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国芳  谢飞跃 《太原科技》2007,165(10):77-78
介绍了太原西山石膏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太原西山一带石膏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沉积环境,就太原西山石膏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述了该矿床的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2.
火电厂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那么该脱硫工艺产生的副产品是石膏。评价石膏品质的好坏主要有三个因素,即石膏纯度、石膏含水率及石膏含氯率。本文就如何降低脱硫石膏含水率提高石膏品质进行分析探讨,使脱硫石膏能够被综合利用。既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又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根据“溶解-再结晶”机理,以陶瓷工业中的废石膏模为原料研制出α-型半水石膏模.讨论了蒸气操作压力和温度、烘干温度等因素对蒸压过程、产物成份和产物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以废石膏模为原料研制成的α-型半水石膏与天然纤维石膏矿石为原料得到的半水石膏性能基本相同,是一种高强度石膏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4.
蔡青  刘星  高慧文 《河南科学》2014,(12):2553-2556
兰坪铅锌矿床是目前我国最大的Pb-Zn矿床,一般认为其成因为热液成矿作用.兰坪盆地自中生代以来,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产,是我国著名的热液成矿带,同时还拥有大型的石膏矿床.以成矿过程中石膏的流体性质为主要研究内容,选择兰坪金顶铅锌矿区的架崖山—北厂矿段为主要样品采集区.以热液矿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石膏的结构和构造.通过矿物学-岩相学研究,观察石膏在不同矿化阶段的这些特征,观察石膏在热液成矿期次中的这些特征;结合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基本查明石膏在各阶段流体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5.
以建筑石膏为原料,采用松香类复合发泡剂发泡制成石膏保温材料。对石膏保温材料的成型工艺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系统研究了各种外加剂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汞压力测孔仪分析了石膏保温材料内部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研究表明,在稳泡剂的辅助上,发泡剂可对石膏浆体起到的引气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盐石膏的理化性质,综述了我国海盐工业废渣盐石膏在水泥、石膏建材等建筑领域以及对盐石膏的深加工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并指出利用盐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盐石膏的理化性质,综述了我国海盐工业废渣盐石膏在水泥、石膏建材等建筑领域以及对盐石膏的深加工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并指出利用盐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磷酸厂的废渣磷石膏为原料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磷石膏炒制、对比研究等实验 ,探讨了其转化为建筑石膏的可能性。并用差热分析、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方法 ,对试验样品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确定了磷石膏的最佳炒制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研究特低渗透储层微构造对油田的实际开发生产具有指导作用。以地质综合研究为基础,对五号桩油田桩74块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微构造模式及开发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桩74断块的微构造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断层上下盘的错动作用扮演主要角色并造成微构造发育的多样性。正向微构造主要是由下降盘对上升盘产生的拖曳和断层面的遮挡共同作用造成的,斜面微构造受断层的影响较小,主要发育在远离主要断层部位;负向微构造主要形成于下降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种微构造顶底组合模式。通过对处于不同微构造模式的生产井进行分析,阐明了不同微构造顶底组合的开发特征。对低渗透条件下微构造中的油气运移和富集机理的分析认为,双凸型、双鼻状凸起型和双斜面型3种顶底组合模式有利于剩余油的富集,可以考虑上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县石膏采空区的特点分析了石膏采空区的稳定性,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治理方法与安全评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体大鼠皮为皮肤模型,自制透皮吸收装置,研究了在欣乐片剂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后,它们对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和厚朴酚透皮吸收的影响。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较高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既开辟了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又为盐碱土改良提供了新方法。该文回顾了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技术的起源及20多年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短期和长期效应、环境安全性及产业化应用实践,针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大面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展望了该项技术研究。为了更好地利用脱硫石膏对我国大面积盐碱土进行高效安全治理,建议降低单位土地面积脱硫石膏施用量、增加长期定位试验点位和制定脱硫石膏农业应用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泥物理性能和泌水性的测定,研究了二水石膏对不同窑型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水石膏对不同窑型水泥的凝结时间的影响类似,对立窑熟料的敏感性要大于回转窑熟料.当二水石膏掺量达到一定量后,石膏的缓凝作用开始表现出来,水泥的凝结时间正常,随着二水石膏掺量的增加,三种水泥泌水性呈增大趋势.石膏掺入量在3%~4%可以获得较高的3天和28天抗压强度,在合适的二水石膏掺入量下,混合水泥的泌水性和抗压强度均明显高于加权值,略低于回转窑水泥.  相似文献   

14.
