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东南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rc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闽东南区域土壤砷、镉、铜、汞、铅、锌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同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内罗梅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区域土壤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铜、铅元素块金效应介于25%~75%之间,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因素与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砷、镉、汞、锌元素的块金效应均大于75%,其空间变异主要是人为等随机因素引起.以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为参考,汞、铜、镉元素超标率分别为8.2%、4.19%、3.16%,为主要污染物,而砷、铅、锌的超标率均低于1%,单项污染程度依次为:汞>铜>镉>砷>锌>铅;土壤中属于清洁与尚清洁的点位占该区域的91.36%,轻度污染的占8.11%,中度污染的占0.53%,没有出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山村地区实地采集的133个土壤样品检测,分析了该区域森林土、耕作土和茶园土中硒及与其它7种元素含量变化和不同用地类型硒与其它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为0.502±0.033mg·kg~(-1),属于富硒土壤;土壤铜、锌、铅、镍、铬、汞和砷7种元素含量平均值均小于国家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远小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土壤有效态硒含量平均值为0.149±0.011mg·kg~(-1),有效度为29.6%,与全硒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茶园土有效态硒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耕作土有效态硒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森林土全硒、有效态硒与镍、铅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锌、砷呈显著正相关(P0.05);耕作土有效态硒,与镍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汞呈显著正相关(P0.05);茶园土全硒、有效态硒,与锌、砷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提供了大山村地区土壤环境pH值、有机质、全硒和有效态硒及铜、锌、铅、镍、铬、汞和砷7种元素背景值资料,可为该区土壤风险管控和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是味鲜、低热量、高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健康食品,野生食用菌更是食物中的珍品。环境镉、铅、汞、砷污染日益严重,通过食物链并经口摄食是人体对环境中有害污染物最主要的暴露途径,所以食品中污染的镉、铅、汞、砷被认为是典型有毒元素。与维管植物相比,大型真菌对生长环境中的金属和类金属等矿质元素具有更强的吸收和富集性能,包括镉、铅、汞、砷。对食用菌中镉、铅、汞、砷的含量水平,在菌体中各部位的分布及其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特别关注了野生食用蘑菇中镉、铅、汞、砷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改善生产环境、改革栽培技术等,市售人工栽培食用菌在镉、铅、汞、砷的污染问题上有所控制,按照相关标准抽检合格率较高,基本能够保证质量安全。但是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生长环境复杂,生长过程可控性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和食用安全风险评价,开发野生食用菌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物镉、汞、铬、砷、铅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源、迁移及转化过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提出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保定市县区市场肉、蛋、面粉制品及蔬菜、食用菌和海蜇等食品中铅、镉、汞、铝的污染现状;方法:按照河北省卫生厅食品污染物监测计划要求,2009年选取县区的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为采样点,对所采170份样品,分别进行了铅、镉、汞、铝的定量检测;结果:蔬菜、皮蛋、猪肝、猪肾、鲜食用菌中铅的检出区间为0.0041~1.7mg/kg,阳性率为70%,镉检出区间为0.001~0.25mg/kg,阳性率为71%,汞的检出区间为0.00028~0.011mg/kg,阳性率为43%,检测海蛰、馒头、油条、面包、威化饼干、自发酵粉、膨化食品等7类食品中铝80份,铝的检出区间为2.5~1100mg/kg,阳性率为55%,23份超标,超标率为29%;结论:食品污染物铅、镉、汞、铝的对饮食安全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连云港市水稻产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环境条件,依据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镉、汞、砷、铅、铬、铜质量分数都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限值,但是东海县和灌云县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镉、铅单项污染指数接近1;灌南县、赣榆区、市辖区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铅在0.7~1之间;赣榆区、市辖区个别采样点重金属铜单项污染指数在0.7~1之间.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连云港市水稻产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均为清洁,宜将镉、铅、铜作为日常土壤污染物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该文选取了水稻耕作区、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场周边三类场地,对不同类型场地土壤中的镉、汞、砷、铅、铜和锌这六种无机污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稻耕作区、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场周边三类场地土壤的大部分点位处于清洁或尚清洁状态,处于轻度污染至重污染的点位数量比例分别为23.76%、27.34%和8.89%。水稻耕作区和蔬菜基地的污染程度大于畜禽养殖场周边,农田土壤中的镉、汞污染较为突出,蔬菜基地土壤中铜元素的污染程度大于另外两种场地,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中超标率最高的污染物为铜,超标率为10.37%。  相似文献   

