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19~24℃条件下对鲻鱼(Mugil cephalus)(初始体重:204.42士23.13g)进行了饥饿4周和再充分投喂4周的恢复生长实验,应用透射电镜对其肝脏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 表明:饥饿4周后鲻鱼肝细胞所含的细胞器总数目减少,核周粗面内质网含量降低,线粒体出现多种形状,其间电子密度较低,嵴更加稀疏,溶解,无全嵴,肝细胞内的大脂滴基本消失.再恢复投喂4周后,肝细胞各种细胞器均恢复到正常水平,脂滴大量出现.表明鲻鱼肝细胞代谢与细胞器数目和内容物密切相关,在一段时间的饥饿胁迫之后,鲻鱼肝脏能过量的贮存脂肪作为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二年,我们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在普陀鲁家峙对虾塘里放养了鲻鱼,探索对虾与鲻鱼混养的途径。当时有人表示耽心,对虾与鲻鱼混养,怕对虾要被鲻鱼吃掉,饵料要被鲻鱼抢光,得不偿失。但根据半年时间的混养情况来看,对虾与鲻鱼这两种水生  相似文献   

3.
盐度对鲻鱼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r2O3为指示物,设计两组试验测定鲻鱼(Mugil cephalusL.)对饲料粗蛋白、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第一组鲻鱼的平均体重为9.0 g,盐度为5、15和25;第二组鲻鱼平均体重为19.0 g,盐度为0,5,10和15.结果表明1.第一组试验中,鲻鱼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9.8、82.7和82.6 %,氨基酸总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3.9、84.4和86.3 %.第二组试验中,鲻鱼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7.0、75.4,77.7和78.8%,氨基酸总量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9.4、77.3和79.3和80.8 %.盐度对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2.第一组试验中,鲻鱼对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0.8、63.5和73.9 %,随着盐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在海水中进行鱼、虾、贝混养试验。根据鱼虾贝的不同食性和占据不同水体空间,综合利用水体和饵料,改善水质环境,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去年四月下旬,在岙山养殖场五点六亩的对虾塘里进行鲻鱼、对虾、牡蛎混养。十月底起捕,共捕对虾三千三百另八斤,鲻鱼六百三十五斤,平均亩产对虾五百九十点七斤,平均亩产鲻鱼一百一十三点四斤,平均鱼虾亩产七百零四点一斤,牡蛎暂未收上,创国内先进水平。经过六个多月的混养试验,探索到鱼虾  相似文献   

5.
针对雌性剑尾鱼对雄性剑尾鱼尾剑长度与营养状况偏好的问题,设计了本试验,配偶选择试验采用析因设计法,考虑尾剑长度(长尾剑和短尾剑)和营养状况(饥饿14 d和正常饲喂)两个因素时雌鱼的配偶选择标准,采用行为选择箱记录试验鱼的偏好时间和交流行为等.研究结果显示:雌性剑尾鱼在面对营养状况一致的雄性时,会倾向于选择长尾剑雄性;而面对尾剑长度一致的雄性时,则倾向于选择饥饿处理的雄性;当面对长尾饥饿雄性与短尾正常雄性时,会倾向于选择长尾饥饿雄性作为配偶;但对短尾饥饿雄性和长尾正常雄性无明显偏好.饥饿增加了雄鱼与雌鱼的交流时间与交流次数,降低了雄鱼的运动速度以及胸鳍、尾鳍的摆动频率.雌性剑尾鱼偏好于长尾剑、饥饿处理的个体作为配偶.饥饿并没有增加雄鱼的活动性.雌鱼对饥饿雄鱼的偏好可能与饥饿使其表现出更强烈的交配偏好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普通鲻鱼和稜鲻视网膜电图(ERG)的一般特性、适应性、光谱敏感性及闪光融合频率(FFF)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的视觉特点很相似,ERG特性与中上层鱼类较为接近,具有典型混合视网膜特征。  相似文献   

