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支撑,核心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废寝忘食进一步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由此提出:持续发展可按“阶段式跃迁”模式推进,并同时满足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诸方面的几个基本约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人类需要改变现行的生产、消费模式及社会经济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2.
陈玉兰 《科技资讯》2008,(1):156-157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作为它积极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的之一,需要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观,增强国情与忧患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接受环境保护思想,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区域经济差异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认识区域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大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而经济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定阶段内的经济总量、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经济发展结构反映了该区域在此时段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研究对象.以地市州为基本的区域单元,对当前区域经济差异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新战略.资源型城市必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多元化,才能提升城市企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平衡及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5.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搞好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是科学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加强资源管理、实现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强国,而TOD模式正可赋予城市轨道交通更大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和社会民生3个维度构建了轨道交通为主导的TOD模式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解决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轨道交通为主导的TOD模式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最后将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应用于中国广州某项目,结果表明该项目尚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针对这一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解决轨道交通TOD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措施,为完善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无居民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由于无居民海岛的特殊生态基础,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受到环境、经济、制度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开发利用模式应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等统一的循环机制.以达到拓展地方经济发展空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地区的既定目标,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策略。民族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潜力、生态状况等条件,创建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快其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把国家扶持、社会援助与自身力量相结合,以实现民族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干扰能力的加强,更要注意从资源环境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等系统的高层次结构人手,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区域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选择与之匹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把握开发利用程度,寻求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发展途径,强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实现人——地——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它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内涵非常丰富,一方面它要求通过发展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求不应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去实现发展和满足需求,否则人类将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陷入困境,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向21世纪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嘉亮 《海峡科学》2009,(10):10-11,27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生产活动中,推崇3R化生产方式,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历了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成为中国在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该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典型代表性,其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互补性强.从长江下游到上游,经济发展基本呈递减趋势,而资源禀赋则基本呈递增趋势.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根据长江流域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加权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不同类型.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状况上.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并不大.从长江流域省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看,可持续发展状况呈现沿长江下游到上游南北条带状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本质、基本原则及特点.阐明在我国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重点论述了在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要建立资源环境价格棱算体系;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强化循环经济的立法执法工作;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园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等措施,在多个层次上实现物质的循环.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与再生材料产业的兴起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理论框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此概念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循环经济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体系:清洁生产和再生资源产业(以再生材料为主要内容)。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是以物质循环可再生利用为依托的,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尽可能产生最少量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使得社会生产生活环境保持自我更新、资源永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资源短缺对发展产生很大压力;(2)环境污染直接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3)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是:(1)发展可持续工业;(2)发展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6.
根据邵阳地区发展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离差法来计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已达到基本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但资源和环境发展方面还处于基本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邵阳地区的综合指标值尚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范围。  相似文献   

17.
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本质、基本原则及特点.阐明在我国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现方式;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重点论述了在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模式要建立资源环境价格核算体系;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强化循环经济的立法执法工作;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园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等措施,在多个层次上实现物质的循环。  相似文献   

18.
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限制,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城市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框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以重庆为例,通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资源、环境、技术等子系统与GDP子系统联系起来,构建了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处理由于城市资源耗尽和环境恶化所限制的经济增长问题,同时设定了基础、资源、环境、技术和经济5个情景,对不同情景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独改变系统中的子系统不能实现重庆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是重庆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19.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建立依赖资源永续利用的国民经济体系;保护与整治环境,并选择与给定时段环境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完善实现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发展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动力条件。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自我良性循环。使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