的用户界面。  相似文献   

12.
MUX中的信号串扰分析及其分组分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路模拟开关(MUX)广泛应用在各种智能仪器之中,MUX的特征对智能仪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对MUX中所存在的固有的信号串扰缺陷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理论分析,并且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MUX分组分层,信号错位的设计方案,从而基本消除了在MUX中各通道之间存在的信号串扰现象,大大提高了前置通道的稳定性及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以太网的宽带接入技术PPPoE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PoE即是将PPP应用于以太网.在这种方式下,用户仍然使用以往熟悉的硬件及类似的软件进行Internet的接入.而从ISP的角度来看,PPPoE不需要对其现存的网络结构进行任何变更,但访问控制、计费及服务类型能够到达每一个用户而不是传统接入方式的每一个节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接入网络的设备已不再局限于由人操控的计算机,在物联网技术极大的丰富物理信息世界的同时,拓扑的动态性也带来了与传统网络不同的移动性问题。如何对节点进行高效的定位和数据传输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IPv6本身对移动性的支持和邻居发现机制,提出了一种使用邻居发现机制的移动节点辅助连接方法,并拟定了在6LowPAN中的实现方案,使6LowPAN与传感器、射频识别和控制终端等结合,实现局域物联网内以IPv6方式连接,满足小范围移动切换需求,通过IPv6接入Dragon-Lab联邦网络,实现全IPv6的物联网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环境下负载均衡的低代价云存储数据副本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物联网终端结点移动性和数据访问实时性要求,根据云存储中副本分布与访问的模式,提出结合数据访问点位置和访问频率,具有低访问代价的存储服务器选取方法.考虑负载对访问代价的影响,通过动态更新代价矩阵,提出负载均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最少副本数目的前提下,将副本分配到与访问情况相适应的具有较低访问代价的存储服务器上,可有效减少数据访问开销,并避免副本集中分布,保证各存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更适合于物联网环境中云存储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基增强服务通过地球静止卫星向用户播发等效钟差、轨道改正数、电离层格网改正数和分区综合改正数等四重广域差分改正数,用户在此基础上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实现实时分米级的定位性能.本文介绍了分米级星基增强服务的参数匹配算法以及单频、双频用户精密定位模型.将系统播发的四重差分改正数应用于北斗二号与三号融合的精密单点定位,分析了不同频点及定位模型的系统精密定位服务性能.18个测站7 d的结果表明:北斗二号/三号融合的星基增强服务双频组合动态精密单点定位平均12.42 min收敛至0.5 m以内,收敛后的平均定位精度为平面0.15 m,高程0.2 m;相比仅使用北斗二号系统,不同定位模型收敛时间平均缩短了56.7%;而基于非差非组合的分区定位收敛速度更快,并且能达到与无电离层组合模型相同的精度水平.使用北斗电离层格网信息改正的单频动态定位PPP平均11.74 min收敛至0.8 m以内,收敛后的平均定位精度为平面0.2 m,高程0.3 m;相比使用广播星历电离层模型改正的结果,静态和动态定位平均收敛时间分别缩减了21.4%和25.2%.  相似文献   

17.
对Internet实现交互式访问的关键是使Internet的Web服务器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论述了WindowsNT在环境下,采用IDC,ASP,PowerBuilder Web PB技术访问数据库、建立交互式应用的方法及示例.这些方法及示例均可采用开放数据连接(ODBC) 等数据库接口技术使Internet应用与数据库之间建立连接,并在客户(工作站)端通过网页对其进行访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资源和英语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的主要功能,并列举了一系列与英语学习相关的英文网站,旨在帮助广大英语爱好者学会利用网络来获取英文资料,改善语言环境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LINUX系统下在网络机顶盒上PPPoE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机顶盒是IPTV业务中重要的用户接入终端,用户接入认证是其必要的业务之一。在LINUX系统下,根据PPPoE原理,重点论述了LINUX数据链路访问、PPP驱动原理,详细设计了PPPoE流程及实现、发现阶段,在网络机顶盒上实现了PPPoE功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JavaBean技术,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新的EmbeddedInternet模型·该模型以Web和JavaBean技术为主要方法,解决了远程用户同时控制多台接入到Internet上设备的问题,在服务器端实现了设备无关性,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软件的重复开发·EmbeddedInternet模型的提出为各种不同种类的现场设备接入Internet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