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4,(2):4-4
正科学家最近运用新技术获得的探测数据暗示,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的行星"开普勒-78b"是一颗"不应该存在的"行星。这颗炽热的熔岩世界距离其母恒星不到160万千米,每8.5小时就环绕母恒星一圈。按照现行的行星形成理论,在如此靠近恒星处是不可能形成行星的,而行星形成于别处之后也不可能迁徙到这里。"开普勒-78b"  相似文献   

2.
<正>孤儿行星一直倍受天文学家关注,它们都是一些不受任何恒星束缚、在太空中漫游的"孤魂野鬼",也代表着宇宙中未能形成恒星的神秘天体。由于它们不环绕恒星旋转、反射光线非常少,因此在过去15年里,人们只发现了50颗孤儿行星。但天文学家却在最近发现,这些流浪行星除了能独立形成或是从一个行星系统中喷射出来外,还可以从由灰尘和气体构成的球状星云中产生。而在宇宙中,球状星云的数量非常多,且一个球状星云也可能存在大量行星。因此,孤儿行星的数量可能将会远远  相似文献   

3.
一个新的理论暗示,一颗年轻的恒星或许会对另一个发展中的恒星系统猛拽一把,从而使得围绕它们的行星以一个倾斜的轨道运转。这一理论可能也解释了就在家门附近的一个存在已久的谜——为什么地球轨道相对于太阳赤道倾斜了7°。1995年,瑞士天文学家有了关于第一颗"热木星"的惊人发现,这是一种近距离环绕其母星运转的气态巨行星。为了解释这一奇异的发现,理论学家提出,行星形成时距离恒星很远,但后来通过曾环绕恒星的由气体与尘埃构成的原行星盘运转而逐渐向内迁移。在这种所谓的盘迁移过程中,行星依然停留在原行星盘中,因此其轨道的倾斜程度与母星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最近宣布,在另一颗恒星周围发现了第一颗除地球外的可居住行星.这也证实了其他恒星的可居住地带内存在地球大小的恒星。可居住地带是指宇宙空间中距离恒星不远也不近、温度不太高也不太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允许行星上存在液态水。这颗恒星——"开普勒186"是一颗非常暗淡的矮星,它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开普勒186"有  相似文献   

5.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3,(1):4-11
发现支持生命的"超级地球"科学家最近宣布发现了一颗可能拥有地球一般的气候、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HD40307g"。这颗行星位于距离太阳42光年的画架座,其质量是地球的好几倍,它与母恒星"HD40307"之间的距离刚好适合它的表面存在液态水。与其他许多太阳系外的行星一样,"HD40307g"也是通过观测由行星引力造成的恒星晃动而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号"任务组近日证实,位于一颗类太阳(与太阳类似)恒星周围"可居住带"内、与地球大小相对接近的一颗行星被发现,这也是首次发现这样的行星。此外,还发现11颗可能也如此的候选行星。这标志着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方面的又一个里程碑。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开普勒-452b——是迄今已知除地球之外在可居住带内运行的最小行星。所谓可居住带,是指能让行星在其中环绕一颗类太阳恒星运行、并且行星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地带。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没有人会想到举行会议来讨论脉冲星周围的行里问题——因为,一年前,没有人相信有这样的行里存在。当脉冲星由爆炸中的恒星形成时,爆炸抛出了那么多的质量,以致恒星会让任何环绕它运行的行星离去.今年4月30日和5月1日,天文学家们聚集在帕萨迪纳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有史以来第一次举行有关脉冲星行星的会议,如果脉冲星行星确实存在,弄明白它们在这种奇异星体周围是如何形成的,就能使我们认清太阳这种恒星周围行星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 《科学》2012,64(6)
南门二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南门二B是一颗比太阳稍冷的恒星。图中眉月状天体是一颗绕着南门二B星运行的行星。因此。它也是离太阳最近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质量和地球相近.但与恒星的间距只有日地距离的百分之四.每3.2天绕行母星一圈。因此,这颗行星太靠近恒星,远在南门二B的宜居带之外。  相似文献   

9.
<正>在大多数天文学家正寻找着可供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的同时,却有人对那些"自杀未遂"的恒星痴迷。美国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兹冈最近有点闷闷不乐,但其中又夹杂着兴奋。他的郁闷不无道理:他发现了第一批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简称系外行星),却几乎未得到认可。他的后续研究缓慢而又费劲,多次走进死胡同。但这些问题看来一点都没有困扰他,真正让他陷入矛盾情绪的,其实是这些行星本身。在已知的行星当中,地球的运气真不错:它环绕一颗稳定的恒星——太阳,太阳给它提供的热量又刚  相似文献   

