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19):106-106
 2015 年,英国皇家学会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迎来了创刊350 周年。该期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学术期刊,开创性地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能够沟通他们的想法,最为重要的是将科学家的工作交付与同行进行评估。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所建立的学术传播4 步流程--注册、审议、传播、存档,至今仍为近30000 份科技期刊所采用。然而,互联网的兴起使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学术出版模式发生了变化。2015 年4 月和5月,英国皇家学会举办了一系列有关学术传播中处于发展和尚存争议领域的讨论会,探讨未来技术的影响、科学的文化及科学工作者应如何从事学术科学传播。  相似文献   

2.
一、传播是科学通向大众的河道清泉出雪山,过崇山峻岭,穿深谷高崖,东行千里,供舟楫之利,成鱼米之乡。其永不枯竭的源泉,畅流众河,惠及众生。科学亦然。人类的科学活动有如滔滔江河。探索是科学的源泉,传播则是科学通向大众的河道。一般说来,科学上的发现和发明属于少数人,常常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在鲜为人知的环境下完成的。其中,有的可能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莱特兄弟第一次成功的驾机飞行,以及巴丁等三位美国科学家发明的晶体管。通过媒体传播,迅速引起社会关注,直接推动了大规模的后续研究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丰富了先进文化的宝库,给人类带来了切身利益。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科学思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智慧结晶。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的时代。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许多科学研  相似文献   

4.
德国著名学者赖欣马巴哈(HansReichenbach)曾经说过 ,反对科学哲学的可能原因之一 ,是认为科学哲学家不了解人生的感情方面 ,逻辑分析剥夺了哲学的感情要素。其实 ,“科学哲学家并不想缩小感情的价值……他的生活可能像任何文学家一样地富于热情和感动 ,但他拒绝把感情和认识混淆起来 ,而喜欢呼吸逻辑的领悟和深思的纯洁空气。”赖欣巴哈的观点是不无道理的。我们拟从感情中的科学美感层面出发 ,结合若干科学史实 ,对此略作分析。一、科学思维并不排斥科学美感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S.Ch…  相似文献   

5.
6.
正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客观的实验、试验及理性的分析、归纳,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或反复的实践检验,揭示、发现及积累、运用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理性客观、可证伪、普遍必然性等特性,已成为一种日益强盛的  相似文献   

7.
古云“富不过三代”——这是抗拒改变的结果 一个企业最大的敌人,就是抗拒改变 昨天的能力不能应付明天的挑战 成功的企业需要不断重新定位,跨步向前 杜邦20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科技智囊》2003,(11):216-217
  相似文献   

9.
正冠以"首届",冠以"未来科学",冠以"大奖",备受注目,自是情理之中。9月19日,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其中"生命科学奖"由被誉为无创DNA产前检测的奠基人的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摘得,"物质科学奖"由打破了欧姆定律"魔咒"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单层铁硒超导等新奇量子效应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获得。奖项颁出后,人们的目光都为100万美元的  相似文献   

10.
李婧 《天津科技》2006,33(4):47-48
从科学传播的内涵入手,探讨了科学传播发生的条件、目标、内容与机制等相关规律性问题,指出科学传播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根据综合分析提出了对现代科学传播的定义和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1.
 回首350年,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直至今天的信息时代,在人类发展的每个方面,科学无不举足轻重,而皇家学会无不引领科学前沿.值此皇家学会350年华诞之2010年,学会首先开通"拓荒"网站(trailblazing.royalsociety.org),通过回顾过去3个半世纪科学成就和文明快速发展的历程,拉开了纪念活动的序幕.临近岁末,我们展望未来,这个世界变化的脚步依然迅捷!  相似文献   

12.
智能技术创造未来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高技术核心的智能技术(如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其关键是人工智能。它们的相互作用会引发智能"核爆炸",把人工智力和人类智力的潜能爆发出来,导致智能革命;也会奇迹般地创造出一个智能社会。因此,工业社会之后不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无非是由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科学家在创造过程中灵感的出现 ,与其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活跃的思想、勇于探索的精神、卓越的想象力、敏锐的识别判断能力和超前的创造力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科学家在创造过程中灵感的出现,与其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活跃的思想、勇于探索的精神、卓越的想象力、敏锐的识别判断能力和超前的创造力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一个人总有自己的个性,一个科学家(尤其是伟大的科学家)也会有自己的科学创造个性。而且,这种科学创造个性在科学家工作中的作用,并不亚于艺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在其艺术创造中艺术个性所起的作用。关于科学创造个性的内涵,也许借用杨振宁教授关于taste(品味、爱好、兴趣、鉴赏力)和style(风格、风采)的概念来概括最恰当不过了。在杨振宁看来,一个人在刚接触到物理学的时候,他所接触的方向及思考的方法,与他自己过去的训练和他  相似文献   

16.
沈阳科奇电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输变电领域中的智能型变压器、变压器开关、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发及制造,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生产变压器组件的专业厂家和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创建以来,始终坚持"瞄准前沿,稳健求实"的科学精神,致力于变压器组件的设计、研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刚刚过去,我谨代表《科技导报》衷心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一年来对我们的支持、鼓励、帮助和理解。2016年,《科技导报》的出版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每期都有前沿科技专题的内容,文章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例如“蓬勃发展的中国计算机事业”、“核安全”、“新能源汽车”等高质量专题。  相似文献   

18.
“未来无法预测”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在科学基础上预测未来是常见的事,并不奇怪。典型例子如天气预报。而对地震的研究导致了地震学科的建立。客观世界遵循自然规律,但又是无规、随机、非线性和有突变的,因而预测未来既可能又很难成功。不能用因果性要求批评量子物理实验;可以用因果性对待经典物理实验,但不应死守“因先于果”的时序限制。因果律的精髓应是“在任何情况下果都不能影响因”。在Maxwell—d’Alembert方程求解过程中,完整的数学分析结果是有一个滞后解和一个超前解。过去的习惯作法是抛弃超前解而只留下滞后解,虽然从逻辑上的因果性出发而这样做并不合理,能被人们接受的理由只是“滞后解才与实验情况相符合”。现在已出现了众多的负波速实验,证明了超前渡存在,并且在实验中“果超前于因”。这些实验体现了“进入未来”的意蕴,或许可以看成是“时间机器”设想的某种体现。一般认为经过时空隧道可作时间旅行;也可利用量子力学现象,例如纠缠态和后选择。量子隐形传态传送的是量子态而非实体物质,从逻辑上讲量子后选择传态与时间旅行是一致的。因此旅行者实际上未动,而传送的是描写旅行者的全部信息。很明显,在量子理论中时间旅行是可能的。量子力学是未来学发展的动力。……然而未知事物大量存在,要承认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对未来学的研究面临巨大困难,道路是漫长的。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皇家学会近日发表了题为《知识、网络与国家:21世纪的全球科研合作》的报告,对2011年全球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解读.报告称,2011年的科学正在日益全球化,科学走进越来越多的地方,科学正在解决诸多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科学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企业、慈善家和慈善机构的支持.在一些国家里,科学投资和科学生产力超出平均发展水平,中国的迅速崛起尤为显著,印度、巴西等国家也在迅速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0.
2000年8月6~17日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主题是:第三个千年的挑战:地质和可持续发展。而于2003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第四纪大会的主题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