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发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体育发展的就是不朽的奥运精神.通过对体育的起源、发展到繁荣以及奥运精神内涵的论述和分析,认为奥运之所以到现在还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不朽的奥运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奥运形象建设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了,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对中国的考验.如今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作为图书馆也不能落后,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宣传奥运,服务奥运,迎接奥运.图书馆人要弘扬奥运精神,提高全面素质,团结、合作、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全媒体时代,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运用门户网站进行奥运报道,不仅在奥运会传播中所占的比重与日俱增,同时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用.本文从网络媒介初涉奥运的1996年开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分析门户网站在进行奥运报道方面的发展过程,总结其发展经验与缺失弊端,探索门户网站在未来奥运报道,分析其报道策略以及方式的转变,研究其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可以为我国门户网站良好地参与进行奥运报道提供参考决策,促进全媒体时代门户网站参与奥运报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学的角度和理性思维的高度,探讨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培养大学精神的贡献,奥运精神是体育文化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更高、更快、更强的进取精神和以人为本、公开、公正、公平的法治原则,不仅是奥运精神也是大学精神的精髓和灵魂,大学校园体育文化要传承奥运精神.通过对奥运文化的认识来促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奥运营销与"非"奥运营销的理念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奥运营销必然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在界定广义奥运营销涵盖奥运营销与"非"奥运营销两种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奥运赞助商的三大奥运营销理念及策略,即奥运文化内涵挖掘、品牌战略、系统整合,以及非奥运赞助商的"非"奥运营销理念及策略.  相似文献   

6.
试论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与困惑--人类正义文化的沉思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人类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正义文化的心理标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这既给奥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同时也给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带来了无尽的思绪和困惑.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绪和困惑来进一步探讨,并以期达到正确对待奥运发展演进中所付出的一些代价问题.  相似文献   

7.
娄道舰 《科技信息》2010,(16):I0279-I0279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形象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奥运形象也因为涉及举办国形象,而备受各奥运举办国重视。通过对北京奥运形象建设系统的分析,认知了北京奥运对"和谐"追求的目标,也正是这种"和谐"文化特质,不仅为奥运发展增添了活力,也使北京奥运形象建设成为历届奥运形象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浅论21世纪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武术特有的价值功能愈来愈引起世人的瞩目.但武术的推广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武术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早已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因此,融入奥林匹克的武术进军奥运体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革新前进的客观要求.今年北京市又一次迈出了申办奥运的步伐,这为武术进入奥运会提供了可能,但武术以何种形式和内容出现在奥运上,成为武术界必须要做的前期工作.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使这一东方明珠在新的世纪里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现代体育在奥运体育的主导下,竞争日趋激烈,但也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趋势也是发展的必然模式.这种模式,既促进了体育的快速发展,也对后备队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更专业,年龄更小,更职业化.业余体校是最基层的体育培养基地,本文主要针对后备队员这个方面,依据生理学、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原理,来探讨奥运理念主导下业余体校对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及应注意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使我们实现了百年的奥运梦想,兑现了曾许下的承诺给中国一次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借着百年奥运的契机,我们向世界自信地展现了一个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中国,一个本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精神的现代化的中国.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我国运动健儿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提升了我国民众对体育事业的认识,也使得全民健身的热潮再次澎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重提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的先驱者和领导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进入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以毛泽东全民健身的体育思想作为指导,并结合当代体育现状,在金牌的感召力量下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  相似文献   

11.
奥运精神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理念和精神价值,体现以奥运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我们要理解和宣扬奥运会倡导的进取精神、参与精神、谐思想具有和谐精神.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我们要借奥运良机,促进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以奥运成果惠及社会,科技奥运成为实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重要支撑,奥运会也将成为展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窗口和舞台.  相似文献   

13.
周长根  娄道舰 《科技信息》2009,(24):I0230-I0230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其产生与发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体育发展的就是不朽的奥运精神。通过对体育的起源、发展到繁荣以及奥运精神内涵的论述和分析,认为奥运之所以到现在还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不朽的奥运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奥运形象建设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4.
日本旨在通过东京2020年奥运会向世界传达谢意和善意,也意在通过东京奥运会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日本申奥成功以后,就开始有条不紊推进奥运各项备战工作,为此发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成立了专门的体育管理机构,完善了奥运备战行政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奥运夺金计划,希望在东京奥运会上有所突破。研究介绍了日本政府奥运备战的推进状况,探讨了日本奥运备战的理念,分析了日本奥运夺金的重点项目,总结了中日奥运备战体制的差异,提出中国应对的解决方案,为中国奥运备战和体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用品品牌宣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用品产业进入后奥运时期,体育用品产业的市场环境较奥运周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一时期的体育用品品牌宣传面临着奥运后体育用品市场的诸多遗留问题,以及由奥运事件宣传营销向常态化过渡的挑战。在奥运后的一年中,我国体育用品市场上的各个品牌都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调整了其品牌宣传策略,这些策略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市场定位的品牌间不同的宣传战略目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我国体育用品品牌宣传策略在奥运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又赋予了奥运主办城市的荣耀光环.近几年,如火如荼展开的奥运建设,让这座城市显的格外的雄伟而富有活力,伴随的申奥的成功,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事业也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科技冬奥不仅是科技助力奥运赛事筹办、举办,实现精彩非凡卓越,更是借助奥运推动科技创新并惠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提出2022年北京科技冬奥相关科技产业的布局,总结了当前科技项目成果及测试情况,从政策、产业和企业3个层面给出了后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奥运期问,无法抵达北京的主赛场"鸟巢"观看奥运是一件挺遗憾的事,但是能够在上海的分赛场体验一回奥运的感觉也觉得非常幸运.8月20日,作为一名普通球迷观看了一场女足德国对阵巴西的半决赛,虽然比赛十分精彩,高潮也随着球迷的叫喊声中不断的出现,但是我似乎更加关注于球场内所展现出来的科技内涵,而球场上的球队的表现也似乎在与我遥相呼应,比赛的最终结果是技术流派的巴西女足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以力量见长的德国女足,挺进决赛.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470名术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将普通大学生与体育大学生对比分析,发现体育大学生对北京奥运会的识别达到较高水平,对会徽跨文化传播充满信心.但在会徽意义的理解上不够深入和全面,在对奥运会会徽的关注和认识上也不容乐观,各高校关于奥运文化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校内开展的奥运文化活动并没有完全对体育大学生提高奥运文化知识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加大体育高校校园奥运文化传播力度,完善奥运文化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体育大学生文化素质,为体育大学生主动了解和认识奥运文化提供一个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后期我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高校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奥林匹克课程;大学生对于奥运知识的需求很高,认识到了奥运知识的重要性,并对奥运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