7.
调味烤鲻鱼片的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冰鲜鲻鱼为原料,研究了调味烤鲻鱼片加工过程中鱼肉的去腥效果,调味液配方、烘烤温度和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调味烤鲻鱼片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本工艺条件下研制的调味烤鲻鱼片其色泽浅,口感好,滋味鲜美可口,并具有烤鱼特有香味。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死亡不可逆点(PNR),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饥饿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6.5±3)℃的水温条件下:半刺厚唇鱼仔鱼在5 日龄卵黄囊消失并开口摄食,其基本不经历混合营养期,属于极易遭受饥饿胁迫鱼类;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6 ~11 日龄,初次摄食期仔鱼的PNR发生在孵化后第15 d,仔鱼具有摄食能力的时间长达11 d,在到达PNR后部分仔鱼仍能存活3 ~4 d,其耐受饥饿的能力较强;9 日龄饥饿仔鱼全长出现负增长,17 日龄绝大多数个体因饥饿而死亡;仔鱼在PNR期未出现“胸角”,而鳔后室萎缩明显和第六条黑色素纵带发育显著滞后可作为鉴别半刺厚唇鱼饥饿仔鱼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获得16S rRNA基因的540~560 bp碱基序列,出现26个碱基的插入与缺失位点;获得COⅠ基因的602~604 bp碱基序列,出现2个插入缺失位点;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中G平均含量最低,且(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中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在16S rRNA基因片段中,梭鱼出现1种单倍型,鲻鱼为2种单倍型;在COⅠ基因片段中,梭鱼样品中检测到3个单倍型,鲻鱼样品中检测到5个单倍型。以Takifugu poecilonotus为外群,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获得的NJ系统树基本一致,鲻鱼和梭鱼种内个体分别聚为一支,显示16S rRNA和COⅠ基因适合于梭鱼和鲻鱼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10.
于2010年4,10月,2011年1,5和7月对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内稚幼鱼4个季节5个航次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红树林缘潮滩和红树林内潮沟采样工具分别为定置张网及鱼笼.共采获稚幼鱼40种,隶属于8目24科,所有种类均为硬骨鱼类.红树林区各季节优势种变化较大.林缘潮滩优势种分别为:春季(4和5月)为前鳞鲻(Mugil ophuyseni)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秋季(10月)为印度小公鱼(Stolephorus indicus);冬季(1月)为前鳞鲻;夏季(7月)为短吻鰏(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林内潮沟优势种分别为:春季(4和5月)为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和斑鰶;秋季(10月)为短吻鰏;冬季(1月)为前鳞鲻和纹缟鰕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夏季(7月)为犬牙细棘鰕虎鱼(Acentrogobius caninus).以质量计算不同季节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潮滩平均值分别为D=1.83,H′=1.5,J=0.53;潮沟指数分别为D=1.63,H′=1.46,J=0.58.本研究表明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稚幼鱼H′偏低.通过分析鳀科、鲱科以及鲻科鱼类在本研究区域内具有较为典型的生境转移现象,可以认为山口红树林区具有支撑近海鱼类育幼和摄食的作用,同时,该林区内稚幼鱼对当地渔业资源具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单个体培养方法比较研究了饥饿时的年龄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对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时的年龄对轮虫的寿命、总生殖期历时和轮虫一生中的产卵量均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轮虫一生所产后代和饥饿后所产后代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无显著的影响.龄长为1天的轮虫进入饥饿状态后具有减少生殖量、延长存活时间的生活史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述了用免疫电镜法鉴定苜蓿病毒分离物M—4及不同时期感染该病毒的不同寄主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免疫电镜测定结果证明分离物M—4是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YMV)。该病毒可侵染苋色藜、三叶草,菜叶、蚕豆等寄主。这些寄主的超微结构特征。1、细胞内有风轮状、带状和环状三种形式的内含体。2、不同寄主细胞中三种内含体的数量不同。3、病毒粒子较少,分布在液泡膜附近。4、接种不同时期寄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及内含体数量有所变化,接种第30天时内含体数量最多,并能看到一些细胞质束丝。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夏,发现天津地区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肝胰腺中有具包膜的短杆状病毒粒子。其大小明显不等,短径80-100nm,长径200-280nm。病毒粒子寄生在肝胰腺管壁肌细胞和腺管之间的间质细胞核内,致使宿主肝胰腺超微结构发生严重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以昆明小鼠为材料,研究了解酲营养素对小鼠肝酒精中毒的血清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梧营养素能明显降低酒精引起的小鼠血清GPT的升高,电镜观察显示,饮酒组,肝细胞结构严重损,其线粒体重度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严重,溶酶体减少并有大量脂肪滴分布。实验组小鼠其肝细胞中有稀疏的脂肪滴;细胞电子密度接近正常肝细胞;线粒体基质密度轻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黄瓜花叶病毒的侵染扩散及病变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镜下观察黄瓜黄叶病毒的侵染扩散部位发现:病毒粒体入侵细胞及复掣一子 体的扩散同烟草花叶病毒一样是以整体形式向细胞壁靠拢,附着,并通过胞间连丝进入易感细胞,同时还发现少量病毒粒体似有直接穿过胞壁入胞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冬眠前、冬眠和冬眠后期的刺猬(Hedgehogs)肾脏和肾上腺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冬眠期刺猬肾脏滤过膜的足细胞次级足突有融合趋势,裂孔少而狭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窗孔较稀疏;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的体积较小、胞浆中脂质含量较少而细小;肾上腺髓质细胞中所含的高电子密度分泌颗粒数量较少,为有关动物学研究提出了超微结构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饥饿对日本沼虾代谢及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研究饥饿对日本沼虾代谢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探讨日本沼虾对饥饿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代谢率在饥饿处理的2~4 d和8~10 d分别出现2个相对的代谢稳定区,即饥饿适应代谢区和饥饿存活代谢区,SOD比活力在饥饿处理期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过度训练状态下肠粘膜超微结构和免疫的病理性变化及其发生机制,采用建立一般训练和过度训练大鼠模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结合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对训练后两组大鼠肠道粘膜的超微结构、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粘膜IgA的产生及含量作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4周末,一般训练组和过度训练组大鼠肠道粘膜的超微结构、MDA和GSH含量、SOD活性和粘膜IgA水平未见异常改变(p>0.05).但是第8周末过度训练组电境下见肠道粘膜超微结构明显改变,MDA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第8周末,IgA浆细胞计数及其平均吸光度,以及粘液Ig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过度训练可以引起肠道粘膜超微结构和IgA屏障结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肠粘膜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饥饿时间对日本沼虾能源物质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饥饿时间对不同体重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能源物质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初期日本沼虾主要依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随着饥饿时间增加,开始部分消耗体内的蛋白质,最后完全依赖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虾体营养组成和含量影响供能物质的利用.能量收支方程表明,在饥饿状态下日本沼虾代谢活动减弱,代谢能(R)逐渐降低,而排泄能(U)逐渐增加,体重对日本沼虾能量收支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透射电镜对泰和鸡肾脏的超微结构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中央细胞团细胞小而捧列紧密,并发出细胞质突起成群聚集在细胞团的边缘,有的突起群与毛细血管相接触.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在结构上有明显差异.小叶周集合小管的细胞质内具电子致密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