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晶状红柱石矿床,产于中元古界小寨沟组下段,含石榴石、十字石炭质黑云母片岩和炭质黑云母石英片岩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共有六层,具有一定层位.矿体中红柱石晶体粗大,有的长达30cm,横断面直径达5-7cm,各晶体均沿片理面定向排列.矿区内未见花岗岩体出露,矿区外围虽有花岗岩体分布,但距离矿体很远,矿体并不受岩体接触带控制.根据矿体形状、产状特征,红柱石矿床是在区域变质过程中,由于变质热液的参加,使铝土质岩层发生重组合和重结晶作用而形成了伟晶状红柱石矿床.  相似文献   

2.
甘肃毛坡金矿位于陇南市南70公里,矿区内矿床受背斜控制成矿,矿体赋存在灰岩及千枚岩破碎带中。矿区内次生矿床受韧性断裂影响形成多个小矿体,本次投入工程主要揭露矿体赋存特征及矿体在空间分布形态进行总结分析,寻早矿体分布状态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俊成 《甘肃科技》2012,28(11):35-37,54
金沟里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上、武都山字型构造西翼.矿区共发现金矿体6条,矿体主要产于龙鳞桥组地层中,含矿岩性主要为蚀变砂岩和灰岩及构造角砾岩,矿体均受近东西向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形态呈脉状、透镜状,矿床经历了热液作用,初步认为其成因为构造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6,(7):1135-1139
黔西北赫章亮岩Pb-Zn矿床位于川滇黔Pb-Zn成矿带,勘查表明该矿床具有中型以上找矿潜力.本文对亮岩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矿区坑道编录及室内研究表明:1石炭统黄龙组(C2h)为矿区赋矿层位,矿体赋存于白云岩与白云质灰岩接触界线的角砾岩化带,具有明显的MVT型矿床特点;2从矿体中心向外,蚀变由方解石化过渡为白云石化;3北北西向断层与地层复合控矿特征明显.上述认识可为本区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及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成矿体系研究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5.
汉源县铜厂河铅锌矿,以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和矿体小、硫铁—铅锌共生为特征。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岩性段(Z2d3)中,矿体的产出部位集中于正断层及层间破碎带内,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通过对铜厂河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并与邻近矿区对比,认为该矿床为层控型沉积—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6.
大北山熔剂用石灰岩矿为碳酸盐岩沉积矿床,矿体裸露地表,矿石质量好,为大型矿床.探讨了矿区地层岩性、矿体地质特征及早-中三叠世沉积相特征,研究了碳酸盐岩矿床形成的沉积环境,认为矿区从早三叠世早期至中三叠世早期的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是由盆地向开阔台地逐渐变化的,为一个完整的海退过程中碳酸盐岩沉积.台地前缘斜坡-台地边缘的生物礁...  相似文献   

7.
徐宗蛟  姚成  陈磊  董寒杰 《科技信息》2010,(33):386-387
本文介绍了荥阳市翟沟矿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出露一般,矿石品位、厚度中等,是滨海湖泊相沉积矿床。晚寒武纪灰岩是本区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该区矿床受中石炭统本溪组地层、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地貌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高寨铝土矿床是黔中-遵义铝土矿带内新发现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纪九架炉组(C1jj)含铝岩系中上部,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其厚度变化较小,矿区范围内从南到北矿体连续分布,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多呈块状构造,结构特征以沉积作用形成的碎屑结构、鲕粒结构为主。矿石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脉石矿物多为高岭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通过对矿床地质、古地理环境特征等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该矿床为风化-沉积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9.
丙中洛大理石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铺门前组(C1x-p),岩性主要为板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矿体呈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大理岩大理石、白云质大理岩大理石,矿石颜色变化受变质程度影响。为早石炭世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的沉积岩,原岩沉积后受变质作用的影响发生变质最终形成大理石矿床,为区域变质型大理石矿床。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肃北县大豁落重晶石矿为典型的海相沉积型矿床,位于马鬃山境内。矿床的产出严格受地层控制,矿体赋存于寒武系双鹰山组中,赋矿岩性是以硅质岩为主的一套黑色岩系,矿区共划分出南北两个矿带,9条矿体。  相似文献   

11.
张红军 《甘肃科技》2011,(14):41-43,5
小独山钨矿床处于塔里木—中朝板块西部塔里木地块东北库鲁克塔格—北山裂谷带,区域构造形迹复杂,岩浆活动强烈。矿区形成3条规模巨大的东西向展布的白钨矿化蚀变带,共圈出大小矿体13个,其中W7是主矿体,矿体主要由含矿石英脉构成。矿床为一低、贫与酸性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石英细脉大型(黑)白钨矿矿床。  相似文献   

