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飞 《科技信息》2007,(35):34-35
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技术是浅埋暗挖隧道在软弱围岩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小导管不仅起到了超前支护的作用,而且通过注浆工艺改善了围岩的自稳能力,此技术对于隧道开挖防塌、控制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明显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小导管高压注浆机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导管高压注浆法是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施工采用的一种超前支护技术.本文以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出口浅埋破碎段为例,对小导管高压注浆法在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导管施做过程中受力机理和注浆时围岩的塑性区、位移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小导管注浆法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小导管高压注浆法能显著抑制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隧道穿越软弱土地层时的预支护措施,结合青海东部软弱土层隧道施工的案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了隧道在管棚、小导管预支护及无预支护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变化规律,表明超前小导管注浆可以满足围岩稳定要求,并进一步对小导管在不同管径、环距、管长、开挖步长等支护参数条件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不注浆情况下,单纯增大管长、管径、环距不能起到抑制围岩变形的作用;考虑管体注浆的情况下,随着剩余管长的增加,拱顶沉降值呈减小趋势,但存在某一临界长度,当剩余管长超过这一临界长度后,拱顶位移变化趋于稳定;对于软弱土层中修建隧道开挖进尺宜取1.0 m,环向间距宜取0.3 m,小导管长度宜取4.5 m.本结论可为软弱土层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河南洛南高速公路上台隧道软弱围岩段塌方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中采用长大管棚钻进、超前小导管注浆、CRD法施工等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矿山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当地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深孔注浆及加密超前小导管等措施,控制地表建筑物沉降、以及保证区间隧道施工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深孔注浆技术在广州地铁某区间浅埋暗挖隧道中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郭志强 《科技资讯》2009,(16):119-121
本文介绍了在碳质页岩隧道出现塌方时,通过地表加固和隧道内长大管棚注浆,来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配合,重新开挖隧道塌体,以求对隧道塌方综合治理,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并着重论述了不同岩体条件下的注浆技术及塌方体内大管棚安装技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世荣 《甘肃科技纵横》2013,42(6):92-93,96
公路隧道工程为典型的地下工程,因而有地质情况变化大、场地狭窄、工作面集中、工序复杂、施工及现场工作环境差等特点。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仍以山岭隧道为主,掘进施工大多采用钻爆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注浆小导管、环向注浆小导管、预支超前大管径钢管管棚、锚喷网初期支护的施工方案,可预防塌方险情。  相似文献   

8.
行平义 《科技资讯》2007,(21):58-59
某隧道左右洞出口位于沟两侧,集中浅埋、偏压、软弱围岩等复杂不利条件,施工中结合小导管注浆加固地表、锚喷支护、反压护拱对洞口段进行整体加固,超前大管棚支护、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开挖,安全顺利进洞施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小导管注浆加钢支撑具有稳定隧道围岩、简单便捷,经济实效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文作者结合金川电站省道S211改线公路新扎沟隧道工程实例,主要就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以齐岳山隧道F11断层区域横通道进正洞施工为例,介绍了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阐述了大断层区域内超前帷幕注浆技术的注浆设计、钻探注浆情况分析、注浆效果评定、开挖揭示对比,为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纺二路站~纺织城站区间地铁隧道工程,位于关中盆地中部地裂缝易开裂活跃地段,其地下水丰富,夹有钙质胶结层,因此需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选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全断面注浆止水、CRD法和台阶法开挖的施工方案.注浆过程中调整优化注浆配合比,取得了良好的止水和加固效果,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实现了区间隧道的...  相似文献   

12.
李桂泉 《海峡科学》2013,(10):23-25,27
沿海某高铁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中,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速反馈”的施工原则,采用了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结合帷幕注浆封堵、钢拱架加强支护,在高水压、大水量、岩体极度破碎的条件下,施工安全和质量得以保证.该文对设计参数的选取、注浆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的突破、注浆效果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管棚注浆技术在偏压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管棚注浆技术在偏压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超前预支护技术在通过软弱围岩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隧道超前小导管加钢支撑辅助开挖的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自稳时间较短的砂层、砂卵(砾)石层、小断层带、软弱围岩带、浅埋地段、地下水较多的较弱破碎围岩地段。本文就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中的质量管理和计量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分析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技术在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加固效果,以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技术的某隧道断层破碎带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影像分析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后岩体的破碎程度;通过现场取芯、试验得出加固后岩体的BQ值,并对比勘察阶段的BQ值,以此表征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技术对围岩等级的影响;采用时间-体积法对加固后的渗水量进行测算;利用徕卡TS09plus-2R500设站并观测加固后隧道洞内外位移。基于以上方法和技术对穿越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岩性、渗水量、洞内外沉降监测数据等4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方法,虽然可以在可控范围内穿越断层破碎带,但超前小导管注浆不能改善洞深范围内围岩体的破碎程度,其止水效果较差;初始开挖时引起的变形是穿越隧道断层破碎带的主要形变,应提前完成初期支护。  相似文献   

16.
保障工程质量技术是关键,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以隧道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为主题,依次论述了长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喷射混凝土、构筑钢拱架等的施工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在粉质黏土隧道施工中出现"管难超前"和"浆难严注"的问题,以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穿越粉质黏土地层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系统研究小导管注浆对土体加固特性、支护结构承载力学效应、隧道稳定性等,揭示小导管注浆在粉质黏土隧道中的超前支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小导管注浆在粉质黏土地层中扩散范围小且极不均匀,其土体力学参数不存在质的提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形成有效厚度及强度的纵向加固层(梁)与横向加固圈(拱);超前支护在粉质黏土隧道中不具有约束围岩内部变形和延缓围岩荷载释放程度的时空效应,其对格栅钢架应力的"主动"分担调控作用不明显,二者未形成有效地联合承载支护体系;超前支护存在与否对隧道变形无明显影响,且基本都在15 d内达到稳定,监测范围内变形最大值仅为规范值1/2左右,隧道自身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软弱围岩严重地影响着施工安全和制约着工程进度.本文阐述了飞鸾岭隧道施工中遇到的软弱围岩地段根据新奥法施工原理,采用上半断面分块开挖、超前注浆管棚支护及坍腔处理等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9.
谈红福 《甘肃科技》2014,(7):123-125
宝兰客专西坪隧道进口段为湿陷性黄土浅埋段,隧道下穿新石器时代柴家坪遗址及310国道,地表沉降控制要求极高,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小导管超前注浆预加固,三台阶八步临时仰拱法,此工法能有效将初期支护拱顶沉降及地表沉降控制在最小程度,保证了施工安全及地表设施安全,同时本方法满足了大型机械作业条件,及施工进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某水库灌浆平洞施工遇软弱围岩段塌方冒顶,采用超前小导管结合U形钢支护围岩,通过注浆在平洞开挖轮廓线外形成一个环向的支撑体整体受力,有效地阻止了松散体出现坍塌,为洞身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