8.
通过土壤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找出土壤中金属指标,铬、镉、钴、铜、锰、镍、铅、汞、锌、氟,十种元素在耕地类型土壤及林地类型土壤中的含量情况,并分析出耕地含量大于林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草药中4种重金属元素:镍、铅、镉、汞的方法.中草药样品用微波消化,样品消化液中的镍、铅、镉、汞用四-(间氨基苯基)-卟啉(T2APP)柱前衍生,然后用ZORBAX RP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镍、铅、镉、汞的T2-APP络合物,富集倍数为50倍;经富集后的络合物用乙腈和0.05 mol.L-1pH=10.0四氢吡咯-醋酸缓冲液(92/8)为流动相,ZORBAX Stab le Bound(4.6mm×50 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分离,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镍、铅、镉、汞的检测限分别为:4,4,3,2 ng.L-1,分离4种重金属元素络合物的时间只需2.0 m in.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8%~3.4%,标准回收率为88%~103%.  相似文献   

10.
草海湿地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贵州草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采样实测重金属含量数据分析及土壤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草海土壤重金属含量对照国标土壤二级限制值主要超标元素是镉、锌、镍,其次是砷、铬、铅,而铜、汞未超标。通过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总体与分区评价草海盆地型湿地重金属污染,反映出接近污染源区域和水流通道地段重金属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11.
林小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6):6973-6979
为研究南方典型区域稻田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系统采集了江西省进贤县、金溪县、渝水区、高安市、安福县和兴国县等6个水稻主产区典型田块土壤、水稻和灌溉水,重点分析了土壤和水稻铅、镉、砷和汞含量及其土壤养分,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pH、有机质、总氮、总磷、总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总均值分别为5.48、32.99 g/kg、2.06 g/kg、0.54 g/kg、16.04 g/kg、156.71 mg/kg、14.00 mg/kg和94.98 mg/kg。研究区土壤铅、镉、砷和汞含量总均值分别为35.46、0.18、7.21和0.17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56,土壤环境质量等级为清洁;但渝水土壤镉含量为0.37 mg/kg,超过限量标准(0.30 mg/kg),土壤环境质量属于警戒状态。研究区糙米铅、镉、砷和汞的含量总均值分别为0.06、0.17、0.24和0.0086 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77,糙米环境质量等级为警戒限;但兴国和渝水糙米镉含量分别为0.22和0.35mg/kg,均超过限量标准(0.20 mg/kg),环境质量等级分别为警戒限和轻度污染。相关性表明,糙米镉与土壤镉和铅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砷呈显著负相关;糙米砷与土壤砷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总之,重金属镉是调查区域水稻安全性最主要的潜在污染元素,需重点关注兴国和渝水两地水稻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吸收富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霞  赵秋义  秦岭 《河南科学》2004,22(6):870-872
对广利灌区两市一县土壤和小麦中镉、汞、铅、砷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利灌区土壤和小麦受镉、汞、铅、砷污染程度较小,土壤属于清洁,小麦食用安全。土壤中重金属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武陟县和济源市土壤中砷含量高,沁阳市土壤中铅、镉含量高。小麦籽粒对镉的吸收积累能力大于铅,对砷和汞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科学》2008,26(7)
<正>水质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在所有的污染物质中,重金属是危害巨大又较难处理的一类污染物质,其中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汞、镉、铅、铬等.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使得土壤质量面临着日趋下降的威胁,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已成为研究热点.现研究了高附加值观赏植物裂叶喜林芋在含有不同浓度镉和铅2种重金属的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分析了植物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裂叶喜林芋可以耐受铅10倍和镉100倍(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三级标准)的重金属土壤,对土壤中的铅和镉有一定的吸收,主要富集在植物根部,部分迁移到茎和叶中,同时分析了镉和铅在植物体内的迁移特点.  相似文献   

