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近杨福家,关注杨福家,首先因为杨福家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有魅力的科学家。近年来,在一些事关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时刻,人们经常能听到杨福家的声音:1997年是他率先对媒体阐释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呼吁人们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及早做好准备。这以后在大学教育改革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杨先生都会尽其可能提出忠告或建议。2001年,杨福家受聘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一职。在两地奔波的间隙,只要有空,他依然会接受采访、发表演讲,关注的话题集中在当代大学的使命、如何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上。2006年3月15日,笔者和同济大学的数百同学一起在该校的一二九礼堂听杨先生主讲当代大学的使命。听着他一如以往智慧而犀利的评述,看到他又增多起来的白发,笔者内心涌起一种冲动:杨福家是中国的骄傲,可真正了解他的人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2.
一百万年以前,北美洲正处于冰河时期的开端。大片的土地冰封雪盖,宽阔的山谷分布于连绵成群的大小丛林之间。洁净的河流如银蛇蜿蜒,沿着高地草原横亘东方。河流前侧是奇诡莫测的池沼,四周围着漆黑的不毛之地。池沼之中尽是柏油似的半流质沥青,间或会从沼底窜起发出恶臭的细泡。池面积聚着数英寸深的水,水质虽差却可饮用。干旱的天气里,大风吹起的阵阵尘埃铺满池沼,沥青上结了一层薄膜,看上去像一块坚实的平地。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瓮安生物群”的发现是地球早期生命研究领域的重大事件之一。“瓮安生物群”是一个生活在距今约六亿年前浅海中的、以真核生物为主体的生物群,其中的生物化石都是以立体形式保存在磷块岩之中。该化石生物群是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后和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前真核生物辐射的典型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先后报道了数量众多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红藻和绿藻、单细胞浮游藻类、动物胚胎、腔肠动物和一些其他类型的可疑动物化石。新发现的地衣化石也是保存在贵州省瓮安磷矿距今约六亿年的黑色磷块岩中,它们是由球状蓝藻和真菌组成,真菌的丝状体环绕球状蓝藻分布,部分丝状体的一端还与一个梨形的真菌孢子相连。从蓝藻和真菌的保存来看,它们与泥盆纪和现代的地衣具有类似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火葬是普遍施行的一种既环保又节约土地的丧葬形式,而在许多古老文明中,人们都希望保有全尸,尤其是王公贵族,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灵魂才能升天或者进入来世。然而,早在3000多年前,古老的米斯特克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火葬了,这一习俗甚至最终演变为只有米斯特克国王和后来的阿兹特克皇帝才能享有这种丧葬形式。那么,米斯特克人为什么不留下自己的全尸呢?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对秦始皇修建的军用“高速路”——秦直道进行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时,考古人员意外地在2000年前的路面遗存中发现了3个儿童及男人与妇女的脚印。据了解,考古人员在脚印、车辙旁边,还发掘出了基本连成一片的同期建筑基址。基址均为夯土基础,最大者面积估计有200m2。在建筑基址中,有大量秦汉时期的绳纹筒瓦、板瓦及陶罐、盆等遗物堆积。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07,(7):5-5
2007年2月13日,即西方传统的情人节(2月14日)前一天,意大利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发掘出了一对至今相拥的5000年前的"情人"。从这对死者的牙齿状况来看,  相似文献   

7.
正考古发现在非洲大陆东南面的印度洋上有一座神奇的岛屿,它隔着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它就是马达加斯加岛。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绝,马达加斯加岛上进化出了许多奇特的动物,其中包括狐猴、象鼻虫等。不仅仅是今天,在几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马达加斯加岛就已经与大陆分离,并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恐龙。  相似文献   

8.
<正>1958年,考古学家在伊朗哈桑兰吉古城遗址发现了一只漂亮的金碗,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最近,考古学家重新探索这处遗址,并且破解了这只金碗的来历。公元前800年,一支有组织的军队入侵并摧毁了兴盛的哈桑兰吉城。金碗发现于城中一幢被焚毁建筑附近的垃圾场废墟里,旁边还有三具人骨架。人骨架附近的头盔和权杖表明,这些人并非是考古学家之前推测的逃亡的哈桑兰吉本地人,而是入侵者。这些侵略者当时抢夺财宝,但在他们试图逃出大火时周围  相似文献   

9.
现已发现了束缚在南非古沉积岩中的34亿年前地球上已存在生命的证据。它是以几乎保护得很完整的微细胞形式出现的,这些微细胞很类似于现今的蓝-绿藻。这一发现是由哈佛大学古生物学家巴格霍恩(Elso S.Barghoorn)博士以及当时他们发现这些微细化石时曾是巴格霍恩博士的学生而现在是奥贝林学院地质学家的诺尔(Andrew H.Knoll)博士取得的。这一发现使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已知最早日期向后推了约1亿年。真正出乎意料的是,只是10年左右之前,科学家们才发现了关于大约5亿年前存在动、植物生命的不充分的证据。新发  相似文献   

