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济南市城市绿化树种中美国白蛾寄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美国白蛾在济南市的寄主植物调查,发现美国白蛾对19科31属41种济南市城市绿化植物造成危害,其中对9科11属15种植物危害严重。提出济南市绿化树种规划建议:济南市城市行道树种应选择美国白蛾不敏感的树种,同时增加行道树种的多样性;并针对济南市城市绿化带的特点,提出采用不同的方法综合防治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取食金叶榆及家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叶榆、家榆为寄主植物,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比较喜欢取食家榆。美国白蛾1代幼虫取食金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15.0%,取食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36.7%,第2代幼虫取食金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82.7%,取食家榆叶片的存活率为84.3%;美国白蛾取食金叶榆叶片从初孵第2代幼虫到蛹...  相似文献   

3.
基于济南市因美国白蛾入侵造成的非经济损失案例研究,评估 2008 年美国白蛾对济南市造成的环境功能方面的损失,合计为 14 845. 93 万元,平均为 1. 237 万元/hm2。环境功能损失只是非经济损失的一个方面,由此说明美国白蛾造成的潜在的非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李志军 《科技信息》2008,(7):176-176
美国白蛾(Hyphamria cunea Drury)系典型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在世界各地对不同的寄主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美国白蛾于1982年传入山东省威海市后,开始在山东省内蔓延,对造林绿化、水果生产、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系统研究了美国白蛾成虫的行为节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时间主要在19:00-20:00,羽化后于次日凌晨3:00-4:00开始交尾,17:00-20:00交尾结束。美国白蛾在交尾结束后当晚或次日进行产卵,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21:00至次日凌晨1:00时段内。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夏秋之际,一种举世瞩目的危险性害虫——美国白蛾由海外传入我国丹东一带的八个县市.目前仍在蔓延,扩大.为了防止我国美好的大自然被这种凶神侵袭,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及时摄制了彩色科教片《美国白蛾》.影片对美国白蛾的产地,危害及传播作了详细的介绍.美国白蛾产生在北美洲和墨西哥一带.四十年代传到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日本;五十年代传到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网幕毛虫,隶属于鳞翅目灯蛾科,原产于北美洲,是臭名远扬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是阔叶树,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和农田防护林等易造成严重的危害.我国于1979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美国白蛾,1985年西安市有所报道,1999年以来,唐山市及周边地区都有此虫危害,近几年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园林树木上也有发现.目前,美国白蛾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相似文献   

7.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从1979年入侵以来,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生物杀虫剂能有效控制寄主美国白蛾种群的数量,在生物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害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侵染特点、致病性、流行病毒学、基因组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申正丽  郑晔  王善锋  刘守运 《科技信息》2010,(25):I0406-I0406,I0405
近年来,美国白蛾相继在山东黄河蔓延并形成危害,白蛾由于繁殖量大、食性杂、食量大,对工程范围内的树株、蔬菜等农林作物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有效防治,势必迅速扩散蔓延,对疫情单位的经济和养护成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对防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达到有效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原理,对当前气候环境以及21世纪50年代的美国白蛾在中国的空间分布、环境因子重要性、发生面积及迁移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为美国白蛾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获取2011—2017年美国白蛾发生的县市级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中随机点生成工具生成未发生点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原理,选择19个气候因子以及海拔、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率、有效光合辐射等5个环境因子,通过ArcGIS中的提取值工具提取发生点和未发生点的24个环境变量的值,将海拔、坡度、坡向进行离散化。使用R语言模拟2011—2030年美国白蛾的潜在生境分布模型,以ROC曲线验证模型的精度;利用构建好的模型分析环境因子重要性并排序,预测在2050s(2041—2060年)时期两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下全中国范围内美国白蛾的潜在生境分布。【结果】ROC曲线分析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美国白蛾潜生境分布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分别为0.997和0.963,模型精度较高;当前时期下美国白蛾潜在生境(适生区)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74%,其中低适生区、中适生区、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占适生区总面积的41.47%、20.85%、18.90%和18.78%,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东南部、中南地区北部、华东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南部。对美国白蛾潜在生境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依次是:海拔、植被覆盖率、最湿季平均气温、最暖季平均气温。在2050 s时期RCP2.6气候情景下,美国白蛾适生区总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38%,其中低适生区、中适生区、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占适生区总面积的51.87%、20.37%、16.49%和12.27%;在RCP4.5气候情景下,美国白蛾适生区总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9.06%,其中低适生区、中适生区、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占适生区总面积的51.14%、15.11%、20.36%和13.39%;2050s时期美国白蛾潜在生境质心平均向北迁移93.65 km,新增适生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四川省、湖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东部、台湾岛等地区。【结论】美国白蛾适宜生活在海拔较低、夏季高温多雨、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的地区。随着气候变化,美国白蛾潜在生境整体向中国北部和内陆湿度较高地区偏移,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发生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苏云金杆菌(Bt)与灭幼脲混剂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毒杀效果,笔者对美国白蛾4龄幼虫围食膜被破坏的状况进行了研究。经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美国白蛾4龄幼虫围食膜表面平整光滑,有较明显的多层结构。经Bt+灭幼脲混剂对美国白蛾4龄幼虫处理120 h后, 围食膜上出现较多的白色和黑色斑点状孔洞,并扩大为斑块状孔洞,形成了薄而易脆、易断或溃烂、无弹性的围食膜碎片,并致围食膜被破坏和幼虫死亡。试验证明,Bt+灭幼脲混剂对白蛾4龄幼虫围食膜的破坏最快,Bt和灭幼脲单剂次之。同时,经Bt+灭幼脲混剂及其单剂对美国白蛾4龄幼虫的林间LT50、LT100值和飞防毒杀速率测定发现,Bt+灭幼脲混剂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致死率均高于其单剂,毒杀速率快于单剂。因此,Bt+灭幼脲混剂处理可较快地破坏白蛾4龄幼虫围食膜,其毒杀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温敏 《天津科技》2023,(4):112-114
美国白蛾是源发于北美洲的一种外来入侵种,具有“趋光”“趋味”“喜食”3个特性,对气味较为敏感,特别是对腥、香、臭味最敏感,一般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厕所、畜舍、臭水坑等周围树木极易发生疫情,为此分析了不同植物挥发物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增效效果、不同波段LED灯对美国白蛾的诱捕效果和美国白蛾的昼夜活动特点。实验结果表明:(1) 6-甲基-5-庚烯-2-酮和β-罗勒烯以7∶3的比例混合后可以显著增加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诱捕效果,相对诱捕率达28.33%;(2)LED灯355~360 nm波段的相对诱捕率为60.33%,是所有实验波段中诱捕效果最好的;(3)美国白蛾具有明显的昼伏夜出特点,主要活动时间为02:00—04:00,该时间段的相对诱捕率为28.02%。  相似文献   

