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铃薯是人类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玉米以及水稻,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中国人一般习惯叫它土豆,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那么马铃薯起源于哪里呢?在它风靡全球的道路上,又发生了哪些不寻常的故事呢?薯小弟在南美South America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有个著名的高海拔湖泊——的的喀喀湖,它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那里就是马铃薯的故乡。距今7000多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从东部迁徙到的的喀喀湖附近。他们来自亚马孙河沿岸的森林。  相似文献   

2.
<正>南美洲有一个横跨秘鲁和波利维亚两国边境的高山湖泊——喀喀湖,喀喀湖海拔3900m,隐没于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周围森林密布。离喀喀湖不远的高原荒野上,有一座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宏伟古城——太阳城蒂亚瓦纳科。  相似文献   

3.
南美洲有一个横跨秘鲁和波利维亚两国边境的高山湖泊--喀喀湖,喀喀湖海拔3 900 m,隐没于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周围森林密布.离喀喀湖不远的高原荒野上,有一座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宏伟古城--太阳城蒂亚瓦纳科.  相似文献   

4.
在南美洲玻利维亚高原上有一个大湖,名叫的的喀喀湖。16世纪时,刚刚来到美洲不久的西班牙冒险家们为寻觅一批传说中的财宝,来到了这个湖畔。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一座空空荡荡的废城矗立在安第斯山脉荒凉的寒风之中。在当地生活的印加人曾到那些排列整齐的庞大五像面前献祭,西班牙人从他们口中得知,早在印加人于一百多年前到达此地时,这座城市就已经是一片废墟。这座古城的名字叫蒂瓦纳科。现在,从秘鲁库斯克出发,乘火车和轮船便可到达蒂瓦纳科。高原风光让人感到像是另外一个星球的景色,任何一个外来人在这里从事体力劳动都肯定是件…  相似文献   

5.
秘鲁乌罗人居住在的的喀喀湖中的草岛上。的的喀喀湖海拔3 821米,面积8 3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内陆湖。湖水由25条河流汇集而成,表面温度为12℃,湖上有小岛41个,最著名的则是草岛。草岛是乌罗人用的的喀喀湖里特有的香蒲草垫起的。这种岛遇大风能漂移,所以有人称其为“会移动的岛”。这些岛大都建在湖边的浅处。  相似文献   

6.
<正>玻利维亚有座天空之城,时常多云的天气,仿佛畅游在天空之中,美得飘渺,美得神圣。有人说那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点也不为过,那绝对是一生之中应该去一次的"天空之境"——乌尤尼盐沼。西南部被风吹扫的荒芜盐沼,是玻利维亚最大  相似文献   

7.
印加帝国时代的秘鲁原住民是来自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其中位于南方边陲的的的喀喀湖地区有一部分属于讲艾马拉语的考雅人,他们是最好战的部落之一.历史上多次发动战争,欺压弱小部族。此外,湖区还有一支讲乌鲁斯语的小部落,经常被夹在交战双方的中间,为了逃避战乱.免遭印第安人和考雅人的掠夺,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  相似文献   

8.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有一个神秘的大湖——罗布泊。古籍上称它为盐泽、蒲昌海等。蒙古语叫罗布诺尔,其含意是"汇入多水之湖"。可是,说它是大湖吧,从本世纪70年代起,就名实不符了,现在的湖底已变成坚硬的盐壳,一丝儿水星都没有。说它不是湖吧,在历史上它确实接纳过来自塔里木河、孔雀河的滚滚奔流。据《汉书》记载,它有"广袤三百里、冬夏不增减"的辽阔水面。而国外科学家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罗布  相似文献   

10.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 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1.
在开阔的东非大草原上,小小的白蚁建造了—个又—个巨大的椎型“城堡”。 放眼望去,开阔的东非大草原上,一座座土质“尖塔”拔地而起,直指苍穹。这些“尖塔”并非人类的杰作,而是由一种小生物一一白蚁所建造的。这些椎型堆积物高6~9米,被当地人称之为“蚁冢”。  相似文献   

12.
肃文 《科学之友》2007,(9A):29-29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3.
刚果城     
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动物园新举办的刚果大猩猩森林展览上,仿造的东西如此逼真,以致连来自西非的狒狒弄都被糊涂了。一只母狒狒在它的新住所最近的一次觅食中,走近了把它和动物园游人分隔开的草地。突然问母狒狒摆出了一副防卫的架势,拖着它的小宝宝一起向后退。原来是在游客的旁边有一座栩栩如生的青铜岩蟒  相似文献   

