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昆虫精巢是产生精子并为精子发育提供营养和保护的重要器官.昆虫雄虫在幼虫期通常有左右对称的2个精巢.但是,部分昆虫如农业害虫斜纹夜蛾在从幼虫向蛹变态发育的过程中,2个精巢发生融合,合二为一,在蛹期最终完全融合成单个精巢;有些昆虫如经济昆虫家蚕的2个精巢并不融合,在成虫期仍保持分离.精巢融合显然是昆虫长期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繁殖方式,有利于种群的繁殖和扩大.本文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对鳞翅目昆虫精巢的类型和结构、精子产生的过程、精巢融合的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以及在农业害虫防治上的潜在应用意义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微孢子虫是广泛寄生在农林害虫体内的一种原生动物。不少种类的微孢子虫对昆虫种群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能加以人工合理利用,可以使某些害虫的虫口密度降低到经济危害程度以下。近年来,美国开发出一种蝗虫微孢子虫,用于防治牧区的蝗虫十分有效。一次引入,多年有效,而且成本低,无公害。现已成为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牧区大面积防治蝗虫的主要手段。苏联、英国也正在对其加紧研究。另一种被命名为Vairmorpha necatrix的微孢子虫,因其具有高毒、广谱、易于生产、不感染天敌等优点,被国际上定为新的微生物杀虫剂的候选者,有可能在近年内发展成世界主要生物杀虫剂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云南省野外采集的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中分离得到一株疑似微孢子虫,对该分离株的核糖体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和α-tubulin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发现该分离株属于Nosema属的一种微孢子虫,命名为Nosema sp.CP。通过对SSUrRNA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osema sp.CP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odopterae)的亲缘关系相对于菜粉蝶微孢子虫Nosema sp.MPr更加接近。通过对α-tubulin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Nosema sp.CP与N.bombycis聚在一支上,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紧密关系。因此,本研究首次在粉蝶科(Pieridae)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的Nosema属微孢子虫是与家蚕微孢子虫非常近源的一类微孢子虫,并暗示了粉蝶科昆虫感染的微孢子虫具有潜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敌昆虫是害虫生物防治措施的主要内容.从天敌昆虫的资源、发生规律以及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等方面,对我国苹果害虫的天敌昆虫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天敌昆虫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自1967年Roller等对天然蚕蛾(Hyalophera Cecrapia)的保幼激素进行分离鉴定结构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其类似物的合成和应用的大量工作,并集中于经济昆虫的增产以及害虫防治方面的研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作为外源的保幼激素敏感性作用时间短,幼龄虫对保幼激素不敏感;在自然环境中昆虫的成熟期往往不一致,即使有作用,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昆虫在其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各种激素调节生长,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有  相似文献   

6.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考察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已定名的昆虫计有15目96科283属385种。其中,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双翅目的种类较丰富,约占总数的88.6%。昆虫区系结构以东洋种为主,占62.83%,东洋古北兼有种、古北种、广布种分别占26.46%、3.11%和3.89%。在东洋种中,中缅亚区种明显多于马菲亚区种。蝗虫类、蝽象类和蝴蝶类是猫儿山昆虫垂直分布的代表性类群。对猫儿山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昆虫分布特点和经济昆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苹果园昆虫群落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比较苹果园树冠不同部位的昆虫群落的组成、数量、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群落内个体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树冠不同部位的昆虫群落的差异大小为:西北>上下>南北>东北>东西>内外>西南>东南,从组成上看叶螨和蚜虫为苹果树上的优势种群.从群落的多样性上看:多样性主要受均匀度的影响,并为正相关,而与优势度成相关.从而初步揭示了苹果主要害虫及天敌在树冠内的分布及树冠各部位昆虫群落的差异性,为果园昆虫群落的抽样调查及害虫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柞蚕微孢子虫长极丝型孢子总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吐丝经济昆虫,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antheraeae)引起的柞蚕微粒子病是柞蚕产业毁灭性的病害。本研究采用梯度Percoll-NaCl溶液分离纯化柞蚕微孢子虫,提取柞蚕微孢子虫总蛋白,胰蛋白酶消化,然后通过LC-MS/MS精确获得各肽段分子量,经数据库比对后共鉴定到610个蛋白。对鉴定到的蛋白质进行GO蛋白质功能分析,发现孢子时期参与大分子复合物及结构分子活性的蛋白的较多,而参与细胞催化和绑定功能、细胞过程及代谢过程的表达蛋白的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预测基因的的比例。研究认为这一结果主要与孢子期的微孢子虫脱离宿主细胞,生理不活跃,处于相对静止的时期,没有能量和物质来源有关;微孢子虫通过降低细胞活动和物质代谢,从而适应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云南省野外采集的梨花迁粉蝶(Catopsilia pyranthe)中分离得到一株疑似微孢子虫,对该分离株的核糖体SSU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和α-tubulin 基因进行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发现该分离株属于 Nosema属的一种微孢子虫,命名为 Nosema sp.CP。通过对SSUrRNA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osema sp.CP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odopterae)的亲缘关系相对于菜粉蝶微孢子虫Nosema sp.MPr更加接近。