12.
王善锋  郑晔  刘守运  申正丽 《科技信息》2010,(27):I0376-I0376,I0378
近年来,美国白蛾相继在山东蔓延并形成危害,如不及时科学防控,疫情将迅速扩散蔓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在美国白蛾的防控中,掌握了它的特性,防控的基本方法,以期达到科学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美国白蛾调查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7年美国白蛾首次入侵济南市,对城市景观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调查美国白蛾在济南市的寄主植物、危害程度及发生规律,提出加强检疫和虫情预测预报,以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美国白蛾在秦皇岛市的生活史、生活习惯、各龄期幼虫的特性、卵的发育速度、各龄期幼虫的耐饥力等生物学特性和寄生性天敌的种类 ,以及美国白蛾蛹重与携卵量的关系 ,并建立了蛹重与携卵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分子嗅觉机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能够与美国白蛾取食后的泡桐叶片的互利素成分正十三烷、十四烷结合的气味结合蛋白OBPs(OBP19和OBP23),研究此类互利素进入白蛾周氏啮小蜂后的嗅觉通路.通过Swiss-Model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CcOBP1~CcOBP25进行同源建模,获得蛋...  相似文献   

16.
龚庆华  翁常生  刘林  孙国山 《科技信息》2011,(23):391-391,426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具有致病性强,传播速度快、除治难度大、跳跃式发生等特点,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被国家列为头号检疫对象。对我国生态区域构成了严重威胁,防控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效果,选用11株不同寄主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研究其在室内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致病力,筛选出高效致病菌株后,进一步测定其毒力,并且在田间条件下测定高效致病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个白僵菌菌株Bb10331、Bb7725、Bb7716和Bb87303对美国白蛾有较强的毒力,120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其中Bb7725的防治效果最好.4个菌株孢子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3.28×106~6.42×106m L-1,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71.13~94.39 h.田间实验结果表明,孢子浓度为1×108 m L-1的白僵菌在施药7 d后防除效果较好,为74.40%~87.29%.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聊城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和第一代蛹进行死亡率、寄生率、性别比例的调查统计,研究了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的发生危害程度与不同时期蛹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越冬蛹的死亡率比2010年上升27.1%、寄生率上升6%,雌雄性别比例由1.22下降至0.89,主要的寄生性昆虫天敌有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Viereck)及两种未鉴定的昆虫,分别隶属于姬小蜂科和蝇科,并以舞毒蛾黑瘤姬蜂为优势种;2011年第一代蛹死亡率较越冬代低41%,未发现寄生天敌.分析认为美国白蛾有逐步被本地生态系统同化现象,可能与天敌数量种类增多、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新型的可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浸卵法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5种溶剂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卵的毒杀作用效果,采用微量点滴法研究其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触杀活性,采用夹毒叶碟法研究其对幼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表明,这5种溶剂提取物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胃毒作用效果不明显.在杀卵试验中,甲醇提取物的杀卵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杀卵率高达92.00%.在触杀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触杀效果最佳,浓度为200.00g.L-1时,48h的校正死亡率为58.33%.在胃毒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胃毒效果最佳,但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48h校正死亡率也仅为23.33%.  相似文献   

20.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危害损失和防除危害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最好的农药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除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