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云 《科技信息》2010,(27):I0412-I0412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编排成新闻大餐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编辑而言,它们只是编辑合成新闻节目的一些素材。编辑的"成品"应是一组完整的、高质量的、符合编辑意图和宣传思想的新闻组合。这就要求编辑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要按照当前的宣传中心工作。按照新闻的价值进行组合和编排。这就是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2.
网络稿件、研究生稿件、名人稿件、关系稿件和作者急用稿件等几类稿件应引起学报编辑的特别重视,并在编辑工作中遵循“坚持用稿标准,遵循稿件处理程序,施于人文关怀”的原则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3.
何华英 《科技资讯》2014,12(23):236-236
改革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新闻节目受到比以往更大的挑战,这对广播新闻编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过去简单的勾勾抹抹、删删改改,到现在在电台传播中起着指挥者、组织者、制作者、经营者的作用.笔者从广播新闻编辑主要业务内容的“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整理音响素材、编排节目”等方面入手,就广播新闻编辑应具备的意识和素养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辰 《甘肃科技纵横》2012,(3):91-92,121
电视编辑作为一种创作方式,最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全面的了解电视媒体具有的基本特点,只有将自己工作具有的基本特性充分的了解,那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才会将其具有的特点前全面的掌握住。电视节目编辑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时刻坚持以下几种原则:第一个是,在组织稿件时必须要有党性意识;第二,在实际约稿过程中应具备策划意识;第三,在选择稿件过程中要具备把关意识;第四,在修订稿件时应略加修饰;第五,在安排稿件时一定要具备"峰谷"意识。如果做到了这几点,那么,电视编辑在实际工作中才会取得良好的效益,才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台阶。  相似文献   

5.
学报编辑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著作权法》违法风险。学报编辑工作要规避《著作权法》风险应当做到:健全稿件登记制度,保存好作者及其论文的原始信息;严格执行“三审制”,有效遏制学报论文抄袭现象;坚守“改错不改好”的总原则,克服过度修改的弊病;内容和格式双管齐下,规范参考文献著录行为。  相似文献   

6.
英文稿件同中文稿件一样存在有科学性、语言文字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对英文稿件的审稿要求编辑和专家都要有一定的阅读英文文章的能力,编辑应按照英文文章的要求,从办刊宗旨、编辑出版规范以及学术水平等方面对稿件进行初审,并根据不同的学科来选择有英文审稿能力的专家,专家应从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审稿。  相似文献   

7.
徐宝璜被新闻界誉为“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其《新闻学》是我国新闻界“破天荒之作”。他的编辑思想分散在著作中,我们可从编辑取舍新闻的“标尺”,编辑的工作要求,编辑的能力和技巧三个角度来加以总结,以管窥徐宝璜的新闻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大鹏 《科技资讯》2013,(22):238-238
本文就电视台编辑工作重要性,探讨了新闻稿件的科学处理方式,以及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对提升新闻编辑处理水平,优化节目播出效果,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余高专学报》2006,11(3):F0004-F0004
陈伯程,男,1943年10月10日生,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人,早年从事新闻和秘书工作。曾在“上海学”、“长江艺”、“萌芽”、“羊城晚报”以及地方报刊发表过短篇小说、诗词、通讯和许多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0.
丁凤泽 《科技资讯》2014,(28):217-217
报业市场竞争中,地方特色往往是地市报最核心的竞争力。按照新闻价值的原则,读者对周边事件的兴趣和关注度往往更高,这就给地方报纸利用新闻的“贴近性”吸引读者提供了可能。该论文结合内蒙古《呼伦贝尔日报》的副刊办报经验,从选准报道当地文化的角度、经营本土作者队伍,让作品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地域符号、加强编辑自身的修养等3个方面入手,并结合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事例,得出只有围绕“地方”两字做文章,才能办好将地方党报的副刊办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新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播新闻事实来达到预期的宣传教果。因此新闻工作者在选择事实、理解事实,传播事实的过程中,要排除各种干扰,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使新时期的新闻工作既满足广大受众的“新闻款”,又真正起到觉的“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新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播新闻事实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因此新闻工作者在选择事实、理解事实、传播事实的过程中,要排除各种干扰,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使新时期的新闻工作既满足广大受众的“新闻欲”.又真正起到党的“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玉红 《科技信息》2009,(24):I0323-I0323
如何写好县级电视台新闻稿件,贴近受众无疑是县级电视台最大的利器之一,在节目栏目化,栏目对象化,信息化的趋势下,这种贴近往往体现在县级电视台编辑记者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4.
张玉红 《科技信息》2009,(22):I0368-I0368
如何写好县级电视台新闻稿件,贴近受众无疑是县级电视台最大的利器之一,在节目栏目化、栏目对象化、信息化的趋势下,这种贴近往往体现在县级电视台编辑记者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5.
郭倩聿 《广东科技》2013,(14):241-24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丰富,大众对精神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包含对新闻报道的需求,包括实时、真实和准确等诸多方面,由此,新闻记者和编辑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网络、电视、手机、广播等其他新闻媒体的纷纷发展也给报纸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纸媒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保证报纸媒体的继续良好发展,记者和编辑在新闻制作和策划中的采编技巧就十分重要了。一般来说,报纸媒体需要从新闻策划、新闻采访、稿件写作、稿件选择、组稿和排版等一系列过程中体现其新闻价值所在,而新闻价值一直是这些工作紧紧围绕的核心。在采编过程中,编辑和记者们会运用大量技巧以突显时间的新闻价值并接近受众。对报纸媒体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技巧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报一般实行“三审制”,其中责任编辑负责稿件的初审和对稿件的具体编辑加工,因此责任编辑应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调整好审稿视角,提高审稿能力,编辑版出高质量的学报.  相似文献   

17.
新闻编辑如何跟上媒介融合和发展的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华 《科技信息》2009,(22):I0145-I0145
现今,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所结合,使新闻传媒集团开始数字分转型和跨媒体发展。而如今的新闻编辑要处理大量的3D图形、数字音频和视频信息,还有从WED网传来的高带宽信息。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是为单一载体编制新闻内容的专业人员。而当传统媒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变为多媒体集团中的一分子,并且这一集团又是以媒介互动与融合为运行规则的时候,新闻编辑显然不再只是过去人们熟悉的“把关人”角色了。新的工作平台一方面在调整甚至削减他们固有权力,另一方面又在赋予他们新的职责和能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的“参与意识”是指学报编辑人员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在进入学科的前提下针对作者和稿件的具体情况,就选题、试验数据及处理、撰写角度、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为作者所接受采纳,从而达到提高稿件质量的目的。高校学报编辑较一般刊物编辑的差异在于对作者和其科研工作通常比较了解,因此其参与意识具有独特优势和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把国外的新闻稿从俄语译成汉语,也常常收到新闻类的俄译汉稿件,之后对稿件其进行编辑加工。由于外国作者和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文字表达习惯,所以在编辑期间遇到了较多问题。经过反复推敲并与译者的沟通,在保留原文意思的情况下,笔者使用了较多的编辑手段,从而使译文更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此文中,笔者将谈谈在汉译新闻稿编辑中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近年来,新闻传媒在新闻选择长期态势和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方式上,已日益凸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新闻传播中“以人为本”缺失现象还时有发生。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大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把宣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央精神解读”层面提高到“遵循新闻规律”层面,工作实践中不仅要在宣传方针上把握正确方向,在报道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在采写和报道中渗透人本态度,更要在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