10.
傅承启 《自然杂志》2005,27(3):130-134
低质量恒星的观测和研究是近十年来恒星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褐矮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族,它们不属于恒星,也不属于行星,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天体.褐矮星的研究使我们对恒星与行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了延伸到主序下部更冷的L型和T型.褐矮星在银河系里数量可与主序星相比,但不是宇宙暗物质的主要成分.褐矮星的形成可能既不同于恒星也不同于行星,对它们形成的研究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恒星及行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巨行星。然而,他们表示,根据现有理论,这种行星不应该存在。相较它环绕的恒星来说,这颗类木行星大得有点不同寻常,甚至挑战了天文学家对行星形成机制的普遍观点。这颗距我们284万亿千米的恒星是颗M型红矮星——我们银河系中最常见的类型。前不久,一个天文学国际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公布了这项发现。"这个发现很令人激动,因为我们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巨行星可以在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最近公开表示,就算保守地估计,仅在银河系内也有多达1亿颗行星能够支持生命的存在,地球人今后20年内就有可能找到外星生命。美国宇航局对其他恒星-行星系统的研究早已从基于地面的观测转移至太空望远镜的探测,"哈勃""斯皮策"和"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能确定行星与恒星之间距离是否适合行星上存在我们所知生命的先决条件之一——液态水。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17年发射"中天系外行星勘测卫星",2018年发射"詹姆斯·韦伯空  相似文献   

13.
谢懿 《世界科学》2005,(4):16-18
星周盘在演化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为气体向内输运提供了一种途径。向外转移角动量可以使得星体收缩而免于瓦解,并且盘中剩余的气体和粒子也为行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储备。高分辨率的光谱揭示了遗迹盘中行星的运动,从红外到毫米波的成像观测显示了几十亿年来盘的结构演化。绝大多数恒星生来就有一个盘,而行星形成的模型也要求在1000万年的时间内从盘中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15,(2):2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位于智利帕拉纳天文台的"下一代凌星巡天"(NGTS)项目开始运作,旨在茫茫太空中搜寻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甚至有望找到"第二个地球"。NGTS是一个广域巡天观测系统,其中包括12台口径均为20厘米的望远镜阵列,以寻找具有凌星现象的系外行星——所谓凌星现象,即行星从恒星面前经过时阻挡了部分星光,造成恒星亮度减弱的现象——而这样的现象可以被NGTS从远处探测到,并根据质量计算出该行星密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大致判断其物质的组成情况。  相似文献   

15.
天上的帆船     
造访邻居 迄今为止,我们的无人探测器已造访过所有邻居——太阳系里的其他行星,只有冥王星是个例外,不过,据说那是天上的一座大雪山,肯定不会有什么外星人。人类的足迹到过月球,但是那里是一片荒凉。至于其他邻居,无人探测器的“眼睛”——照像机告诉我们,要想在它们上面找到外星人是根本没戏的。这样看来,太阳系里恐怕充其量也只有一些微生物了。据说可能会在火星、某个小行星、泰坦星和欧罗巴星上找到微生物。泰坦星是土星的一颗卫星,叫做土卫六,它的大气层中有些地方很暖和;欧罗巴星是木星的一颗卫星,叫做木卫二,在它寒冷无比的表面下可能有海洋。但是,即便在这些“希望之星”上,发现微生物的可能性也不大。 到宇宙深处 太阳系之内,肯定是惟地球独尊了,可是,太阳系之外呢?那里有很多行星和恒星,行星围着恒星转,组成许多行星系统。就像太阳系一样。地球是一颗行垦,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和其他所有围着太阳转的行星,就构成一个行星系统。既然地球上有人,那么在太阳系以外,那些围着恒星——别的“太阳”转的行星上面,大概也会有人——外星人吧?但是我们知道,如果地球离太阳再远一点,我们就会被冻死;如果更近一点,我们就会被烤干。我们之所以能存在,一个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正>浩瀚的宇宙中有很多恒星,大部分的恒星都拥有围绕它运转的行星。"在这些行星上,不可能没有生命",抱着这样的想法,寂寞的地球人开始在宇宙中寻找我们的同伴——外星人。在几十年前,美国就发射了"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着人类的信息飞往遥远的太阳系之外。而且,人类还建立了很多规模庞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准备接收外星人的信号。此外,很多项目还动员了全世界的电脑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关毅 《自然杂志》2013,(1):21+29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可能有5颗行星正在围绕鲸鱼座T星(Tau Ceti)运行,后者是太阳系外距离我们最近的单一恒星,其温度和亮度与太阳相近。如果这些行星真的存在,其中一颗与恒星保持适当距离的行星可能拥有适宜的温度、由液态水形成的海洋,甚至还有生命。但现在还不要急于背上行囊——这一发现依然需要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8.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9.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4):12-12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在遥远的外星系发现了一颗冰冷“、笨重”的行星。由于这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像,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为超级地球”。据报道,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3倍。它围绕旋转的恒星距离地球约9000光年,大小为太阳的一半。这颗系外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不像地球离太阳那么近,大约处在类似于太阳系中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岩石行星处在类似于太阳系的气态巨行星的位置。他们将这颗行星称为“失败的木星”,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这个行星没有发展为气态巨行星,不过据推测,在该行星形成…  相似文献   

20.
3颗恒星的星系 太阳是一颗孤独的恒星,在它身旁的4光年之内都找不到其他的恒星,只有很多行星在同一个平面上运行.其实,太阳是宇宙中的一个特例,现在大家都知道宇宙中多数恒星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被称为"双星".但也存在3颗恒星一起出现的现象,例如天文学家在猎户座就发现了一个距离我们1300光年的三星系统——"猎户座G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