14.
正1.28万年前,一颗彗星的残片撞击地球,叙利亚一座旧石器时代村庄可能因此遭遇了重创。阿布胡赖拉是叙利亚的一个重要考古遗址,那里出土的物品记录着该地区的早期农业情况。考古学家2020年4月6日宣布,阿布胡赖拉也可能是已知被彗星残片间接轰炸而击毁的唯一的人类定居点。两个遗址阿布胡赖拉遗址如今已被阿萨德湖的湖水淹没。1972年到1973年,在一座大坝淹没该遗址之前,考古学家对该遗址进行了匆忙发掘。在这次发掘期间,考古学家意识到这里实际上有两个遗址——下面一个是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相似文献   

15.
深潜火山湖     
<正>探秘火山活动造就的水下秘境。距今200多万年前,地幔柱从吉林东南部地区突破地壳,滚滚熔岩从破口中喷涌而出。多次喷发彻底重塑了这里的地形,在地表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火山锥,数量达100多座。今天,人们将这片地区称为长白山火山群。提到长白山,大家多半会想到天池。天池是长白山火山群中最大的一座火山口湖,火山锥顶部因积水形成的湖泊名为火山口湖。其实,除了天池,在整个长白山山脉分布着众多火山口湖。这些火山口湖中到底是怎样的情况,里面有什么?迄今,对长白山火山口湖和相距不远的五大连池火山湖的深潜调查都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16.
地球内部生成3H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崧生  何明 《科学通报》2007,52(13):1499-1505
对土耳其Van湖和Nemrut湖的氚和氦同位素含量垂直分布进行了新的研究, 实验数据取自Kipfer等人的工作. 当时测量Van湖和Nemrut湖的3He, 4He和3H主要目的是研究Van湖水的长期的垂直方向混合和深层水的更新. Van湖和Nemrut湖都是火山湖, Nemrut湖处于Van湖西部边界附近. 从Van湖和Nemrut湖底部输入湖中的3He和4He都是来自于地幔. 我们从Nemrut湖和Van湖的3H数据发现, Nemrut湖的3H垂直分布呈现“反常”, 湖底部的3H含量比表面的高约10%, 高出部分(约(3.7±1.2) TU)是从湖底部输入的. 对这部分剩余3H的来源进行了研究, 排除了它的常规来源, 例如早期核爆沉积物和已知的核反应. 基于剩余3H与3He和热流相关性, 推论出剩余3H与3He同是来源于地幔源, 可能来自地球深处富集水(氢)的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产生的核聚变. 此外, 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了研究, 并发现德国火山口形成的Laacher湖底部存在来自地幔源的3He和3H. 探测地球内部的氚是研究地球内部是否存在核聚变的关键证据. 我们提供的地球内部生成氚的结果是正面的, 这将有助于促进对“天然核聚变”物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许金梅 《科学之友》2001,(10):19-19
南极洲,处处冰天雪地,气候严寒。奇怪的是,在莱特冰谷里却有个奇湖——瓦塔湖。尽管湖面常年被冰雪覆盖着,湖上寒气逼人,可是湖深处的水,却是另一番情景。瓦塔湖表面冰层下的水温是0℃左右。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温也随着升高。水深15米~40米,水温升到7.7℃。40米以下深处,温度  相似文献   

18.
马佳 《科学之友》2008,(2):26-26
路普康湖冰雪深处至少还有600多具尸骨,科学家发现这些遇难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血缘关系——喜马拉雅山路普康湖在黄黄的太阳光下闪闪发光,鲜花、鸟儿、昆虫开始庆祝黑暗乌云的离开,山里的鹿、羊挤在填满新鲜水的洞旁畅饮。秋天温暖的阳光让这里的冰雪融化,路普康湖旁的那些人类尸  相似文献   

19.
水空能源屋     
为-『充分发挥大自然的优势,我想发明一座水空房子。此房建造在水中,它会改变自身的形状外观、颜色和所处位置,自动收集来自水、风、太阳光等在不同季节的能源,供人类使用。 郑州师专学生水空能源屋@路白梅$郑州师专!学生  相似文献   

20.
茫茫的塔克拉玛干——世界第二大沙漠,似梦,似谜,神秘离奇,充满诱惑……全球瞩目的"东方庞贝"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座被流沙覆没2千多年的古城。这座被称为"尼雅废墟"的古代文明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