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创新思维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宝贵思维形式.创新思维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自觉思维与非自觉思维的统一.创新思维既是科学创造的前提,也是科学创造的动力,对科学创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怀疑、创造想象和科学假说是贯穿于科学创造全过程的三种主导创新思维形式.科学怀疑是科学创造的催化剂;创造想象是科学创造显示途径;科学假说是科学创造的初步成果.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和促进,共同推进科学创造.  相似文献   

2.
人们往往认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科学家和艺术家各自使用的两种独特思维方式。其实,这两种思维方式并非互不相容。形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它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结合的产物,而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重要部分又在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科学的想象力在某些时刻比知识本身还重要。没有想象,牛顿就不可能创立微积分,因为"无限"是不可能脱离想象的;以实验为基础,富兰克林把电想象成一种流体,卢瑟福把原子想象成一个微型太阳,都促进了各自理论体系的建立;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更是高水平的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想象,数学猜想对数学发展的巨大意义早已得到公认。数学发展的动力正在于猜想而不在于推理,因为数学定理、公式的发现及证明思路、推演方法往往源于猜想。素数定理的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的创新意识、多种思维方式,唐诗的含蓄美,对培养大学生不畏常规,敢于超越的精神,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形成创新思维,从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历史演进,即人类思维在古代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是一种原始粗暴的和谐统一,人性归属于物性,人的主体性被淹没;近代哲学认识论的思维方式高扬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同时又过分地强调主客两分,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僵硬化、对立化;现当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危机使哲学家们寻求一种超越主客意识的和谐思维方式。由此去认识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和谐思维方式具有其逻辑发展必然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最迫切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以超越主客意识的和谐思维方式指引对人和世界关系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略论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 “想象”在心理学里是一个比较混乱的问题,从影响较大的一些教材对“想象”的处理可见一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曹日昌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想象”的内容见于上册第八章第六节“想象和创造思维”里,并且阐明:想象是一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这从逻辑上讲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假定性”是戏剧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观念 ,它是对传统的写实性戏剧的反拨 ;作为一种手法 ,它是对写实性戏剧的超越。强调戏剧“假定性”的意义在于通过暗示激发观众的想象与创造。探索戏剧“假定性”与西方现代戏剧中的“假定性”在精神实质上有很大不同。假定不能超越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略谈记忆     
记忆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和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心理现象一样,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我们好象见过面”,讲的是记忆问题;寒流袭来,我们就有冷的感觉;到过民院参观的人,耳闻目睹,知道民院有个相思湖,有个六角亭,有个民族形式的大礼堂,这就是知觉的作用;我们学习了新时期的总任务,通过想象,可以浮现出祖国未来的宏伟兰图;联系实际,如何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那就要通过思维……总之,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主观的一种状态,都是主观与客观的一种联系,都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反映。从简单的感觉到复杂的思维,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想象二题     
想象是人脑的重要机能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文艺创作以及文艺欣赏中都有重要作用,加强想象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什么是想象?有人认为,想象是一种排斥概念的纯形象活动,但它又不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是运用形象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观点将想象提到与抽象思维同样高度,赋予想象以抽象思维的全部功能,并毫不含糊地作出想象不是第一信号系统而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论断。可惜这种论断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杨慧 《镇江高专学报》2008,21(1):115-116
空间感的建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即想象。心理学上认为:想象是人脑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感知和记忆是想象的基础,记忆表象(介于知觉与思维的中间环节)是想象的素材,而想象是对记忆表象的改组、重建。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文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文章概述归纳了建国以来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在对农村和农民的想象和表述的文本中呈现出三个特点:社会历史与政治理想渗透主导下的现实主义,缺乏一种丰富的含蕴意味和自由想象的召唤;民族国家文化建构中的现实主义,缺乏一种清醒自觉的批判精神与反思诘问;当下功利诉求严重的现实主义,缺乏一种面向未来的超越的形而上的追求与嗑问。并指出了在新时期对“三农”问题的表述和叙写时应予以努力推进的方向:创作主体应有直面现实尖锐矛盾的勇气,发现叙写真实农村与农民;作品中应有严肃冷静的思想探索和深度挖掘;倡导一种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以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思想观为基础,重点以其“模糊观念”和“先验图式”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揭示了康德的思想对近现代人格心理学中极其重要的两个流派——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以及认知学派的启蒙。  相似文献   