通过对α-tubulin 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 Nosema sp.CP与 N.bombycis聚在一支上,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紧密关系。因此,本研究首次在粉蝶科(Pieridae)的梨花迁粉蝶中分离得到的 Nosema属微孢子虫是与家蚕微孢子虫非常近源的一类微孢子虫,并暗示了粉蝶科昆虫感染的微孢子虫具有潜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吐丝经济昆虫,柞蚕微孢子虫(N0sema anthgmPne)引起的柞蚕微粒子病是柞蚕产业毁灭性的病害。本研究采用梯度Percoll—NaCl溶液分离纯化柞蚕微孢子虫,提取柞蚕微孢子虫总蛋白,胰蛋白酶消化,然后通过LC—MS/MS精确获得各肽段分子量,经数据库比对后共鉴定到610个蛋白。对鉴定到的蛋白质进行GO蛋白质功能分析,发现孢子时期参与大分子复合物及结构分子活性的蛋白的较多,而参与细胞催化和绑定功能、细胞过程及代谢过程的表达蛋白的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预测基因的的比例。研究认为这一结果主要与孢子期的微孢子虫脱离宿主细胞,生理不活跃,处于相对静止的时期,没有能量和物质来源有关;微孢子虫通过降低细胞活动和物质代谢,从而适应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危险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主要的生活习性和传播途径等进行研究 ,提出了加强检疫与防治的有效措施 ,为口岸检疫鉴定、疫情普查及检疫防治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桉树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和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庞正轰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3,29(3):192-206,216
2011年我国桉树有害生物种类达到370种,其中病害43种(含非侵染性病害3种),有害植物8种,害虫319种(隶属10目64科,包括中名、学名、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造成轻微危害205种、中等危害71种、严重危害43种,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5.8%、1.4%、22.8%。预计到2020年中国桉树有害生物种类将达到420种,比2010年增加50种,增长13.5%,年发生危害面积将达到150000hm2,年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1.25亿元。我国种植桉树要采取适地适树、加强检疫、加强监测、加强综合防治和合作研究等对策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二连口岸进境木材害虫检疫与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二连口岸进境木材害虫进行了检疫,调查分析表明,截获木材害虫33种,其中《中俄、中蒙植保植检协定》中规定的检疫性害虫6种,统计了害虫种类、寄主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有害生物适应性研究是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基础,明确有害生物在目标地的适生性分布,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及决策的科学性。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国内外物种分布模型的应用领域、发展情况及研究规律,并为从事植物检疫工作研究的学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了近20年MaxEnt、CLIMEX、GARP三种物种分布模型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发展情况,梳理出生态位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发展脉络,可为研究者从事生态位模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郭琼霞  黄可辉 《武夷科学》2003,19(1):179-189
本文通过对我国植检对外一、二类和潜在危险性病虫与寄主杂草种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分析了危险性病虫寄生危害的特点及与寄主杂草的相关性;阐明了在进口原粮、饲料粮等货物中加强口岸杂草检疫的重要性;尤其在引进牧草、草坪草和从病虫害疫区引进相关草种时,注意加强对病虫害的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害随草种的引进而传入传播;探讨分析了外来杂草传人的危害因子及切实加强病、虫、草检疫的重要性;提出了综合防治在病虫害与杂草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林阳武  郭琼霞 《武夷科学》2006,22(1):172-175
本文通过对木蠢象属的榛梢木蠢象、白松木蠢象和喜马拉雅杉木蠹象3种检疫性: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的区别比较,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实际,提出防范入侵我国的检疫措施,为进境口岸针对性检疫和保护好我国的松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昌吉市棉花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害虫(螨)有17种,其中害螨4种,为害严重的害虫(螨)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文章阐述了昌吉市棉花主要害虫的危害及防治现状,提出了今后对棉花害虫(螨)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油茶害虫名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福建省油茶害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记述我国油茶害虫、害螨290种,分属2纲9目62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99种)、同翅目(94种)为多,各占34.62%和32.64%,并列出了每种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油茶产区的分布,为控制油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9.
罗汉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家德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3):188-192,196
综述近年来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优质高产栽培管理中常见的罗汉果根结线虫病、罗汉果病毒病、罗汉果芽枯病、罗汉果青枯病以及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i)、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 chinensis Weise)、瓜藤天牛(Apanecyna sp.)、南瓜实蝇(Dacus tou)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并针对这些病虫害的不同特点分别从检疫、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