12.
瓦房店市磨盘山水泥石灰岩矿床产于寒武系张夏组二段(ε2z^2)地层内。矿区出露主要有寒武系中统徐庄组、张夏组和寒武系上统固山组、长山组地层,地层岩性以灰岩为主。矿体呈似层状,根据矿区岩石类型及组合认为,该矿床为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3.
六五沟石榴石矿位于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地带。矿体主要发育于下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一岩组的石榴石黑云母二长片麻岩和片麻状石榴石英岩中。矿区石榴石矿层长120~728m,厚3.01~17.60m,矿层单样品石榴子石含量一般为14.69%~28.70%,平均品位18.29%。矿床矿石矿物单一,为石榴子石。通过对矿区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重点论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并探讨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4.
矿区位于松潘-甘孜褶皱带南段,区域上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旋回作用,形成了窿起区、沉降带相间分布格局,矿区处于玉龙雪山窿起区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玄武岩及三叠系灰岩、板岩中,近南北向断裂控制矿化带及矿体的产出,矿化带长大于1000m,带内圈出主矿体5条,长200~600m,延深最大430m,品位0.11%~0.399%,具分支、复合特点。金属矿物以白钨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为主,次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白钨矿化与硅化、白云石化、铅锌矿化密切相关,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中高温构造热液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震旦系灯影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的重要产出层位之一.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总结了震旦系灯影组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认为该类型铅锌矿床中的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在灯影组上段上下亚段两个含矿层,目前发现两类矿体:层状矿体、脉状矿体.层状矿体具有一定的赋存部位和赋矿岩性特征,脉状矿可切穿灯影组全部岩性段常形成"上层矿-下层矿-脉状矿"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灯影组中的铅锌矿床应为今后滇东北矿集区中找矿潜力巨大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6.
伊犁盆地主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区,蒙其古尔矿床是几年来发现的大型铀矿床,具有矿体集中产出、规模大、单位面积铀含量高等特点。详细研究该矿床矿体中铀的赋存状态,对查明该矿床成因和后期地浸开采有重要的作用。西山窑组下段是该矿床主要赋矿层位,具有单矿体连续性好,单层矿体稳定且厚度大等特征。研究通过镜下岩石鉴定、α蚀刻径迹、电子探针等手段,对西山窑组下段含矿砂岩开展系统的研究,分析铀的赋存位置及其与成矿岩石矿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铀矿主要赋存于碎屑颗粒边缘、裂隙中,与填隙物、黄铁矿和炭屑密切共生。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见少量铀石,矿物赋存在颗粒的边缘,具明显后期吸附沉积的特征,且岩石结构疏松,对地浸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7.
秀水河钒钛磁铁矿位于扬子陆块与松潘-甘孜活动带的西南结合部康滇断隆带中段南部,夹于安宁河断裂与昔格达断裂之间.从探明的矿床可知,矿体产于海西早期的层状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钛磁铁矿、钛铁矿等,多具海绵陨铁结构,在岩浆结晶晚期形成,围岩为印支期花岗岩,矿床成因以晚期岩浆矿床为主.通过对地质特征的探讨,指出矿区钒钛磁铁矿的控矿因素及外围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8.
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段。矿区地层主要为上昆阳群黑山头组和大龙口组,系一套浅变质的板岩、石英岩和碳酸盐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大龙口组底部条带状灰岩之中,严格受地层控制,沿层分布,层位稳定,与围岩呈整合接触,界线清楚。菱铁矿产于由碎屑岩过渡为碳酸盐岩的过渡带。关于本矿床的成因,目前看法颇多。本文主要从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入手,分别对矿区的各地层,岩体及矿体进行丁大量的数理统计,找出其相关关系。菱铁矿归属于沉积岩这一组。再根据矿物的差热分析,包裹体的研究,硫同位素的测定以及矿石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鲁奎山菱铁矿为沉积形成,后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应为受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了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初步认为矿床属壳源层控系列中的沉积改造型似层状铅锌矿床。通过对比相同成矿条件的苏石坑矿区富矿体赋存于天子岭组第二岩性段的情况,提出矿区进一步找矿方向在上泥盆统天子岭组第四岩性段和第二岩性段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白马厂铅锌矿床地处川滇黔毗邻区成矿域之滇东北成矿带的中西部,北西侧紧邻滇东北地区重要的大型铅锌矿床—茂租铅锌矿,是区内极具找矿潜力的铅锌矿床。矿区已有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研究工作基本空白。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研究表明:(1)矿体主要赋存于灯影组上段(Z2dn2)白云岩中,寒武系筇竹寺组(∈1q)、渔户村组(∈1y)为矿液运移的良好屏蔽层。(2)矿体按产出特征分为2类:①层状、似层状矿体,主要以闪锌矿为主、伴生少量方铅矿;②脉状矿体,主要以方铅矿为主,局部见闪锌矿。(3)构造(褶皱、断裂)与地层复合控矿特征明显。以上认识可为本区勘察找矿及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为滇东北地区铅锌成矿体系的研究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