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翻译理论由于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想体系,彼此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以“翻译”这一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作共同的研究对象,因此中西方翻译理论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共性,本文从“忠实,通顺”、“读者反映论”和“译者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共性。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的角度,研究汉英语言中“辣”味觉的概念隐喻。经过研究发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辣”味觉隐喻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从而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汉英“辣”味觉概念隐喻的投射域大体相同,主要包括:听觉/视觉域,性格/方式域,情感域,性质域,但在隐喻意义上,二者呈现出诸多差异,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人类所认识的事物和语言是辩证统一的,各种语言之间也是辩证统一的、可以转化的.“全息”和“分形”实质上是辩证法中“任何事物皆有共性”的翻版,它们主要强调“共性”,而忽略辩证法的其他方面.许多冠以“全息”名称的理论,本质上是从“同构”即“共性”这方面建立的理论+本文中“全息数理”只是目前对“唯息数理”或“数理”的暂时称谓.  相似文献   

4.
标记理论和蕴涵共性都是现代类型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具有跨语言研究的基础。基于类型学的新标记理论有别于经典的布拉格标记理论。类型学标记理论强调标记模式的“相对性”和“关联性”;布拉格标记理论采用的是二元模式和非关联的简单模式。关联标记模式与蕴涵共性具有内在联系,跨语言的标记模式一般可以用蕴含共性来表示,能对人类语言类型的变异范围做出限制。  相似文献   

5.
英汉服饰类习语很多,它们或对等或近似或相关,然而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国俗信仰趋向一致。基于前人研究,文章对服饰领域的跨文化共性系统梳理后将其分为四类,并详细列举各类在两种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分析语言间的对等性和差异性。最后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背景,在文化为总范畴的视野下构建了隐转喻套叠模型对这些英汉习语表达共性的概念化动因和生成理据作统一解释,以期对英汉语为二语的学习者在词汇学习策略和语言文化关系的理解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理论基础,但还必须认识到不同的语言在文化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可译的内容,从而产生可译性限度.从语言结构障碍与文化障碍的角度来分析汉英互译过程中的可译性限度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语际间的转换确实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7.
论英汉俚语的语言文化共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俚语是英汉语言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化影响语言的内在作用。英汉俚语比较研究表明,尽管英汉民族思维各异,英汉语系各不相同,但英汉俚语仍具有共同的构成方式,修辞特点和化特点,这进一步揭示了异质语言化间存在一些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死亡”委婉语不仅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共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及文化现象。它的运用,丰富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死亡”委婉语的共性与个性,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了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沃尔夫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阐述向来倍受争议。他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思维相对于语言而存在,各民族的语言不同,思维亦不同。大量的科学试验证明,语言对思维的支配能力是有限的;语言不同的人对某些概念的认识也有相同的时候。从汉语动词“要”和英语动词“will”.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揭示语言共性的存在,证明沃尔夫假设在某些方面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翻译者应有文化意识,应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个性是翻译的障碍。文化差异对语言可译性具有制约作用。翻译文化语义时大都采用意译、直译或直译加注,以保留词语的文化形象,还可套用译语、成语或习语。  相似文献   

12.
李清娇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3):53-55,104
就英汉礼貌概念的文化起源而言,英语礼貌概念与法律文化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而汉语礼貌概念源于“礼”或“礼仪”。另外,谦虚、热情、尊敬和友好准则是英汉礼貌均遵循的原则,但它们却存在同名异质之处。最后,词汇和句法是英汉礼貌的主要语言实现形式,但词汇和句法却都有其各自的语言规约性及文化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转向"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语言学的时代。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在语言学界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革命,我们称之为“语言学转向”。语言学为翻译提供了新思维,新模式,新方法。其中索绪尔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以及符号学理论,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理论以及语言共性论理论都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因素对汉英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和文化内涵因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所差异,但由于人类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共性,某些动物的文化内涵又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对影响汉英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恰当、更全面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英汉商铺名称用语进行分类、比较,表现两种语言的共性和特性,展示东、西方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说明英汉“名称用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是存在于语言世界的普遍规律,理应为语言学界所关注并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从理论上说“上”与“下”应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上”即有“下”。但语言在受语言内部调节系统制约的同时,也受到语言外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上”的构词能力远大于“下”。“上”和“下”构成的词和短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语义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导致对称破缺的因素。主要以“上”“下”构成的各类词和词组为例,用归纳法描写、分析其对称与不对称性。旨在以显性对称与不对称的实例为依据,找出它们发展演变的规律,科学地预测其演变方向,研究开发潜性对称与不对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李顺臣 《科技信息》2009,(8):108-108
言是人类生活赖以生存的伴侣,同时又是反映人类思维的一面镜子。人类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产生了对语言的不同理解和阐释,所以语言有其民族性的一面,但其在表达人类情感和客观世界的功能上是相同的,所以语言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交际,这样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才可以沟通,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本文就是主要通过探讨不同的语言现象来揭示语言的共性和差异的。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共性使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而个性则构成了翻译中的障碍。这种障碍便来自于两种文化的差异。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为了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我们只有克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更好的完成跨文化交流。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物词语在汉英两种语言当中的文化内涵差异,它是文化翻译理论要研究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行为,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依据“文化再现”的原则探讨文化差异与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宋蕊 《科技信息》2010,(4):179-18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认识的深浅制约着我们对语言的应用。本文以日语指示词用法为中心,结合具体例句进行分析,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详细阐述日语指示词的作用并阐明其应用规则。日语指示词作为日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按其用法可分为现场指示和文脉指示两种,对它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对提高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水平起着相当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