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书"是<杭州白话报>上兴起的一种采用白话语改写其他书籍的报刊文体.它利用传统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鼓吹维新,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宣传工具.它接近小说,但又不是小说,伴随着小说界革命发展起落,它的最终消亡预示着梁启超倡导小说政治化的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2.
白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取得最为辉煌成就的阶段。白话小说的演变轨迹以及白话小说在文体与观念上的追求与突破,无不处处显示白话小说所走的通俗化之路是它成功的关键所在。语言载体由文言转向白话,是小说走向通俗的决定因素,而题材内容、叙事体制的改变以及娱乐、消费的价值定位都是通俗化的具体表现。某种意义上,通俗化成为小说文体的一种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3.
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巧妙的结构设置是其小说情节得以存在的基本前提。为探究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从巧合、误会、悬念、埋伏照应、"结构核"等结构手法入手,分析了李渔曲折离奇故事情节的构建方法,进而使读者更好地探讨和把握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4.
清代晚期的《品花宝鉴》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全面形象地反映梨园辛酸的白话小说。鲁迅认为它是狭邪小说的始作俑者,并指出其"自谓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正"这一鲜明的对比。从美丑对比、雅俗对比、善恶对比、真假对比四个方面对这一艺术手法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5.
《型世言》是明代一部重要的短篇白话小说,它的语言自然清新,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比较浓厚,历来有不少前贤时人对其词汇进行研究,这里选取未被论及的"雪诗儿"、"咱伊"、"白老鼠"、"锅边秀"等几个词语进行解析,并同时补充《汉语大词典》的书证。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一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一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一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吴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将古代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本文从此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丰富内涵入手,探寻小学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教学策略,以挖掘它特有的价值,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一、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要素古典白话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典范,在叙述方式和情节结构上特点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小说的文体要素。1.比较阅读,感受“一波三折”教师可将原文改写成平铺直叙的短文,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白话小说在其崛起过程中,《太平广记》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说话”行业教育的“教科书”,《太平广记》不仅成为宋元话本最重要的故事来源,为宋元话本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还对白话小说观念的形成与白话小说的分类产生了有益的帮助,从而多方面、深层次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清末南方白话报刊小说,大体以开民智、振民气为旨归.,带有鲜明的政治启蒙色彩,与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形成了呼应之势.以白话道人、胡适、黑心等为代表的白话报刊小说作家的积极探索精神,使得此期的部分短篇小说体现出某种先锋意味,在小说创作观念、小说体式乃至主题模式等方面,对五四之后的现代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歧路灯》是真正的文人独立创作的、以家庭为中心描摹世态的杰出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这一写实主义传统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水浒传》《金瓶梅》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又是与《红楼梦》在几乎相同的历史条件下,由具有不同世界观、艺术观的作家的不同创作实践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在有关中国古代小说的论述中,对通俗小说,白话小说的界定与类划出现了许多不够统一的称谓.文章试对两者之间的内涵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通俗不等于白话,文言也未必不通俗;通俗是小说的天然品质.  相似文献   

12.
对清代白话公案小说中的超人力因索,不能简单地说成是“迷信”、“糟粕”,而应看到作品运媚超人力因素的写实价值。清代白话公案小说所反映的鬼神世界是现实社会的折射,在公案小说中表现鬼神因素,满足了大众的社会需要。作者(说书人)以鬼神世界来拟写人世,从而突出清代白话公案小说这一题材的独特的社会写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通常对于《狂人日记》的解读都是侧重它的思想内涵及白话文文体。本文试图从叙述视角与叙事的时空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以求在已有解读上加深对小说《狂人日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 ,理学衰微、心学繁盛的社会思潮以及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的社会现实 ,对这一时期的白话小说《八段锦》的创作和流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八段锦》选编了八个通俗的市民故事 ,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社会面貌 ,其中陈腐的说教与新思想并存。我们在批判它的糟粕之时 ,也应该积极肯定它所蕴藏着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5.
鲁迅首开中国现代白话小说之先河 ,并在其白话小说创作的叙述方式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使其小说具有某些散文化的特色。具体表现在 :在叙述角度方面 ,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在情节展示中 ,注重以典型场面和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 ;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结合并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自宋之后,就有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因文言小说诞生与发展在先,故白话小说多受其影响。本文尝试以冯梦龙“三言”中的两篇代表作《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来探究“三言”对同题材文言旧本的借鉴与改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至宋元,出现了重要的转折,即以文言小说为主转变为以白话小说为主。这一转折对小说在明清时期达到全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根本上讲,促成这一转折的原因乃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标志着这一转折期的作品是宋元话本小说,它的产生、发展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它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技巧无不带有市民文化的印记。因此,研究宋元话本与城市经济、市民文化的关系,对于深入掌握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子·杂篇·外物》提到的"小说"并非偶尔使用的一个词,而是指不合于道家思想即不能"大达"至道的其他诸子学说。"小说"不仅指一种言论方式,也同时指一种文体形式,它属于先秦诸子说体文的范畴。而说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产物,且其本身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汉书·艺文志》正是沿袭了庄子的"小说"观念,将小说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著录于《诸子略》,完全符合先秦两汉的学术生态和分类习惯。而所谓"小说家出于稗官"云云,更是点明了小说与政教的关系。这种从政教学术的角度来认识小说价值,从杂说短记的形式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是中国古代传统子部小说的基本观念。因此,庄子所云"小说"决非"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实具有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创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浩瀚的文学的海洋里,描写妓女追求幸福和自由的作品很多。小仲马的《茶花女》是名噪世界的佳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博得众多的读者。而产生于我国明代的白话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足以与之媲美的。如果说玛格丽特纯真的感情。高尚的品德深深地感染着读者,那么,杜十娘则以一个为自己和幸福而斗争的女侠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对"三增九虚"的批判是《论衡》一书的重要内容,也是王充"疾虚妄"的直接对象。在批判虚妄推翻一个现存世界的同时,王充也构建着他的世界。"破""立"之间,对以虚幻为显著特色的奇幻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疾虚妄"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玄幻小说发展的枷锁,而其理性精神为奇幻小说增添了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