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婚约是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中长期存在的现象,但是我国对婚约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调整。分析与研究婚约有关的问题,对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婚约乃一普遍存在的风俗习惯,由于我国法律对婚约相关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因婚约引起的大量纠纷得不到解决。通过婚约之性质剖析、追溯其渊源以明确其功能,进而分析现今社会生活的需求与法律立法不足之间的相互矛盾以求改善法律第一步;再次具体分析婚约解除后彩礼及损害赔偿问题以期能完美立法,使法律应社会之需。  相似文献   

3.
婚约在我国法律中没有明文规定,不利于婚约纠纷的解决,也有损于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未来的法律中,应该加以规范,一方无正当理由解除婚约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无过错方赔偿,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  相似文献   

4.
我国1950年、1980年和2001年《婚姻法》均无关于婚约的规定,相关司法解释零散而不成体系。以社会调研为基础,考察婚约的涵义及历史流变,可知作为男女双方意思表示的现代婚约,性质上属于亲属法上的契约,兼具亲属法与债法的双重属性。婚约现象长存不衰,有着深刻的心理、文化和经济基础,我国现行立法对婚约习俗的规避与漠视有矫枉过正之嫌。婚约立法是填补法律漏洞、充分发挥法律社会导向功能之必需。我国应当对传统婚约习俗采取形式保留、内容改良的态度,构建一个理论上符合现代法律自由精神,实践中满足司法实务需要的婚约制度。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着重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婚约制度虽属民间习惯法范畴,但于司法实践中亦发生较多基于婚约而产生之民事纠纷。我国目前没有专门婚约方面的立法:本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实际现状,对订约主体条件、婚约的解除与撤销、诉讼主体的确认、彩礼归属、损害赔偿责任等婚约制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着重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子合同以其独特方式向传统的商业交易提出了新的挑战。就电子商务中电子合同效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宋丽 《科技信息》2010,(27):185-185,168
传统民法理论中,合同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即意味着合同的成立,然而在我国招投标活动中,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冲突,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合同是否成立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将从合同的本质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出发,对我国的招投标法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立法例。我国应将所有权登记不动产所有权的成立要件;而对抵押权登记,则只作为对抗要件,即对抗善意第三人。  相似文献   

11.
很多国家的刑事立法都对被害人承诺问题作出了规定,我国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该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已有所运用。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性的理论根据是被害人对于自己有权支配和处分的利益在不侵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放弃了刑法的保护。加大对被害人承诺理论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行政赔偿责任,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违法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损害,而出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对其构成要讲的确切理解,可以准确地把握行政赔偿责任的内涵,更好地区分行政赔偿责任与其他赔偿责任,有利于遏制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分析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时;很基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条文的规定,把握行政赔偿责任的自身特点,虽借鉴其他赔偿责任之构成要件的研究成果,但又不陷于框框,失之空泛,流于形式.L的勉强统一。当前一些研…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的实施结束了对是否区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这对范畴的争议。订约主体就当事人约定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为合同成立,而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的拘束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合同成立与生效各有其所应具备的要件,合同法对此作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规定。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进而区分合同不成立与无效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5,(5):85-88
2013年修改的《商标法》第六十三条在商标侵权损害赔偿的方式上,首次明确引入了惩罚性赔偿机制。该条明确对恶性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种基本计算方法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一倍以上三倍以下判赔,并且第六十四条将法定赔偿的上限调整为300万元。显然,这提高了损害赔偿的威慑力,体现出立法者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的决心。对商标权利人维护合法权益,打击商标侵权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还存在适用条件模糊、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建议加解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船舶油污染现状和相关立法,建议借鉴加拿大和美国的经验,修改我国海商法,建立由船舶所有人、货主和其他油类受益人共同分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陈炯棠 《科技信息》2011,(18):49-49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民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制度,体现了现代民法对人权、人格尊严的重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也应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指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了完善的方法,希望能对以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有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明显呈上升趋势,提出索赔金额的要求相差悬殊,使得精神损害赔偿成为近年来我国民法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继“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后对人身权保护的又一次飞跃,在统一性、补白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上均有创新和突破。但该解释在理论和实践上亦存在着不足,反映了我国立法技术欠成熟和司法解释欠完善问题。立法应当立足于“人”和“一般人身权”的新高度,全面审视人身关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浅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宏雁 《天津科技》2006,33(1):52-54
x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难点问题,提出全部赔偿原则、法定标准赔偿原则、法官斟酌我量赔偿原则、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原则,并明确赔偿的范围,对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