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日本九州来说,市面上的中药约有300种,而在中国药典中收载的中药则有5000多种。再扩大之,据说现在世界各国的中药数,总数有1万多种。这些中药大多数是从植物中来的,有的是直接采集野生植物,大多数则是使用栽培的野生种。而说到育种,则仅毛地黄、罂粟等极少数,实则几乎等于没有。药用植物的用途极广,不仅中医处方时必用,而且可以从鸦片中提取吗啡,从莨菪根中提取阿托品,从  相似文献   

2.
大麦原生质体再生绿色植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颜秋生 《科学通报》1990,35(20):1581-1581
大麦在世界上的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在各种禾谷类作物中居第四位。然而,尽管在过去几年中水稻、玉米和小麦的原生质体培养已相继获得成功,由大麦原生质体培养却还只能产生零星的白苗。本文报道由大麦悬浮细胞培养物分离的原生质体,通过培养,获得一批再生完整绿色植株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李朝灿 《科学通报》1986,31(24):1899-1899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细胞诱变离体筛选生物技术,已经先后获得烟草、马铃薯、番茄、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甘蔗、小麦、胡萝卜、苜蓿和小黑麦等作物抗性突变体以及水稻、玉米、烟草高氨基酸突变体。但有关后代抗性遗传的研究报告并不多见。最近,我国上海市农科院郑祖玲等指出,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粳稻花药培养具有抑制效应,可作为培养基的外源添加物筛选抗病突变体.在近年来研究的基础上,简要报道利用水稻体细胞和花粉性细胞无性系离体筛选以及花药培养抗性筛选,获得15个抗稻瘟病和9个高氨基酸突变体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谷物(水稻、小麦、玉米)之一,滋养着地球上30亿人的生命。考古学证据表明,水稻驯化栽培的历史和农业的起源发展一样悠久。大约在一万年前,当冈瓦那古陆上大自然慷慨馈赠的野生稻与古人类相遇,稻作农业就从采集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农耕使得定居成为古人类新的生活方式,也促使人类社会朝着现代文明演进。水稻的驯化或许可以看作是古人类的科研成果,野生稻中更高大、更多分支和谷粒更饱满的植株被遴选出来,用于繁  相似文献   

5.
栽培稻漫谈     
世界上的栽培稻有两种,即亚洲稻(又名普通栽培稻,学名为Oryza sativa L.)和非洲稻(又名光稃栽培稻,学名为Oryza glabrrima Steud)。栽培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79全世界的播种面积为1.453亿公顷,总产量达3.8亿吨,其占谷物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之比例分别为18.9%和25.1%。我国是水稻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4,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  相似文献   

6.
水稻农业增产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是全世界将近一半人口的主粮.据统计目前全球水稻栽培面积约为每年1.62亿公顷[1],其中亚洲最多(1.43亿公顷)占88%,非洲和美洲其次,分别占6.4%和4.4%.绝大部分水稻生产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密度高而且增长速度快,不少区域还因土壤质量差、肥力贫瘠,基础设施落后,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短缺问题严重.更为严峻的是,世界人口还将继续增长,估计  相似文献   

7.
加州的研究者们经过长期的努力,最先成功的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让生长的玉米植株带上了外来基因. 将外来基因移入植物体内并非新事物了。早在10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用工程学的方法在双子叶阔叶植物中获得成功,如象烟草和蕃茄.但是,众所周知直到现在对于单子叶植物,如象玉米和水稻,工程学的方法还未见效。世界上的主要谷类作物留下的这些难题,几乎没有先进的遗传工程所涉及.  相似文献   

8.
吗啡是鸦片中重要的生物碱,其合成生物学制造及相关工业化生产,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继人工合成青蒿素之后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本文从吗啡合成的有关代谢通路的阐明和设计开始,总结整理吗啡在酵母中的生物合成方法,介绍这一划时代工作的全过程及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裴嘉伟  马力耕 《科学通报》2022,(26):3110-3118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大部分作物品种的种子是白色或黄色,而小麦、玉米、水稻等物种中有些品种的种子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的积累表现出红、蓝、黑等颜色.不同于其他作物中天然存在有色种子的品种,蓝粒小麦则是普通小麦与其他物种杂交形成的,染色体来源比较复杂.尽管近几十年间,依赖于MYB-bHLH-WDR复合体的花青素调控机制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中被发现,但是蓝粒小麦花青素在小麦糊粉层中积累的机制至今并不清楚.本文简要介绍了玉米、水稻、大麦中已发现的花青素合成调控基因以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阐述了小麦蓝粒基因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小麦蓝粒性状有3个公认的基因来源:来源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蓝粒基因Ba1、来源于一粒小麦的蓝粒基因Ba2以及来源于百萨偃麦草的蓝粒基因BaThb,并描述它们在染色体中的已知定位.本文还对控制蓝粒性状可能的基因数量以及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进行了讨论,对蓝粒性状作为分子标记在小麦细胞遗传分析、育种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小麦蓝粒基因的克隆、应用以及种子花青素积累与作物演化和驯化的关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所有重要的农作物都是育种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已为自身基本的需要培育出给人深刻印象的植物品种,它们涉及粮食、医药、纺织纤维和其它多种原材料等各方面。尽管这样,主要的栽培植物数量仍很有限。表1列出了80年代早期世界广泛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杂草除外),其中小麦、玉米、水稻和土豆是最重要的粮食供应,约占总产量的一半。所列举的农作物均具千年育种史(资料来源:阿姆斯特丹国际植物育  相似文献   

