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等开展广泛的政治传播。在政治传播过程中,通过重视对政治传播全面的控制;充分发挥外国媒体和记者在政治传播中的巨大作用;运用一般和典型相结合、典型带动一般的政治传播这三个主要的政治传播策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传播的目的,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初显领导能力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紧紧围绕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来建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切实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与阶级属性、历史使命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有机统一,很好地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权的实现。从发展的逻辑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有着明确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大形势下形成的凝聚全国抗日力量的一个政治、军事联合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统一战线的主导力量,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战思想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统战思想的理论精华充分地吸收,并结合了抗战的实际,从一定层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抗日时期政治生态的本质认识,以及政治实践的能力,对日后的政治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国情、民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少数民族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对延边朝鲜族人民实行的民族平等政策。  相似文献   

5.
政治领导作为政治管理的一部分,目的是促进社会和人民的政治生活向党和国家既定的目标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唯一的执政党,其政治领导的科学化在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总结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特点,对促进政治领导的科学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主要呈现出宏观性、稳定性、经济性、统一性、局部差异性、制度性等特点;同时党的政治领导还遵循党政分开和宏观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主党派过去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其组织发展遵行和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统一战线的发展规律,符合统一战线的原则,并且各党派都能本着"统一建国"与"民主"的初衷,认同并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民盟甚至还提出了"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并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关系,和中国共产党一起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中国民主党派也有自身的不足,尤其在组织发展方面还存在层次不高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创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并丰富学习渠道,甚至要修改中国民主党派的组织原则,进一步密切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政治理想,唯其如此,中国民主党派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为中国社会的民主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中共成功地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为党在全国范围的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依据在于:民主政治是实现全民族团结持久抗战的根本保障,民主政治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巩固的必然要求,民主政治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新形势下,组建创办了马列学院、华北军政大学和华北大学等三所大学,三所大学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建设培养了政治理论强、专业水平高的各类人才;其办学实践实现了西柏坡精神与大学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建设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西柏坡时期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引领了新中国新文化的新风尚,从而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广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上两支难分难解的政治力量。经过八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步实现了两大转变,即从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夺取全国政权的政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建设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政党;从领导人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国家的政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国家的政党。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毅然选择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并为此制度的实现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中共不仅在解放区、国统区进行了区域广阔、层次交错的民心争取工程,为政党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社会基础;而且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发布"五一口号",向各民主党派发出建立联合政府的邀请函,为政党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另外,中共在军事战场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巨大胜利,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政党制度形成的关键;中共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筹备召开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为政党制度的最终形成搭建了有效合作的政治平台。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政治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网络民主是公民通过互联网络针对公共问题,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形式。网络民主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必然对中国的政治发展和政党制度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民主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政治发展和政党制度建设既是促进,也是挑战。作为新时期的执政党,一定要正确面对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建设.让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项新型政党制度。它不仅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关系,经历55年的曲折发展,最终形成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两国人民智慧和友谊的结晶。中国印尼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达成高度共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档案事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等档案事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社会环境要素。以电子文件为基本单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大大改善了中国档案事业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推进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政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国初年开始,随着汉地佛教的复兴,藏密在内地渐起,汉藏佛教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赓续。这不仅缘起于佛教界自身发展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使命,而且与宗教文化所赖以存在和交往的政治情势息息相关。这一时期汉藏佛教界作为西藏与内地文化交流的主体是其社会地位和政策空间共同演进的历史结果,彼此间文化交流的发展是其间政治背景与宗教文化自身因素相作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近代中国国家建设存在的两方面政治困境:一是缺乏一套全社会都能接受的共同信仰;二是领导性力量的孱弱。认为要实现国家建设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信仰重塑和组织建设。政党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同时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领导力量,并通过政党的组织功能动员社会力量,从而使“以党建国”的道路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青海商业格局总体上具有较强的承继性,对外贸易曾长期处于出超,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趋于一致,商业逐步具有官僚资本垄断特性。城镇发展基本上与商业发展同步,政治中心的确立和交通线路的转移成为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矿业开发和自然灾害在城镇发展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城镇发展坎坷,起伏较大,存在明显的不足,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弱。  相似文献   

19.
政治稳定是依照一定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发展的动态过程.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应确立科学的稳定观.当前,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来自经济、政治、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构建合理的政治稳定模式,以保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短暂的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自然灾害频仍,并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以及时间长、分布广的特点,灾荒救助的滞后,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衰败等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使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对当时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