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2000—2017年31个省际大数据档案,构建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模型),分析研究人口老龄化水平与居民消费两者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适合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人口老龄化系数与居民消费两者间呈现双重门槛效应,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三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已有理论成果入手,定性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理论模型的推导,根据推导理论模型构造人口老龄化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基于中国大陆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多种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时段对实证结果稳健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养老医疗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老年抚养比,人口自然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劳动参与率与地方经济增长呈现"正U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杰  罗云 《科技与经济》2015,28(3):20-25
基于1999—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但不显著。滞后二期和三期的人口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其中滞后二期的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而滞后三期的老年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这提示我们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复杂性。短期看,中国人口老龄化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于其正负效应的对比。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和人均GDP对当期的技术创新影响显著,说明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就现阶段来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并没有显著地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以上发现对于中国未来应对老龄化问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数字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有助于缓解传统金融融资难的境况。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将技术创新作为数字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中间变量考察,发现数字金融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显著,技术创新是数字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渠道。经过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而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4—2014年我国服务业省际面板数据,以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研发投入强度和法律保护作为地区吸收能力的衡量指标,采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中国服务业FDI技术溢出的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以上4个指标衡量的吸收能力对服务业FDI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当转换变量所代表的吸收能力跨过门槛值之后,服务业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同地区的服务业FDI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2019年28个省(区、市)省级面板数,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系统探讨孵化器创新效率、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决面板数据回归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效率的提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通过提高地区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陈会星  李开宇  徐欢  李璨 《河南科学》2014,(11):2418-2422
在探讨陕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储蓄、人口结构比重、经济增长率作为研究指标,利用陕西省1990—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对陕西省人口结构、储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ADF检验和Johansen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与储蓄有着较显著的负线性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老龄化的加剧不利于人口红利的实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省2003—2017年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ESDA方法,探讨了山东省老龄化、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政府支出、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和非均衡性.在0-1邻接空间权重矩阵作为地理空间因素的参考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山东省老龄化存在显著为负的空间溢...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0-2014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乳制品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变量替换的方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而得到更加可信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以区位熵和集中系数衡量的中国乳制品产业集聚水平的指标均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乳制品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人均资本等控制变量也对乳制品产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5—2019年全球6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信息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法减缓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仍然稳健;资本水平、经济自由度和创新水平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因素,汇率水平的提升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纳入空间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一个国家信息网络发展水平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条件,而地理邻近国家之间的信息网络发展水平居于次要地位;信息网络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2个中介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数字经济与环境规制的综合发展水平,并运用遮掩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了数字经济对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加深了数字经济对环境规制影响的理解.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环境规制,即使以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互联网+”政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存在“数字经济—经济增长—环境规制”的遮掩效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先递增再递减的特点,且其影响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及相邻城市提升创新水平。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控制宏观环境政策及运用工具变量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介效应表明,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财政科技支出是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影响机制;(3)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越大,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保持财政科技支出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环境规制对EKC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为代理变量,运用中国2003—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EKC扩展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对EKC位置和峰值的影响;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别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为中介变量,考察环境规制对EKC的传导机制.结果 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首先利用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绿色金融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测度各省域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基于地理位置的0-1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各省域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同时进行适配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向效应,邻近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呈负向效应;政府支出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呈正向效应,对邻近地区呈负向效应,绿色金融的发展有待培育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行为视角,该文以2010—2019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的影响效果及影响机制,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在人口老龄化初期政府会先偏向医疗卫生支出,在人口老龄化经过拐点后政府会偏向教育支出,目前中国除老龄化进程比较早的上海市以外其他地区均处于“倒U型”左侧.影响机制的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在人口老龄化影响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中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牛蕊  郭浩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5):824-837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以及WIOD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不同时期离岸外包对企业工资的影响,并构建了面板模型检验其影响的传导途径,以充实离岸外包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对生产效率和工资的实证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在经济稳定期,离岸外包对企业工资水平有提升效应,但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在经济动荡期,则更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不利于企业工资的改善.整体而言,离岸外包主要通过生产效率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以及管理强化效应影响工资水平,其中生产效率效应最显著,而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强化效应的作用相对较小;生产效率效应对于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资影响更大,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工资则受管理强化效应的影响更多.在离岸外包过程中通过技术进步改善要素的报酬率成为工资变化的内在原因,离岸外包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要素的报酬增长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17.
采用考虑“坏”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技术进步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与投资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大,“FDI技术溢出效应”并未出现,此时FDI不利于技术进步.随着经济逐渐发展,FDI对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并开始转为正的促进作用,而当经济发展到门槛值时,促进作用逐渐明显,“FDI技术溢出效应”出现.此外,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程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存在门槛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开始为负,然后转为正,而金融发展程度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开始为正,然后转为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模型,并利用2012-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经济新常态的约束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而无法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发现,城镇化进程可以提高沿海和内陆省份农村居民消费;并且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也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加入滞后项后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西部地区2002—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建立PVAR模型,探讨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GMM估计、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期内具有正向效应,但长期具有负向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逐渐减弱的正向影响;(3)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稳定且持久的正向影响;(4)从方差分解结果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占18.4%,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率达到19.9%.根据研究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的负向冲击,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有效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参数不确定性风险问题,构建了区域资本流动性的贝叶斯面板平滑转换模型.通过模型的统计结构分析,选择参数先验分布,设计相应的MHGibbs混合抽样算法,据此估计模型参数,解决非线性OLS参数估计过程中遇到的算法难以收敛问题;并利用中国各地区投资与储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数的迭代轨迹收敛,MH-Gibbs混合抽样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模型参数,证明了贝叶斯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