11.
“最珍贵的并不是宝玉和珍珠而是五谷。”在这句中国谚语中 ,所指的五谷应该是 :水稻、小麦、稷、高梁和玉米。这些谷类在发展中国家人们消耗的热量所占的比例中 ,高达 60 %。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谚语用于这些谷物 ,其中特别是水稻所包含的基因信息上。由于有一个和其他的谷类明显比较小的基因组 ,水稻是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好材料。两种主要的水稻亚种———籼稻和粳稻 (indica和japonica)基因序列草图的公布 ,为对植物的生物学过程的更好理解提供了资料 ,同时保证了稻谷类产量的提高。如果世界人口在今后的 2 0年里持续…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首次在高纬高寒的黑河市爱辉区试种水稻成功,目前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据介绍,黑河市爱辉区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纬度最高限。高纬高寒水稻的试验成功,对水稻种植北扩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唐錫華 《科学通报》1954,(10):95-95
1953年在上海郊区及福建尤溪县鸭墓乡两处,都发现了水稻“分枝”的现象。这种“分枝”水稻的情形和栽培环境,我们的观察与“科学通报”1954年4月号蔡以欣同志文章上所记载的相同。但是对于这种现象,我有几点与蔡以欣同志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们平时所称分枝小麦、分枝大麦的“分枝”两字,是指小麦或大麦的穗子而言。小麦与大麦的花序都是穗状花序,每一个穗有很多小穗,每一小穗又由若  相似文献   

14.
开发绿金     
我们的衣食住(木材)行(橡胶)都离不开植物。如果生病,相当一部分中药是植物的根茎叶果。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只利用了植物庞大种群中的极小一部分。虽然地球上有35万多种植物,人们现在只利用了3000到4000种(约百分之一)来生产食物和原料。在最近几世纪中,文明世界集中依靠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少。现在,我们只依靠从玉米、小麦到棉花、橡胶树等约20种植物。在最近的10年中,绿色革命已把农业方面的不少注意力更狭隘地集中在三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和小麦———上。这样集中地依靠少数的几种植物变得越来越危险。由于品种单一,…  相似文献   

15.
邱并生 《科学通报》1991,36(20):1578-157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简称RSV),RSV能侵染水稻、小麦、玉米等37种禾本科植物,引起严重减产,1975年Koganezawa首次报道了RSV具有分枝线状结构,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对RSV做了一系列研究报道,1982年提出RSV是三组分病毒粒子,含有一种分子量为32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90,35(5):321-321
黄瓜花叶病毒(CMV)能感染和危害人类栽培的蔬菜、瓜类、油料、烟草以及花卉等700多种植物,并造成大面积减产,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作物栽培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长期以来,无有效地  相似文献   

17.
警犬勇擒毒枭泰国警官霍亚达驯养了一只名叫丽丝的警犬。丽丝不但颇通人性,而且对毒品特别敏感。鸦片、吗啡、海洛因,无论数量多少,无论藏得多么隐秘,都逃不过丽丝的鼻子。一次,霍亚达接到一项抓捕毒枭泰文龙的任务。据可靠情报,泰文龙将在码头交易毒品,于是霍亚达带着警犬丽丝来到码头,悄悄向泰文龙一伙靠拢。狡猾的泰文龙似乎意识到了危险,立即终止交易并吩咐手下携货向四面八方分开逃窜。霍亚达见状迅速向泰文龙追去,早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新的能增产大约 5 0 %的水稻品种在西非出现———西非水稻开发协会近日宣布了向农民提供这种新水稻的计划。水稻是西非大多数国家的主要食粮 ,那里对于水稻的需求量比其他任何地方增长得都快 ,近 3 0年来西非进口的水稻数量大大增加。据从事农业研究的专家说 ,多少个世纪以来 ,非洲水稻和亚洲水稻的品种都是各自独立进化的。非洲水稻生长到稻粒饱满时植株就会倒下 ,稻穗容易破碎 ,造成水稻丢失。亚洲水稻产量较高 ,在世界市场上很受欢迎。多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如何将非洲水稻的最好特质与亚洲水稻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但是将…  相似文献   

19.
水稻     
苏然 《世界科学》2015,(1):22-23
<正>作为一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普通谷物,水稻已经帮助建立了很多帝国,滋养了很多革命。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启动他们自己的一场水稻革命,以解决世界上的饥荒问题。通过解码水稻基因,改进育种,以及重塑水稻的生物学,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把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推向未来。水稻不只是另一种平常的谷物,对于30亿人口来说,它是一种日常必需品。自从先人在大约8 000年前开始栽培以来,水稻对人类文明建立、社会形成,首要的是喂养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气  相似文献   

20.
钟国庆 《科学通报》1994,39(1):73-73
植物的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简称SC)铺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由于具有光镜检查快和电镜高分辨率的双重优点,又能观察偶线期核的染色体配对状态,不仅在交换的机理研究中得到大量应用,同时成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研究中的强有力的手段.目前主要的作物如玉米、小麦、大麦等有关的研究均已有报道,但是在水稻细胞遗传学研究中,至今未见有关铺展SC的研究.我们在水稻的花粉母细胞中,应用铺展技术观察晚偶线期一早粗线期的联会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