15.
探讨酸菜在铜质容器中熬煮,砷、汞、铅、镉、铬、镍、铜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微波消解预处理样品,运用ICP-MS、HG-AFS法测定铜锅熬煮酸菜过程中汤料、酸菜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在紫铜锅中熬煮酸菜6 h,可使锅体汞、铅、铜溶出较多,镉、铬、镍少量溶出,基本无砷溶出.其中,汤料中汞、铅、铜、镉、铬和镍分别约增加914%、65%、513倍、55%、46%和60%,酸菜中汞、铅、铜、镉、铬和镍分别增加81%、159%、375倍、19%、142%和70%.从健康角度出发,紫铜锅可能不适宜作酸菜类火锅的烹饪容器.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近岸海域夏季海洋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和评价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的污染状况。【方法】2010年6月从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采集46个海水样品和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海水中14种元素和沉积物中12种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海水及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该海域中海水平均单项污染程度依次为铅无机磷无机氮=锌汞pH值溶解氧化学耗氧量油类铜镉DDT砷总铬,其中铅和无机磷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中平均单向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砷石油类铅铬锌汞=铜有机碳DDT镉多氯联苯硫化物,平均含量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主要污染物为砷、石油类、铅、铬。【结论】内梅罗指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海水处于较清洁状态,沉积物质量环境状况良好;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海水处于清洁状态。  相似文献   

17.
汞(Hg)是一种高毒性、全球性的持久性污染物,其各种形态中甲基汞的毒性较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土壤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在中国内陆汞污染地区,稻米中甲基汞浓度超标问题亟待解决.水生系统中大量研究表明,"硒-汞拮抗"可显著降低汞的风险.然而对于陆生系统中硒-汞作用机理,尤其是土壤-植物体系中"硒-汞拮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近期研究发现,硒(Se)可以通过形成Hg-Se复合物将汞钝化或固定在土壤中或植物根部,且有效降低土壤中甲基汞的净生成量(如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及其在植物中富集.土壤中"硒-汞作用"过程可能是控制土壤-水稻体系中"硒-汞拮抗"的关键过程,土壤氧化-还原条件变化过程中硒、汞和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如微生物介导的形态变化),对土壤-植物体系中"硒-汞拮抗"的调节至关重要.归纳了土壤-植物体系中"硒-汞拮抗"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其可能的内在机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毛兰珍 《科技资讯》2011,(20):232-232
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的重金属污染,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是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本试验应用ICP-MS对婴幼儿米粉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米粉中重金属砷(As)、镉(Cd)、铅(Pb)、铬(Cr)和汞(Hg)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选取美舍河上、中、下游底泥进行取样,测试底泥样品的物理参数(pH、容重、比重、含水率)、营养参数(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污染物(苯并α芘、总氰化物;锌、铜、镍、镉、总铬、铅、汞、砷)。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测试底泥中Cd<8,RI<150,属于无污染水平,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上中下游表现出不同的情况,上游底泥中金属镉和铜、中下游中锌和镉高于其它重金属。综合分析底泥物性参数、营养参数和污染物水平,美舍河底泥可做种植土壤利用,底泥浸液白菜种子三天发芽率为84%,86%和80%,与种植土壤浸液发芽率相当(84%)。  相似文献   

20.
北京城区麻雀体内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比较重工业区和对照区麻雀(Passer montanus)的肝脏、胸肌和初级飞羽中砷(As)、硒(Se)以及重金属汞(Hg)、铬(Cr)、镉(Cd)、铅(Pb)、锰(Mn)、铜(Cu)的质量分数,探讨了将麻雀作为环境指示物种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重工业区麻雀体内污染物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区;成鸟体内的Hg,Se,Cd,Pb,Cu明显高于幼鸟;重工业区麻雀羽毛中Se,Cd,Pb,Mn和Cu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区;对比羽毛和其他组织中各元素的聚集量,发现羽毛中Cd,Mn,Cu的质量分数和肝脏、肌肉中的呈显著性正相关,这几种元素在羽毛中的积累和在其他组织中的积累有线性关系。这显示采用麻雀羽毛监测环境中某些元素的污染是可行的,麻雀能够作为城市环境的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