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平  段军  姜亮  刘琼  赵萍  夏庆友  徐辉碧 《科学通报》2006,51(21):2505-2511
硒是一种生物必需微量元素, 主要以硒蛋白形式发挥生物学功能. 硒蛋白的生物合成取决于硒代半胱氨酸插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TGA码既是终止码, 又可翻译成硒代半胱氨酸, 这使普通基因注释软件无法正确预测硒蛋白, 导致现有数据库中许多物种的硒蛋白被错误注释或丢失. 本研究基于已公布的家蚕基因组预测信息、采用PERL语言编程, 对家蚕基因组中硒蛋白进行了计算机检索与分析. 结果表明, 在家蚕数据库18510个已注释基因中, 以TGA码终止的基因有6348条, 其中含有SECIS结构的基因249条, 兼含半胱氨酸同源类似物的基因52条. 再经硒代半胱氨酸(Sec)侧翼序列比对, 最终检索到完全具备硒蛋白特点的基因5条, 其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是一种已知微生物硒蛋白, 而其他4种则是新硒蛋白, 分别在已有基因表中被注释为CG6024蛋白, CG5195蛋白,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型(ABCA)和核VCP相似蛋白. 通过对GST, ABCA和VCP主要性质的分析, 推测家蚕硒蛋白在氧化调节、硒储存运输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华  姜亮  倪嘉缵  刘琼  张继红 《科学通报》2012,(11):910-917
硒蛋白中的硒以硒代半胱氨酸(Sec)的形式存在.Sec由传统的终止密码子TGA编码.由于在可读框中难以区分TGA密码子在硒蛋白中的功能,硒蛋白基因的预测非常困难.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真核生物硒蛋白基因预测系统,从海豚基因组中识别了包括含2个Sec的2型碘甲腺氨酸脱碘酶(DI2)、具有可变剪切编码区的1型碘甲腺氨酸脱碘酶(DI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硒蛋白P(SelP)等16个硒蛋白,从基因信息的角度探索了海豚中硒蛋白与其特殊生存环境及进化阶段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硒(selenium,Se)是动物和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的缺乏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硒在体内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目前硒蛋白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迄今人类已发现25种硒蛋白,本文重点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  相似文献   

4.
为利用硒原子的反常散射获取抗烟毒素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的相位信息,以质粒pQE-30为表达载体,E.coli M15为宿主菌,在含有硒代甲硫氨酸的M9培养基中用IPTG诱导表达硒代甲硫氨酸抗烟毒素蛋白衍生物,通过Ni-NTA金属亲合层析和Mono Q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标蛋白,产物经SDS-PAGE检验纯度达95%以上,经MALDI-TOF和SEI-Quadrupole质谱检测证实抗烟毒素蛋白硒代甲硫氨酸标记成功,采用与抗烟毒素蛋白晶体生长类似的条件,获得了衍生物可供衍射的晶体。  相似文献   

5.
小麦POD同工酶谱蛋白条带中硒的中子活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景信 《科学通报》1997,42(16):1770-1773
硒是一种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Rotruck等发现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组分,从而确认了GSH-Px是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硒酶。此后,对硒的代谢和功能作用,以及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含硒酶或蛋白等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哺乳动物和微生物中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的含硒酶,如动物体中的磷脂氢过氧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Ⅰ型碘甲状腺5′-脱碘酶等、以及微生物中的甲酸脱氢酶、甘氨酸还原酶等等。然而,对植物中的含硒蛋白或酶的研究甚少。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类之一。POD具有多种同工酶,对外界环境反应十分敏感。在逆境条件下,POD的活性往往增强,同工酶谱发生变  相似文献   

6.
孔庆安  金国新 《科学通报》2001,46(21):1778-1780
化合物Cp^1Rh(PMe3)Cl2(Cp^t=η^5-1,3-^tBu2C5H3)在DMF溶液中与[Et4N]2Se6反应,形成半夹心结构铑硒化合物Cp^1pH(PMe^3)(Se4)。用^nBu3P作为亲核试剂,与Cp^Rh(PMe3)(Se4)进行消去反应,得到相应的铑硒三元环化合物Cp^tRh(PMe3)(Se2).Cp^tRh(PMe3)Cl2与[^nBu4N]2Te5在DMF溶液中反应,只能生成半夹心结构铑碲三元环化合物Cp^tRh(PMe3)(Te2),而在热的二氯甲烷中则形成Te-Te键之间插入了亚甲基的产物Cp^tRh(PMe3)(TeCH2Te)。用红外光谱,EI-质谱中^H,^13C,^31P,^103Rh核磁共振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这些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赵利军 《科学通报》1993,38(3):261-261
硒是生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学作用历来被认为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发挥的.随着硒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发现硒的某些生物学作用并不能用GSH-Px完满地解释,同时相继发现了20余种非GSH-Px硒蛋白.缺硒在克山病心肌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心肌损害过程中抗氧化体系改变的机制普遍认为是由于缺硒而导致GSH-Px活性降低的结果.~(75)Se-Na_2SeO_3整体放射自显影发现~(75)Se在心肌中有较长时  相似文献   

