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对斑翅山鹑食量和热量的分析,发现斑翅山鹑(perdixdauuricae)的食性,食量,及其代谢率为52027.49±4343.49卡/日,为人工饲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斑翅蝗科部分种属细胞分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对斑翅蝗科6属8种进行了染色体C带和银染NORs定位等项细胞分类学指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研究的种类中,其亲缘关系大体可分为三个类群:飞蝗属与车蝗属较为近缘;尖翅蝗属、绿纹蝗属与小车蝗属较为近缘,而皱膝蝗属与上述两个类群亲缘关系较为疏远,此外,文中还就科级、属级和种级阶元细胞分类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显微观察并描述了斑翅蝗科六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六种蝗虫雄性外生殖器发生变化最为明显的部位是冠突、前突、后突、桥及色带基支和色带拱,在种问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雄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比较。在探讨蝗总科分类和系统发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雉科四种鸟类线粒体DNAR的分子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了4种雉科(Phasianidae)鸟类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基因(D-loop)415bp基因序列。4种鸟类遗传距离在5.90%--23.67%.变异位点数为116个,大石鸡和石鸡的遗传距离为5.90%,二者分歧时间大约是290万年.斑翅山鹑与环颈雉遗传距离为21.06%,分歧时间为1000万年,山鹑属与雉属的遗传距离为21.06%,与石鸡属的遗传距离为22.41%;雉属与石鸡属的遗传距离为22.85%.三者分歧时间在1000—1150万年间,与化石材料相符.在系统树中斑翅山鹑与环颈雉属同一枝,说明1)在雉科系统发生中,雉属与山鹑属是近缘属或2)环颈雉与斑翅山鹑的分化较晚,关系密切,也与Randi得出的斑翅山鹑称为小雉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采自福建省的卵翅蝗属一新种:德化卵翅蝗(Caryanda dehuaensissp.nov.),该新种近似于白尾卵翅蝗(Caryanda albufurcula Zheng 1988)。  相似文献   

6.
鹌鹑和石鸡的核型及C 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鹌鹑和石鸡的核型、C带,并与已报道的近缘种家鸡作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鸟的核型基本一致,但与家鸡的核型有小小差异-两鸟的核型公式为:2N=78=4SM+2T+2ST+zMwT+2ST+4T+62mT/D,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鸟类核型在进化过程中有较强保守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黎天山 《广西科学》1995,2(2):41-42
记述采自广西融水县元宝山的卵翅蝗属一新种,即广西卵翅蝗Caryanda guangxiensis sp.nov.该新种近似条纹卵翅蝗Caryanda vittata Liet Jin,又近似细卵翅蝗C.gracilia Liu et Yin.模式标本保存在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在云南麻栗坡采到的斜翅蝗属一新种:大眼斜翅蝗Eucoptacramegaoculasp.nov.,该新种近似于秉汉斜翅蝗EucoptacrabinghamiUvarov.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
在比较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25个性状,利用Hennig86程序包,以支序分析探讨了中国斑翅蝗科11属昆虫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斑翅蝗科11属昆虫可分为3支:由小车蝗属(11)与车蝗属(4)和飞蝗属(5)这一对姐妹群组成第1支,相互间关系不明确的尖翅蝗属(9)和绿纹蝗属(10)组成第2支,剩余的赤翅蝗属(12)、束颈蝗属(14)、疣蝗属(13)、异痴蝗属(6)、痴蝗属(7)及皱膝蝗属(8)6属构成第3支,其中痴蝗属与皱膝蝗属为1对姐妹群,它俩的最近共同祖先与异痴蝗属构成姐妹群关系,然后依次与疣蝗属、束颈蝗属、赤翅蝗属分别构成关系上渐远的单系群,它们的亲缘关系可表示为:((11(4,5))(9,10(12(14(13(6(7,8)))))))。  相似文献   

10.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青海湖区牦牛体内内脏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提取了三个主因子,并对主因子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12.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 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 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13.
变色夜蛾幼虫主要危害观赏树木合欢,其成虫颜色有浅有深,前翅有黑棕色斑点1~5个,同一数量的斑点有斑点分离型、斑点愈合型、斑点镶嵌型和白斑镶嵌型的变化。经研究发现有41种斑点排列,有的成虫左右翅斑点排列也不一样,这在鳞翅目昆虫中实属罕见。该虫在河北冀东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蛹期269d。翌年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6月~7月产第1代卵,6月中旬~7月下旬幼虫作害。幼虫经7龄,第1代蛹期15~17d,7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下旬~9月上旬产卵,7月中旬~8月中旬幼虫作害,9月上旬陆续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对毒隐翅虫亚科,膝角毒隐翅虫属的分类研究中,发现膝角毒隐翅虫属Ochthephilum与相关属隐毒隐翅虫属Cryptobium的相互关系不太明确.为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检视了本实验室标本.结果表明膝角毒隐翅虫属为隐毒隐翅虫属首异名,即膝角毒隐翅虫属为有效名.澄清了两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发现上海地区鸟类新记录3种:史氏蝗莺(Locustella pleskei)、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钝翅苇莺(Acrocephalus concinens).史氏蝗莺为旅鸟,秋季在芦苇群落中栖息;斑背大尾莺和钝翅苇莺为夏候鸟,在芦苇和互花米草群落中栖息.班背大尾莺在互花米草群落中营巢,其雄鸟在调查区域内的密度为0.5对/公顷.新记录的发现可能是由于过去调查遗漏或是由于环境变化导致的鸟种迁入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中国四川束毛隐翅虫属5新纪录,研究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记述了分布于我国小车蝗属的种类,共计有8种,其中有一新种,即二斑小车蝗Oedaleus bimaculatus sp.nov.,附有中国小车蝗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20.
涉及大隐翅虫的引证,模式,分布和中国种再记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