12.
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批评家是文学艺术自律观念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其划定文学艺术活动与人类其他生活领域的边界、确立文学艺术独立性地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把作家的创作类比为上帝的创世,并进而发展为“想象说”和“有机说”这一向度;一种是康德与席勒美学的线路。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批评崇尚想象的自发性、无意识性,而且局限于审美论的探讨,使得前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批评存在着理论上的缺口。  相似文献   

13.
维柯认为人类早期思维是一种“诗性智慧”,这种思维产生了以己度物的隐喻和想象性的类概念。《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即为以己度物,其中比是直接以己度物,兴则为间接,相当于隐喻和象征,而赋则是将主体情志赋予众多无关事物而使之成为想象性的一“类”。  相似文献   

14.
创作构思是创作主体围绕文体审美规范所进行的定向思维过程。不同的文章样式,构思的形式和方法会有所不同。杂文的构思,并非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而以中国传统的悟性思维为主。这种思维形式有两个对立统一的鲜明特征:一是其内倾的心理活动方式;二是其类比推演的思维活动方式。悟性思维在杂文的艺术构思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真实自我的直接出场;其二,外在随感性表达体式;其三,内在隐喻性论理形式;其四,类型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张震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2):108-110
生理和心理因素是学习钢琴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较强的理解力,明晰每个演奏动作的实在意义;调动学生积极的音乐思维,增强对技术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启发音乐想象力,树立演奏信心,这样才能确保钢琴演奏技能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思维素质的科学性人文性创新建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创造性教育的关键。能力来自于素质的积淀、整合与转化;素质涉及到经验结构、知识结构、情感旨趣和理性意识的内化酿酵。如何打造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最佳思维素质、体现个性化和共性化相融通的教育原理与方法?这是格外重要和复杂的教育创新之深层问题。思维素质作为一种相对性、集合性的概念,是指决定或影响思维方式、效能水平及规则内容的所有"先在内化物"(文化与生活);它具有多层性结构(哲理通感;概象推置———形象虚验;知性信息;感性信息),多相发生时空(视→听→体觉→运动觉→前脑统觉;右半球→左半球→前额区)。探讨此类原理和内容,可造益思维创新教育之认识论、方法论和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目的论思想是一种先验的目的论思想。他通过批判反思性判断力,考察自然的客观合目的性,论证创造自身的终极目的,使西方传统的目的论思想开始围绕着人的先验的合目的性活动展开。当马克思直接把人的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时,人类的终极目的才在人类的现实的自我解放运动中真正的实现出来,并且获得了完全的客观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依据小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特点、数学学科的特点、创造心理学的理论 ;探索了有利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激发—尝试—讨论—练习”的教学模式 ,尝试创设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  相似文献   

19.
从剥离康德美学的艺术自主论立场和他律/自主的入思言述框架出发,西方艺术存在论的现代转向是入思言述框架的转换而非单一价值立场的改变,因此现代艺术存在论不仅表现为现代艺术自主论,还表现为现代艺术他律论和现代艺术互动论。分析他律/自主的入思言述框架对西方艺术存在论现代转向提供的可能与制约,是理解形形色色的西方艺术理论之现代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康德金规则,即"要仅仅按照你能够同时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样一个准则去行动",既是全球伦理基础的唯一金规则,也是多元社会道德价值基础的唯一金规则.在大众道德时代中产生的大众人格需求,以及能够获得大众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道德共识的大众道德时代人格培育理想范式,是从现代日常生活生长出来且满足康德金规则的现代性平民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