8.
湖北鄂西自治州低硒环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继兵 《科学通报》1992,37(3):217-217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除了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之外,现还发现许多新的含硒蛋白。尽管缺硒和克山病等地方病的关系已有多年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硒与克山病的相关性仍有争论。我国存在着广泛的缺硒地区,呈一条由东北到西南走向的缺硒带,湖北鄂西州即处于这一缺硒带之中。鄂西州地区处于北亚热带,土壤为常绿阔叶落叶和阔叶混  相似文献   

9.
蔡毅  谢冬绿  王宗阳  洪孟民 《科学通报》2001,46(22):1889-1894
水稻淀粉分支酶(SBE1)和结合淀粉粒的淀粉合成酶(GBSS)分别负责水稻胚乳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合成,编码这两个酶的sbel和waxy基因主要都在胚乳中表达,在水稻sbel基因5′上游区中找到了一个能与水稻胚乳核蛋白结合的53bp片段C53,而且这种结合受到水稻waxy基因5′上游区的Ha-2片段竞争,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水稻bZIP蛋白REB可以结合sbel基因中C53片段中的2个ACGT元件G-box和Hex,并且REB也能结合waxy基因中Ha-2片段的3个ACGT元件:WG1,WG2和WG3,其中WG1元件能强烈地竞争Hex元件与REB蛋白的结合,这提示水稻sbel基因与waxy基因在胚乳中的表达受到像REB这样的bZIP类转录因子的协同调控。  相似文献   

10.
尹海芳  樊宝良  赵志辉  刘兆良  费菁  李宁 《科学通报》2003,48(13):1432-1437
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 PSP)是唾液中特异性高表达的一种蛋白, 其功能与抗菌有关. 根据人、牛和鼠的PSP基因cDNA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通过3′和5′RACE获得猪PSP基因全长cDNA序列. 同源性分析表明, 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 猪、人和牛PSP基因同源性较高. 在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上, 猪与人PSP的结构也非常相像, 与抗菌蛋白BPI结构类似. 蛋白功能分析发现, 猪PSP基因氨基末端含有一个特殊结构Leu-X(6)-Leu-X(6)-Leu-X(7)-Leu-X(6)-Leu-X(7)-Leu-X(6)-Leu-X(6)-Leu, 可能对其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RT-PCR, 斑点杂交和Northern杂交, 证明猪PSP基因是组织特异性表达, 只在腮腺和下颌下腺表达.  相似文献   

11.
鸟类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IBV)属于冠病毒科, 冠状病毒属, 是单股线状、正链RNA病毒, 基因组全长近28 kb, 具有3′多聚A尾和5′帽子结构的特征. 采用PCR产物克隆测序和引物步移(primer walking)直接测序结合的方法, 完成了IBV北京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该毒株基因组序列全长为27733 bp,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它具有10个明显的可读框(ORF); 通过基因定位后其基因排序为: 5′-orf1a-orf1ab-s-3a-3b-e-m-6a-6b-n-3′. 对IBV北京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与报道的IBV及造成人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毒(SARS-CoV)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AIBV是一种变异较大的病毒, 其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外公布的AIBV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仅有85.2%, 与国内报道的不完整AIBV序列比较, 相似性也只有91.2%; 而与SARS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比较, 相似性仅为50.8%, 说明它与SARS-CoV关系不大. 同时, 还使用clustalw 1.81 和 Treeview软件构建了冠状病毒的全序列、S蛋白、M蛋白和N蛋白的系统发生树, 结果表明, 鸡IBV北京分离株是第3组病毒的惟一成员, 它与SARS-CoV存在很大的遗传距离. 这项研究将对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的鉴定和疾病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鲫鱼金属硫蛋白全长cDNA: MT-A, MT-B的克隆及其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宏伟 《科学通报》2000,45(14):1520-1525
应用阻抑性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鲫鱼的两个MT全长cDNA(MT-A和MT-B),它们可读框间的同源性为92.3%,用封闭式充氮层析系统得到高纯度的两个白鲫鱼肝MT蛋白,并用Edman法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据此证明了MT-B是表达MT-2蛋白的基因,MT-A是表达MT-1蛋白的基因。此外测序过程中发现MT-1的N-端被封闭,而MT-2则是非封闭的。这提示它们在转录及翻译后调控机制的不同。白鲫鱼  相似文献   

