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实现连云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价是其旅游资源优化组合和合理开发规划的前提;在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连云港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与特尔菲法(Delphi法),建立了针对这种滨海旅游资源类型的评价体系,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值及综合评分值,最后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实现了连云港市滨海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旅游资源类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景点等级较高,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整体级别较高,具有较广泛的旅游市场;但由于受目前开发力度和深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吸引向性基本面向国内,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海洋旅游资源是海洋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海洋旅游资源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辽宁省海洋旅游资源空间定位与分析,尝试将海洋旅游资源划分为滨海观光、滨海文化、滨海生态、滨海乡村4大专题旅游功能区;然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多尺度格网化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发展已久,但滨海养生旅游却刚刚破题.因此,未来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应当从养眼向养生转型跨越.本文在分析滨海养生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条件、旅游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可达性条件等4个方面构建了环渤海地区滨海养生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7个沿海城市为评价单元,运用主观赋值法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环渤海沿海地区滨海养生旅游开发适宜性实证分析,以期为环渤海地区滨海养生旅游开发提供指导意见,并因地制宜地指出各地区不同的开发模式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基于海洋旅游竞争力内涵构建了包含5个准则层指标、30个因素层指标的滨海城市海洋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海洋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大连、青岛、厦门、深圳4个滨海城市为例,对其滨海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影响海洋旅游竞争力的因素主要为海洋旅游核心资源、自然与人文环境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社会支撑对其竞争力影响较小;4个滨海城市海洋旅游综合竞争力由强到弱分别为厦门、深圳、青岛、大连,其中厦门市海洋旅游综合竞争力高于平均水平,源于其在海洋旅游核心资源上具备较强竞争力优势,深圳市综合竞争力较强源于其在5个维度上的竞争力均处于领先地位,青岛和大连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滨海城市间海洋旅游在5个维度的竞争力呈现较大差异,建议不同滨海城市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滨海城市海洋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有利于人们清楚了解本地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少、影响的大小;有利于决策者正确把握区域旅游资源情况,做出正确的开发、保护决策,使旅游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了自然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延安市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该评价体系较全面地反映了延安市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为延安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方礼钦 《科技信息》2011,(28):274-274,27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体育与旅游的关系,阐述北部湾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北部湾滨海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现有丰富体育旅游资源、特色文化体育和喜庆时节类等资源底蕴优势开发,解决北部湾滨海旅游景点普遍存在的功能单一问题,增加体育旅游的功能,推动北部湾滨海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综合分析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以山东省滨海城市为例,从体育旅游资源保障力、旅游业绩竞争力、社会经济运行力、基础设施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支持力5个维度构建了40个评价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测度了这7个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水平.得出以下结论:山东省滨海城市体育旅游竞争力层级分明,体育旅游的资源依托性现象仍比较突出;各城市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症下药,开发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滨海体育旅游前景光明,山东滨海地区体育旅游需要进行区域整合,走一体化道路,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总结旅游资源评价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滨海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根据顶级优先原则建立滨海旅游地评价模式,并以大连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福建滨海地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福建滨海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滨海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策和措施.研究表明,由于福建滨海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保持滨海地区整体景观的和谐之美、加强滨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以及实施全面的生态管理和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将其整合为辽西滨海旅游资源区、辽河三角洲滨海旅游资源区、辽南滨海旅游资源区和辽东滨海旅游资源区4个旅游资源区,并从精心谋划,突出特色,营造风情各异的滨海岸线;加大投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建立区域整合协调机制;编制战略规划,分阶段分层次整合等4个方面提出整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准确评价景观电视塔的旅游价值,采用联机检索法、现场调研法、专家征询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五分制计分法等方法,对景观电视塔旅游价值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广州塔和东方明珠塔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形式美、协调美、功能美、知名度与美誉度、生态环境等指标权重值最大;从评价的总得分来看,广州塔的得分略高于东方明珠塔.其中,广州塔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城市历史文化承载、 地理位置、与周边景区关系、内外交通条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客源市场、自豪感、旅游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指标的评分略低于东方明珠塔;但余下其他指标评分均高于东方明珠塔.另外,东方明珠塔的区域影响范围要高于广州塔.采用该评价体系所得结果弥补了单纯运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景观电视塔旅游价值进行评价所带来的不足,同时验证了此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滨海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构建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18个滨海县区为评价单元,综合应用主观赋值法和分异指数ID计算公式,建立评价模型,进行滨海旅游资源适宜性实证分析,研究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的等级和空间分异规律.结论:(1)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整体较好,但差异明显,大连市的适宜性最高,大洼县最低,其中最高区是最低区的1.7倍;(2)在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的4个等级中,大连市区、金州区、旅顺区和丹东为资源极适宜区,庄河、盘锦、凌海和大洼县的资源适宜性较差;(3)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空间差异ID=0.7,说明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评价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 ,结合四川旅游资源具体实际 ,提出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法。该评价法以资源依托、市场导向为指导原则 ,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项目、因素、因子及相关系数进行了系统探讨 ,初步建立了四川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框架、定量指标及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的山西大寨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文章从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景区环境、公共管理三个方面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大寨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大寨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所占权重最大,生态环境、观赏价值次之,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较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大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研究与建设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是发育在晋陕峡谷中的大型蛇曲群体,完整系统地保留了黄河蛇曲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本文通过对该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旅游资源的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对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的地景及人文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价,表明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达到国家级资源质量标准。并根据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适宜发展地质旅游的特点,提出了建设该国家地质公园的具体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评价是使潜在的旅游资源和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能更好地转化为社会经济优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婺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乡村生态旅游热点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此地现有和潜在的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I18972-2003)对婺源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滨海型生态旅游区评价指标及评价计分方法,选择宁波市6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滨海生态旅游DEA无效的优化方案、有效县市因素贡献值、旅游效率前沿等研究。结果表明:市区、余姚、奉化、象山等四个县市效率有效;慈溪、宁海等2个县市效率无效。在有效县市各指标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是对县市滨海生态旅游有效贡献最大的投入指标,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对县市滨海生态旅游有效贡献相当。总体而言,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宁波市滨海生态旅游相关投入利用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AHP法在潭柘寺镇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有利于人们清楚了解本地区旅游资源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少、影响的大小;有利于决策者正确把握区域旅游资源情况,做出正确的开发、保护决策.使旅游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应用AHP法对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的旅游资源予以定量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了该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弥补了该地区以往缺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综合结果,丰富了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以泉州市滨海带森林公园为例,综合考虑森林旅游的资源质量、环境条件、交通状况、开发条件等因素,共23个因子,采用Mapinfo空间分析软件和多因索综合法求算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潜力分值,应用总分频率曲线统计法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潜力分为2个级别,确定优先开发的森林公园.并从资源开发潜力和评价技术方法角度对森林旅游开发进行探索,为森林旅游科学规划和森林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随着滨海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滨海体育旅游已得到人们充分认识和重视.本文对福建省滨海体育旅游资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滨海旅游发展前景作以展望,认为福建省在沿海区位、气候环境、海洋水文、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人文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提出相应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