10.
张昀 《科学通报》1978,23(4):230-230
最近,在探索地球早期生命进化方面有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在寻找早期生命的化学证据和寻找古老地层中的化石证据方面都有一些收获。近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地的前寒武纪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微体生物化石,虽然其中有一些是可疑的,而有一些却是真正的生物化石,有的甚至保存着细胞形态。Schopf和Cloud都曾总结了这方面的资料。 就现在所知,最老的,而且确实可靠的微体生物化石是在南非特兰斯瓦尔(Transvaal)发现的大约22.5亿年前的兰藻化石。形态保存较好而且研究得比较充分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的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最近在研究发现于印尼爪哇的数百块贝壳化石时,赫然发现其中一块化石上雕刻着参差不齐的几何图案。使用两种测年方法,科学家测定这块化石的年代在54万年前到43万年前。这比此前认定的最古老雕刻(发现于非洲,其年代为10万年前)还早了三四十万年。这项研究表明,这些早期人类(直立人)对怎样打开淡水大贝壳很在行;他们使用某种尖利物体(很可能是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6):12
日本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300年前突然苏醒的黑洞,而且它已经开始“狼吞虎咽”。黑洞位于银河系中央,原来一直处于沉睡状态。距地球约26000光年的它就是“人马座A星”,是一个质量为太阳的400万倍的“怪物”。日本天文学家利用欧洲航天局的“XMM-牛顿轨道望远镜”和美、日两国的X射线卫星发现,  相似文献   

13.
正paleontology古生物2016年7月,一名北美金矿工人在挖掘冻土时发现了一匹狼的遗骸。通过放射性碳测年、DNA取样等研究手段证实,这匹狼的死亡时间是5.7万年前,死亡时它只有7周大。科学家曾以为,北美古狼主要吃野牛和麝牛,但X光成像显示,这匹狼主要以水生生物为食。科学家推测,这匹狼是在洞穴坍塌时被压死的,遗骸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好,  相似文献   

14.
正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剧情在现实中重演。在一块有将近1亿年历史的缅甸琥珀中,西班牙地质学家发现了一根保存完好的恐龙羽毛和附在其上的一只蜱虫。琥珀中的羽毛被证实不是来自现代鸟类,而是来自某只白垩纪中期的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蜱虫靠吸血存活,科学家是否可以像电影里一样,靠提取蜱虫体内的恐龙血,得到恐龙的遗传物质呢?虽然影视剧里有这样的情节,  相似文献   

15.
一本流行的澳大利亚小说《最后的浪潮》设想了一次排山倒海的巨浪曾给悉尼周围的海岸带来死亡和毁灭。而今地理学家恰恰找到了这一事件的证据——约十万年前,夹40米高巨浪的一次海啸横扫了澳大利亚的南部海岸。他们的研究表明,巨浪在海岸侵蚀中的作用比一般认为的还要大。  相似文献   

16.
站在英国海军舰队“贝莱尔号”(配备74门炮的战列舰)的船尾甲板前沿时,保罗·尼可拉斯上尉唯一的念头就是趴下。不是因为他累了,而是因为他年仅16岁,又是这艘军舰的新成员。此刻,他就要初尝战争滋味了。时值1805年10月21日,中午刚过,地点在西班牙南部的卡地兹附近。“贝莱尔号”缓缓地朝着敌舰破浪前行,尼可拉斯可以看到33艘排成新月形阵列的法国和西班牙军舰,沿着海岸自北边的罗什角绵延数公里至南边的特拉法加角。  相似文献   

17.
G.H.Doran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口池塘的塘底里挖掘到的人体脑组织,经过肉眼解剖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检查的结果的文章。从1984年开始挖掘到1985年为止,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的一口小池塘的塘底里挖掘到40具尸体,在保存的尸体中至少有4具成人尸体和1具儿童尸体的头部保持着脑子的形态,其他4具尸体的脑组织混杂有泥土等物。放射性碳分析结果证明,这些标本及附近的  相似文献   

18.
<正>距今500年的1514年,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正德九年。朱厚照堪称明朝历史上最贪玩、最闹腾的顽主,有他的带动,再加上明代中期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整个社会开始逐渐崇尚吃喝玩乐,明代初期的节俭之风荡然无存。让我们穿越到500年前,看看那个时候的人们都吃些什么,喝些什么,他们的饮食生活与今天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8,(3):13
乌拉圭科学家在南美洲发现了一种大型啮齿动物化石。这种动物生活在400万年前,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鼠类动物。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动物体重在1000kg~1400kg之间,仅头骨就有0.5m长,体长约3m,门牙长达10cm。据牙齿特征推测。这种动物应以水生植物为生,可能也食果类。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月,澳大利亚妇女彤娅在珀斯市以北约177千米的威齐岛上探索沙丘时,看见沙中躺着一只看起来很有趣的瓶子。她把它带回了家,随后发现瓶子里有一张紧裹着的字条。字条很湿而无法展开,于是彤娅用炉子把它烤干。她和家人展开字条,发现其两面都写着德文。虽然字的颜色已褪去很多,但是彤娅的丈夫依然看出字条日期是6月12日。他从看出的"aula"猜测这只瓶子是从一艘名为"paula"的船上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