13.
应用RT-PCR扩增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外壳蛋白通读区(readthrough,RT)5′端(RTn)和3′端(RTc)及19ku的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基因,分别克隆并在E.coli中表达,表达蛋白粗提纯后免疫小鼠,制备相应的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用各种抗体检测小麦病叶汁液中RTn,RTc和19ku蛋白。结果表明,RTn和RTc分布在病叶细胞中的CWMV病毒粒子表面,而19ku蛋白则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14.
拟南芥根特异表达转录因子AtMYB305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栋  李利红  陈志玲  夏桂先 《科学通报》2001,46(21):1804-1808
AtMYB305是拟南芥MYB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对其蛋白结构和DNA结合活性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对其表达特征和细胞内功能作了初步分析。AtMYB305含R2和R3的两个重复序列及MYB蛋白特有的其他氨基酸组成,凝胶阻滞实验证明,GST-AtMYB305融合蛋白能与含有MYB识别位点(TAACTG)的DNA片段发生特异结合。在裂殖酵母中过量表达AtMYB305蛋白产生单核长细胞,其染色体异常凝缩,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AtMYB305基因在拟南芥的根器官中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人肝组织中C2H2型锌脂蛋白基因的分布数目以及克隆新的锌指蛋白基因,设计了简并PCR引物,扩增基因组DNA,以其中的2个扩增片段为探针筛选人肝cDNA文库,获得了近百个阳性克隆,对其中的20个cDNA片段进行了末端测序和同源检索,证明了15个为新的锌指基因片段。对其中的4个cDNA片段进行了组织表达谱分析,Northern杂交显示:L5-5为肝,胰脏高度表达;其余为广谱表达。  相似文献   

16.
应用阻抑性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鲫鱼的两个MT全长CDNA(MT-A和MT-B),它们可读框间的同源性为92.3%.用封闭式充氮层析系统得到高纯度的两个白鲫鱼肝MT蛋白,并用Edman法测定了N-端氨基酸序列.据此证明了MT-B是表达MT-2蛋白的基因,MT-A是表达MT-1蛋白的基因.此外测序过程中发现MT-1的N-端被封闭,而MT-2则是非封闭的,这提示它们在转录及翻译后调控机制的不同.白鲫鱼MT两基因的核酸序列和尾部非翻译区长度的差异(MT-A约150 hp, MT-B约360 bp),以及两 MT蛋白亚型的N-端封闭情况的不同,都为解释它们在组织中分布及其功能的差异性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拟南芥profilin2启动子5′端缺失对维管束特异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昱辉  王志兴  贾士荣 《科学通报》2001,46(10):835-838,T004
用PCR法扩增并克隆了profilin2全长启动子(1667bp),经5′端不同长度缺失,与gus(uidA)基因连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转化伽蓝菜,证实在转基因植株中全长启动子Pfn1.7,呈维管束特异表达,5′端缺失分析显示,可将该启动子分为3个区段:区段1,-1167-1380bp,缺失该区段为gus基因由维管束特异表达变为组成型表达,推测在该区段中存在维管束特异表达元件;区段2,-1153--597bp,强烈抑制gus基因的表达;区段3,-597--1bp,可认为是profilin2的基本启动子。  相似文献   

18.
薛泰麟 《科学通报》1993,38(4):356-356
徐辉碧等证明硒可直接清除脂质自由基,且有了ESR证据。我们运用化学模型,在体外研究了硒对不同活性氧的非酶促清除作用。1试验方法不同价态的硒以Na_2SeO_4、H_2SeO_3和硒半胱氨酸(Cys-Se)提供。各活性氧自由基均由体外化学方法发生并检测,方法如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根据国际通用的植物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试方  相似文献   

19.
用碘、碘化铋钾、茚三酮和考马斯亮蓝G-250四种显色剂对包括植物环蛋白在内的3种寡肽以及氨基酸和蛋白质在薄层层析板上进行了5组显色反应研究. 结果表明, 可以综合考马斯亮蓝G-250和水解前后对茚三酮的显色来识别环蛋白. 应用该显色方法开展了三色堇、紫花地丁、如意草、木鳖子和苦瓜等5种植物的环蛋白的检测和纯化工作, 均检测出环蛋白, 并分离获得十多个环蛋白, 鉴定了其中的3个, 为已知环蛋白cycloviolacin O2, kalata B1和vary peptide A.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新嗜盐菌H.sp.XZ515吧,编码自螺旋C至螺旋G的视黄醛蛋白基因片段已扩增并测定了此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翻译出的氨基酸排列次序与菌紫质蛋白和ar-1,ar-2相应蛋白的相应片段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在br蛋白中,对于完成质子泵功能和视黄酝酿结合为关键性的氨基酸残基均为保守的。在br蛋白中,M145可能对于视黄醛异构化反应是重要的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