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西昌市紫潮砂泥田上水稻产量与氮、磷 、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模型为Y=6406.46+23.3105N+9.317P+47.5099K~0.07359N^20.01474P^2-0.08069K^2+0.1159NP-0.09016NK—0.1968PK。在设定的氮磷钾肥料0-3水平范围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可求得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氮肥(N)167.17kg·hm^-2、磷肥(P2O5)111.45kg·hm^-2、钾肥(K2O)129.21kg·hm^-2,最高产量11271.53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160.27kg·hm^-2、磷肥(P2O5)111.28kg·hm^-2、 钾肥(K2O)113.47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产量11265.85kg·hm^-2。  相似文献   

2.
改进氧瓶燃烧-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淀粉中微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连续通O2、连续排放燃烧废气及采用吸收液吸收被测组分的改进氧瓶燃烧法处理淀粉试样,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淀粉中的汞含量。当通O2量为300mL/min时,1.5g淀粉试样在10min内可完全燃烧。经装有冷却的10mL含0.5g/L(NH4)2S2O8的(5+95)HNO3溶液将汞氧化吸收为Hg^2+后排出废气,制成的汞试液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回收率为91.0%~95.5%,相对标准偏差5.1%。当相对误差在±5%时,500倍的Zn^2+、Cd^2+,300倍的Pb^2+,100倍的As(Ⅲ)、Sb(Ⅲ)、Bi(Ⅲ)、Ge(Ⅳ)、Se(Ⅳ)不干扰测定。改进的氧瓶燃烧法为处理试样量大的有机物中痕量组分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廉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试验表明在土壤速效氮110.0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67.0mg/kg的中海拔地区种植水稻,N素仍然是水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K素,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而P素对水稻产量无影响,增施磷肥均没有增产效果;从肥效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和氮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氮、磷、钾肥单施和氮磷、磷钾肥配合施;从肥料利用率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钾肥的利用率较高,氮肥利用率为27.5%,钾肥利用率为56.5%,磷肥的利用率无论是单施还是配合施用都极低,在-2.6至2.6之间;从肥料贡献率看,施用氮肥的四个处理均较高,在24.3—41.9%之间,以施氮磷钾肥处理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黄瓜叶片的愈伤组织,进而培养其悬浮细胞,然后用Na^+、Ca^2+、H2O2分别诱导黄瓜叶片悬浮细胞凋亡,并用显微镜观察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DNA。Na^+(1.4mol/L),Ca^2+(500mmol/L),H2O2(10%)作用于黄瓜叶片悬浮细胞后,用显微镜观察到凋亡小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凋亡时形成的DNA ladder。结果表明:Na^2+(1.4mol/L),Ca^2+(500rmnol/L),H2O2(10%)都能诱导黄瓜叶片悬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以Fenton(Fe^3+/H2O2)光催化降解草甘膦废水,跟踪体系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光源、试剂浓度和酸度等)废水光催化氧化特性及光催化反应条件.探讨了在太阳光及紫外光照射条件下Fenton试剂组分Fe^3+与H2O2不同投料比、投料量、介质酸度对光催化降解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太阳光、紫外光能显著提高废水降解速率;太阳光照射条件下,Fe^3+/H2O2为1:10投量比,pH=3时,对废水COD降解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8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钙质紫泥田水稻氮磷钾的施肥效应,分析了肥料的因素效应及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1)在试验施肥量范围内,水稻产量与肥料用量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2)磷和氮的效应高、钾肥效应低;(3)棕紫泥夹砂田水稻合理施肥量为每hm^2 N 125-130kg,P2O5 70kg,K2O 0-30kg,下湿紫泥田为N 85-90kg,P2O5 55kg,K2O 0-20kg;(4)地下水位高、湿害严重,是下湿紫泥田生产水平低、施肥效果差的根本原因,改造途径是深沟排水、脱潜治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公式△H=-0.1196n/A计算了乙醚和丙酮分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温度,并推测了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机理.乙醚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3272K,与测定温度3134K接近,误差为4.40%.丙酮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理论值为1292K,与测定温度173K接近,误差为1.49%.根据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推测乙醚和丙酮燃烧反应机理为:(1)O2+hv→2O·;(2)(C2H5)2O→4C+4H2+H2O(乙醚),CH3COCH3→3C+2H2+H2O(丙酮);(3)H2+O·→H2O+hv;(4)C+O·→CO+hv;(5)2CO+O2→2CO2.  相似文献   

8.
