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提出了我省大力发展新型建材的若干建议。其中包括:生产快建砖,推广水泥窑添加晶种煅烧节能新技术,发展特种水泥、石膏建材、新型建筑板材、塑料门窗及玻璃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2.
着重阐述了可控注浆浆液的现状、可控水泥浆液护壁堵漏机理与适用条件,得出了SS-1型可控水泥浆液的组份构成,进行了SS-1型可控水泥浆液的性能分析.SS-1型可控水泥浆液是一种适合于钻孔注浆、大坝注浆、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注浆等工程的浆液,它价格低廉,配制方便,性能可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工程测量学领域通用和专用仪器的发展;扼要地叙述了大型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结合科研和开发实践.简介了地面控制与施工测量工程内外业数据处理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科傻系统。最后展望了21世纪工程测量学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土木工程灌浆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在许多大型工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建筑材料。文章总结了灌浆材料的种类、性能、灌浆的方法和施工的技术要求等,分析其已有的技术特点,提出水泥基复合灌浆材料是今后灌浆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是原国家建材局直属的重点科研院所和甲级设计单位,具有50年的历史,是中国勘察设计院所50强之一,1999年7月改制后进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具有国家部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甲级)、出口工程设计许可证、工程总承包资格证书(甲级)和工程造价咨询资质证书(乙级).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拥有一支200余人的专业工种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队伍.以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消化引进技术为坚实后盾,该院在水泥厂设计和技术改造中求实创新,精益求精,先后承接和完成了400多个国内外日产300~6000吨水泥熟料的新建、扩建和老厂技术改造项目,内容涉及窑外分解、五级预热器、立筒预热器、湿法、湿改干、余热发电、特种水泥、机立窑等生产工艺,为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尹敏  边陇菊  申祥国 《科技信息》2011,(17):I0324-I0324,I0351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耐久性,工作性以及体积稳定性、变形、耐磨、疲劳等性能要求日益受到重视,适用于不同工程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要求也不相同,本文从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其组分中超细矿粉、水泥、粗细骨料以及高效减水剂的配制对性能影响的基本原理探讨高性能混凝土研制的基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超早强水泥是国内外近年来广为重视的新型特种水泥。它具有快凝、快硬早期强度高,以及不收缩和微膨胀等特点,主要用于紧急抢修、堵漏、冬季施工、矿井锚喷支护等,是一种有特殊功用的新品种水泥。温州地区工科所和瑞安钢铁水泥厂,从一九七八年起,承担了矾浆制超早强水泥这个重点科研项目。他们利用矾浆代替铝矾  相似文献   

8.
根据混凝土道桥修补工程的需要,开发了道桥快速修补商品混凝土制备技术,提出了该特种混凝土在拌制、运输及浇筑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实现了水泥基快凝快硬类混凝土由现场搅拌到商品供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交设计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混凝土工程中,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用传统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已不能满足部分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水泥、砂子、石子、水等基本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不同品种和数量的外加剂或外掺料,以满足不同工程对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处理边坡和软土地基问题时,常常采用单向水泥搅拌桩技术。而近年来在单向水泥搅拌桩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一种性能更佳、更利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双向水泥搅拌桩。本文首先比较了单向水泥搅拌桩与双向水泥搅拌桩的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同时,最后得出结论:在设计参数相同和工程地质条件相同的基础下,双向搅拌桩技术有很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节约成本、节省施工时间、质量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路面施工机械出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阐述了近期我国公路建设的情况及对路面机械的基本要求,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整平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和人性化、智能化和适应面广的结构特点.现场使用表明:该机性能先进,操作方便、激振压实效果好、路面质量优良,可满足各类水泥路面的摊铺整平施工,特别适用于县乡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费豪文 《科技资讯》2011,(29):139-139
水泥作为建筑工程中比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海港工程、交通工程、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国防建设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水泥作为现阶段建筑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其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水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为我国水泥生产的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翟晓莉 《科技资讯》2014,(12):35-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量和轴载迅猛增加,汽车数量、车速不断提高,大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在超负荷的使用致使路面出现不同的损坏,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性能和使用功能。为了适应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需求,原来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着修复和进一步的改造工作。目前采用的修复措施主要有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破碎处理。三种方法中由于沥青加铺层能有效的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  相似文献   

14.
颗粒组成和分布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粉煤灰资源大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低,在水泥中粉煤灰的掺加量低于40%。研究粉煤灰掺加量大于50%的粉煤灰水泥技术已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密切关注。将粉煤灰直接大量掺入水泥会导致水泥早期强度的降低和凝结时间的延长。本文研究的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在水泥原材料中加入3%的晶核素,通过晶核诱导作用,使粉煤灰中的硅、铝氧化物迅速生长成稳定的水化矿物相,提高了粉煤灰水泥的早期强度,解决了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低的问题。粉煤灰的掺加量为50%和60%时,大掺量粉煤灰水泥达到了GB175-2007通用水泥标准的32.5#粉煤灰水泥性能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粉磨时间和粉煤灰掺加量,得到若干组不同的粉煤灰水泥试样,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了颗粒组成及分布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颗粒级配和水泥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改变粉煤灰水泥的颗粒级配及组成来达到改善水泥性能的目的。结果表明:对同一配比的粉煤灰水泥,当粉磨时间改变后,影响水泥强度性能的颗粒区间会发生变化;不同配比的粉煤灰水泥,当粉磨时间不同时,其有效作用区间颗粒也有较大的差别,对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起作用的区间颗粒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钢渣作为集料对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在研究了钢渣集料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特性的基础上,从有限元分析角度上提出了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工程应用中几种典型的结构形式.最后结合上海世博园区广场、停车场和上海残奥训练中心轻型车道工程建设两个成功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钢渣集料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工科院校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寻求适合高校特种加工实验课程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我国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特种加工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本校工程训练中心的特色,提出了应建立分层递进式的特种加工实验双语教学的培养体系。健全实验双语教学的教学大纲和课件建设机制,建立特种加工实验双语教学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多元评价及反馈体系。研究内容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科院校特种加工实验双语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的作用机理、性能、应用技术标准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单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中石灰石粉的作用机理、时变行为和性能调控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耀华  胡来安 《科技信息》2007,(24):115-115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道路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性和耐久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被广泛的用在了城市道路、工厂道路、机场道路、国道及农村道路上来,水泥混凝土道路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能好,适用重载、高速、大交通量要求的特点,但是随着道路交通量的不断增长、车辆承载量的不断提高和轴载的明显增大,水泥混凝土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一些病害也不断的发生,结合本人所在的地区实际情况,针对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常见病害及维修方法,发表一下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民用机场水泥道面管理系统智能化辅助决策的要求,基于我国26个民用机场水泥道面的356组历史维护决策数据,分析了道面性能属性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了道面状况指数(PCI)、道面等级号(PCN)、板底脱空率和平整度4种道面性能属性评价指标;考虑道面管理者主观需求,提出了可用资金、许用延误、期望效益和工程安全4种管理需求属性,并给出了属性等级及建议划分标准;归纳了8类常用民用机场水泥道面维护措施.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中的C5.0决策树算法训练了决策树,从而建立了民用机场水泥道面维护辅助决策模型,并开展了评价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决策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应用案例表明,模型决策结果较为合理,工程应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郑作炳 《广东科技》2012,21(13):122+121-122,121
水闸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是施工的重点、难点。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对软土的加固,尤其在水利工程的处理中效果极为显著。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适用环境,工作原理,搅拌桩的设计、施工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展现了水泥搅拌桩在软基加固处理中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