烟气脱硫石膏的基本性能分析及应用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烟气脱硫石膏的试验研究结果和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国家有关政策,分析烟气脱硫石膏的基本性能,阐述烟气脱硫石膏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今后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5.
常压盐溶液法转化脱硫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的相变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压复合盐溶液水热法对钙基湿法烟气脱硫(FGD)工艺的副产品FGD石膏进行转化,以制备α-半水石膏。利用DSC/TG综合热分析、SEM和化学分析对转化后的石膏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GD石膏转化为α-半水石膏的过程遵循溶解-重结晶机理。在重结晶诱导期内,FGD石膏首先在热盐溶液中溶解,形成硫酸钙过饱和溶液,在一定的过饱和度区域内,α-半水石膏雏晶直接从溶液中析出,发生石膏晶体亚微观结构上的改变。随后石膏雏晶继续生长,形成了均匀粗大的棱柱状α-半水石膏晶体,实现结晶物质在各个晶体上的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16.
花椒挥发油作为天然经皮促透剂的细胞毒性及促透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创新要点:研究方法:重要结论:研究花椒挥发油作为天然经皮促透剂的促透活性及其促透机制,同时评价其皮肤细胞毒性。首次评价了花椒挥发油的皮肤细胞毒性、经皮促透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利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真皮成纤维细胞(CCC-ESF-1)评价花椒挥发油的细胞毒性;采用亲水性及亲脂性模型药测定挥发油促透活性的基础上研宄其促透作用机制。花椒挥发油具有良好促透活性并具有较低皮肤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7.
耐水复合石膏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介绍了以β半水石膏为主要成分,通过添加部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几种化学材料研制耐水复合石膏的过程,并对产品性能进行了数据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预测四川盆地覆盖区的中下寒武统优质膏质岩盖层的分布,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通过石膏露头细测、野外剖面实测与钻录井分析的方法,发现四川盆地南部的雷波县沙坪子西王庙组(-C2x)、火草坪龙王庙组(-C1l)2个中下寒武统石膏露头点,膏质岩层出露6层,厚度21.5m。描述了甘洛县黑马中寒武统大鼻山组(-C2d)石膏露头共5层,厚度18.5m。同时,窝深1井也揭示中下寒武统膏质岩层,在抓抓岩与乐山范店实测剖面上发现了可与石膏露头、钻井类比的膏溶角砾岩。研究表明,雷波-甘洛石膏露头区发育内缓坡相、蒸发岩台地(或塞卜哈)、局限台地相潮间坪亚相与潟湖亚相的石膏岩与膏溶角砾岩沉积,它们与泥晶白云岩或红色泥岩共生;蒸发岩台地堆积紫红色泥质岩与透镜状、结核状、角砾状构造的灰色泥晶含石膏质白云岩;局限台地相发育潮间坪亚相韵律条带、波状构造的石膏质白云岩、含白云质石膏岩与膏溶角砾岩,以及盐湖或潟湖亚相块状纯石膏岩与韵律条带构造的含白云质石膏岩。这些膏质岩的确认与相分析表明四川盆地南部发育一条长60~70km膏质岩带,它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脱硫石膏粉煤灰化学成分、杂质、颗粒特征和激发剂等对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激发剂是影响脱硫石膏、粉煤灰胶结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这为脱硫石膏、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经实际应用表明 ,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能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20.
柠檬石膏是生产柠檬石膏酸的副产品,用脱水和烘干制造半水石膏,以提高柠檬石膏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