忻州旱地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2)氮磷钾单因素肥料效应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反而开始下降.(3)氮磷钾肥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最小.(4)忻州市旱地玉米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 m2施用N 12.45kg、P2O5 5.53 kg、K2O 6.98 kg。  相似文献   

9.
Fe~(3+)和Ce~(3+)共掺杂TiO_2的光谱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可降解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光催化剂,采用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Fe^3+和Ce^3+共掺杂的纳米TiO2。用XRD,UV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Fe^3+和Ce^3+配比掺杂TiO2的光谱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e^3+和Ce^3+掺杂摩尔分数均小于2.0%时,TiO2总是锐钛矿相,x(Fe^3+)为7.0%时出现少量的Fe2TiO5相,x(Ce^3+)为7.0%时出现少量TiO2-CeO2相;固定掺杂x(Ce^3+)为2.0%时,最佳掺杂x(Fe^3+)为2.0%,此时,TiO2紫外吸收、吸收限红移以及注入电荷密度Qc与脱出电荷密度Qa之比都最大:固定掺杂x(Fe^3+)为2.0%时,TiO2的紫外吸收、吸收限红移以及电荷密度Qc与脱出电荷密度Qa之比总是随着掺杂的x(Ce^3+)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适合青霉菌m8产胞外木聚糖酶的培养基含4.00%麦草粉,0.45%(NH4)2SO4,0.10%KH2PO4,0.05%MgSO4·7H2O,0.03%NaCl,0.30%Tween80,0.10%CaCO3在上述培养基中,28℃恒温振荡(120r/min)培养4~5d,木聚糖酶活力可达90u/mL左右.该酶的最适pH值为4.6,最适反应温度为55.5℃;该酶的耐热性比较强,可被K+、Ca2+、Mg2+离子激活,而被Ag+、Fe3+、Cu2+离子抑制;青霉菌ms的Km为5.0×10-2g/L.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扎鲁特旗春玉米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2009年在扎鲁特旗分进行了春玉米"3414"肥料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扎鲁特旗春玉米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0.6kg、9.9 kg、6.7 kg,增产作用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施肥增产率升高,但单位养分增产量下降.扎鲁特旗春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全氮、极低(〈1.11g/kg)、低(1.11~1.39 g/kg)、中(1.39~1.94 g/kg)、高(1.94~2.17 g/kg)、极高(〉2.17 g/kg);有效磷、极低(〈3.5mg/kg)、低(3.5~7.3mg/kg)、中(7.3~22.0 mg/kg)、高(22.0~31.9 mg/kg)、极高(〉31.9 mg/kg);速效钾、极低(〈48 mg/kg)、低(48~70 mg/kg)、中(70~122 mg/kg)、高(122~147 mg/kg)、极高(〉147 mg/kg.)扎鲁特旗春玉米施肥模型为:F(N)=-17.702LnS(N)+18.109,F(P2O5)=-4.775LnS(P)+15.044,F(K2O)=-3.5521LnS(K)+19.41.说明农学效率、施肥肥效、养分丰缺指标、施肥模型均为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莲座期红花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及其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性,进行添加氮肥、磷肥、钾肥的田间独立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处理水平下土壤和植物各器官养分含量不同且差异显著。土壤速效氮随氮肥、钾肥水平增大而增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则降低,且随施磷水平增大变化不明显;各肥料对红花的作用总体表现为:叶和根元素含量受磷肥影响较大,钾肥较小;茎受氮肥影响较大,磷肥较小;2)生物量随施肥量增大而增大,而受钾肥影响不显著;N2、P2、K1水平下叶N/P最小,而生物量与叶N/P负相关,即在此水平下生物量最大。结果表明,施肥促进了土壤和植物各器官养分不均衡吸收和分配,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当施肥达到各器官吸收饱和点后,由各器官元素比值调节红花的生长。因此,建议选取N2、P2、K1水平进行红花莲座期施肥。  相似文献   

13.
