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15日,曾破译生命遗传密码的生物学家马歇尔·W·尼伦伯格(Marshall W.Nirenberg)--曾因该成就获得过诺贝尔奖--因癌症在纽约曼哈顿区的家中去世,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2.
1953年,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从而确立了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DNA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但DNA如何发挥生物学功能尚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菲利普·D·劳利(Philip D.Lawley)等人最先发现DNA是致癌化学物攻击的目标.从而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DNA损伤是造成癌症的根本原因。而在当时。人们认为蛋白质是致癌物质攻击的最初位点。现在,癌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的基础已经得到了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4.
辽阔深邃的大海,是最期盼我们去探索的地方:海洋里的动物,是最急需我们去保护的生命。海洋生物,有些不仅你我陌生,连海洋生物学家也并不了解,  相似文献   

5.
6.
●现代生物学巨匠哈尔·G·科拉纳(下图)1968年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虽各自独立研究,但都因破解了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而予以褒奖,诺贝尔奖颁奖辞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什么 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薛定锷获得诺贝尔奖后,1943年应邀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作了题为“生命是什么?”的系列演讲。讲稿于次年汇成《生命是什么?》的小册子出版。他在书中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生命的信息是由遗传密码传递的,并认为这种密码贮存在“非周期性晶体”染色体纤丝中.这种贮存着密码的晶体,就是生命的物质载体。薛定锷的预言拨动了众多生物学家的神经,他们为此深入研究.终于在1952年发现了生命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引发了生物科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李勇 《世界科学》2010,(4):48-48
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伦敦大学学院(UCL)生物化学系教授,帕特丽夏·克拉克(Patricia Clarke)于今年1月28日辞世,享年90岁(1919年7月29日出生)。自1973年克拉克成为微生物化学教授直到1984年退休后,一直担任UCL的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12,(3):64-64
遗传学从二十世纪初就已成为生物学领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吸引了众多生物学家投入研究。DNA是如何遗传的。一其分子结构是破译遗传密码的关键。前后40年间。生物学家提出了很多结构模型:但都不成功。直到1953年才由沃森和克里克给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0.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福特的首席科学顾问、卡耐基~梅隆大学前校长、“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后助推火箭重新设计委员会主任H·盖福德·斯蒂弗(H.Guyford Stever).于2010年4月9日在马里兰州盖瑟斯堡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11.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3,(10):63-64
●现代数学物理学的创建者之一、美国数学物理学家阿瑟·S·怀特曼(Arthur S.Wightman)于2013年1月13日因阿尔茨海默氏病在美国新泽西州中部埃迪逊社区的老兵纪念中心去世,享年90岁。怀特曼的科学研究在量子场论的框架下对澄清相对论与量子论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他的形象和影响却是与一大批学生、科  相似文献   

12.
电子计算机的威力人所尽知,但涉及到与物理世界有关的复杂任务—比如某种昆虫的构成—还得寄望于对DNA的深入研究。曾于2000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埃里克·温弗里(Erik Winfree),一直在潜心研究存储遗传生命信息的DNA;而人类的细胞正是利用这类遗传分子的信息来构建蛋白质,形成了我们的身体结构并做着与生命存在相关的几乎所有工作。目前,温弗里正在利用DNA独特的化学特性,旨在使其像计算机那样来处理信息(被称为DNA分子计算或DNA分子编程的新颖学科),甚至以DNA分子为“脚手架”构建起有用的结构。不久前,温弗里就其对生命起源的理解以及DNA的化学特性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接受了《发现》杂志资深编辑斯蒂芬·卡斯(Stephen Cass)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戴维.H.胡伯尔(DavidHunterHubel)因肾功能衰竭于2013年9月22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林肯镇去世,享年87岁。  相似文献   

14.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09,(12):43-45
法国人类学家、思想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先生对所谓“原住民”的革命性研究,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对文化、习俗和文明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盖伦填补了解剖学这个巨大空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就像进入黑夜前的一轮夕阳,在黑暗而漫长的中世纪,他的光辉始终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的身躯是那样的伟岸,以致在身后留下了长长的阴影,笼罩着中世纪的医学……  相似文献   

16.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0,(10):47-48
<正>地球气候变化的早期提倡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员之一、斯坦福大学气候科学家斯蒂芬.施奈德(Stephen Schneider,上图)博士,7月19日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后,在飞往伦敦的途中心脏病发作,不幸辞世,享年65岁。  相似文献   

17.
<正>因对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而获1975年诺贝尔奖的英籍澳大利亚化学家约翰·康福思(John Cornforth)爵士于2013年12月8日去世,享年96岁。约翰·康福思是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澳大利亚人。同年,他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后来,他被封为骑士,再后来,他因对社会的贡献获得百年联邦奖章。失聪者的化学约翰·沃卡普·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于1917年9月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是四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知名脑激素专家小怀利.W.韦尔(Wylie W.ValeJr.),长期从事肽类激素和生长因子的研究,他领导的索尔克研究小组发现了控制人体应激反应的脑激素,其挑战堪比攀登生物学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由此,神经肽发现迅速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至今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科学家的摇篮 美国科学博物馆专家奥本海默曾对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做过调查,他发现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早年都有参观科技馆的经历.菲齐10岁那年,美国在芝加哥科学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万国博览会,他的父母带着孩子们乘车上千公里去参观了这次博览会,小菲齐被科学博物馆中的各种展品迷住了.当时,电视刚刚实现实用化,还不普及,大多数美国人还没见过电视.而科学博物馆不仅在展厅里播放电视,而且还现场进行电视拍摄和实况转播的演示,观众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自己的镜头.这个新奇的玩意儿真令人大开眼界,电视机跟前总是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小菲齐也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20.
谢雨桐 《世界科学》2014,(6):64-64,10
<正>杰罗姆·卡尔勒(Jerome Karle)在晶体学相位问题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在198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2013年6月6日,他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安嫩代尔去世。他卓越的物理洞察力和数学功力使他从同时代最优秀的科学家中脱颖而出。杰罗姆1918年6月18日在纽约州布鲁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