为给有机粳稻栽培中有机肥料施用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开展农家肥(腐熟的人畜粪)施用技术研究。以高原粳稻楚粳28号为试验品种,采用盆钵种植,设置两个变量因子,即3种施肥量(100g/钵、200g/钵、300g/钵)和4种施肥方式,设施用复合肥料(颚中复合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研究对高原粳稻的穗部性状、产量、收获指数和养分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农家肥施用量的增加,稻谷产量和收获指数也随着增加,当施肥量增加到4500kg/667m2时,其有效穗、实粒数、着粒密度、产量等方面都达到最优并且超过了施用复合肥料的穗部性状和产量,并能提高稻株对土壤中N的利用率;不同施肥方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大田生产上建议农家肥的施用量为4500kg/667m2左右,施肥方式可根据农家肥积存的速度、劳动力的多少和田间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组织培养及水培移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水培法移栽蝴蝶兰组培苗的可行性及其最佳营养液配方,以蝴蝶兰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系统,并分析5种配方营养液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中最佳蝴蝶兰类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为[MS+0.4mg/L α-萘乙酸(NAA)+6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自制营养液Ⅳ培养的蝴蝶兰植株生长势最强,其大量元素配方为[Ca(N03)2·4H2O 354mg/L+KNO3 177mg/L+KH2PO4 57.5mg/L+MgSO4·7H2O 185mg/L].因此.蝴蝶兰组培苗适宜用水培法进行移栽。自制营养液Ⅳ及栽培管理技术能满足蝴蝶兰组培苗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汉源花椒生长状况,指导合理的汉源花椒水肥管理措施,采用水和肥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汉源花椒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了水肥处理对汉源花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源花椒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及氮、磷和钾养分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根/冠比随土壤水分含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汉源花椒生长状况隶属度(y2)与土壤水分含量(x1)和施肥量(x2)的关系式为y2 =-2.070 0-0.001 3x21-0.206 0x22+0.118 1x1+0.512 6x2(n=27, R2=0.962)。最适宜于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苗木质量提高的土壤水分含量为46.1%,氮(N)、磷(P2O5)和钾(K2O)施用量分别为尿素187 kg/hm2、过磷酸钙75 kg/hm2和硫酸钾187 kg/hm2。汉源花椒幼苗生物量与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施用量对促进汉源花椒幼苗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减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滴灌条件下春油菜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集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在西宁市北郊川水地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春油菜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量N为42~126 kg/hm2、P2O5为27.0~79.5 kg/hm2和K2O为27.0~79.5 kg/hm2时,油菜产量达到2 173.5~3 234.0 kg/hm2,N、P、K肥料效应函数为:Y=130.153 2+11.3421X1+16.659 2X2-7.559X3-0.648 2X21-0.234 6X22-0.641 2X23-2.750 6X1X2+2.498X1X3-0.491 4X2X3,(R=0.856)(Y=产量,X1=氮,X2=磷,X3=钾),根据此方程推荐滴灌油菜最佳施肥量为:N为74.2 kg/hm2、P2O5为65.0 kg/hm2、K2O为31.2 kg/hm2,最高产量可达2 863.6 kg/hm2。滴灌施肥与以往常规方法种植油菜相比,产量基本相当且具有减少化肥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生产氮肥需要量与利用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稻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设处理中,随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增加,并获得了氮肥效应函数方程Y=-0.65 X2+24.88 X+443.1.通过对植株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比较,表明当地施氮水平(每667m2施纯氮10kg)的氮肥利用率较高,净产值和产投比较大,能增加稻谷产量和产值,适合当地当前中稻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8.
小麦加工品质是测定优质小麦品质的关键指标,施肥对小麦加工品质有较大影响,深入探讨施肥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对于晋南地区优质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以优质强筋小麦临汾145为材料,设计N、P、K单因子施肥及其相互配施共8个处理,研究对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N、P肥均可提高小麦容重,尤以施N肥效果显著,单施K肥对容重无明显影响;单施N、P肥可提高小麦出粉率,尤以N肥效果显著;单施P、K肥可提高籽粒硬度,而单施N肥对硬度无明显影响;NPK平衡施肥籽粒容重为792.6 g/L、出粉率72.1%、硬度67.6%,高于其他处理.单施N肥对面包体积和面包评分影响较大,而单施P、K肥对其影响不显著;肥料配施各处理与单施N肥相比面包评分、面包体积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辽宁地区玉米种植长期实行浅耕旋耕作业,过量施用化肥,有机物料投入少,导致土壤结构退化、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施肥方式对玉米氮素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和秸秆还田+分层施肥4种处理,研究了秸秆还田配合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还田处理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其中秸秆还田配合分层施肥效果较好,2020年玉米产量提高了17.68%,并且该处理比秸秆还田配合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4.65%。秸秆还田处理明显增加玉米氮素吸收量,尤其秸秆还田配合分层施肥处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的增加效果更明显。秸秆还田处理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钾含量,但分层施肥与常规施肥间无显著差异,对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可见,秸秆还田+分层施肥有利于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