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今年9月21日,美国宇航局(NASA)摧毁了其花费15亿美元精心打造的太空飞行器——伽利略探测器,以避免其附带的地球细菌污染木星卫星欧罗巴。在太空运行了14年的伽利略号探测器直到被摧毁前最后5分钟,仍在向地球传递木星的珍贵照片。这一悲壮的过程让科学家们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探测器发回地球的最新数据表明,木星大气飓风起源于木星大气深层,持续时间比地球飓风长得多。木星南北两极巨型飓风是恒久性大气特征,在太阳系中很独特。科学家说,我们对木星的了解依然很少,需要新一代探测器从新视角更深入探测木星。木星上著名的条带发源于什么深度一直是谜。"朱诺号"在飞近木星过程中进行的引力测量如今终于提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9月8日,美国宇航局小行星取样飞船——"奥西里斯-雷克斯号"发射升空,开启了一趟意义重大的太空之旅。这趟旅程可能会大大深化我们对早期太阳系的理解。2016年9月8日,美国宇航局第一艘小行星取样飞船——"奥西里斯-雷克斯号"(以下简称奥西里斯)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从而开启了一趟意义重大的太空之旅。这趟旅程可能会大大深化我们对早期太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7月4日,美国宇航局"朱诺号"太空探测器(以下简称"朱诺")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这一事件引起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高度关注。它为什么叫"朱诺"?美国宇航局解释说,"朱诺"之名源自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宙斯神朱庇特用云雾笼罩自己,目的是掩藏自己的不幸。但他的妻子朱诺能看穿云雾,识破朱庇特的本质。木星被非常稠密的大气层包裹,正如朱庇特。"朱诺"探测木星,以这个名字命名这项任务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5.
解读欧罗巴     
<正>科学家估计,欧罗巴地下海洋水量是地球海洋的2~3倍。欧罗巴为什么可能存在地下海洋?这样的海洋如果真的存在,其中可能有类地球生命吗?欧罗巴是环绕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中最小的一颗,它在木卫中与木星的距离为第六近。它也是太阳系中第六大的卫星。它是依据希腊主神宙斯的情人欧罗巴而命名的。欧罗巴的个头比月球小一点。欧罗巴有水—冰地壳,还可能有一个铁—镍内核。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8月5日,"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点火升空,开始踏上远征木星之旅。经过近5年的飞行,"朱诺号"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自2003年"伽利略号"结束木星探测任务以后,首颗围绕木星工作的探测器。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宇航局(NASA)在为各类探测器取名时,往往凝结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情怀。朱诺其实是罗马神话中天神朱庇特的妻子,传说朱庇特常常会施展法力,用云雾遮住自己的真容,让他人难以辨别。唯有朱诺能看透这些云雾,了解朱庇  相似文献   

7.
行星科学工作者研究了来自宇宙飞船“旅行者二号”的照片后发现,木星的一个卫星有维持生命的可能。这个卫星是欧罗巴。科学工作者对它的结论并不十分肯定,但为原来的推测——这个太阳系中最大行星的卫星有一同地球上相似的海洋——提供了新的依据。科学家一般认为,水的存在是出现和维持象地球上这样生命的必要条件。史蒂文·W·斯奎尔与雷·T·雷诺兹是座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研究人员。他们认为,木星至少有16个卫星,欧罗巴是其中之一,它的面积同地球的月亮差不多,表层是  相似文献   

8.
40多年前,0.25吨的一快电路和遥感器挣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迅速掠过月球和火星,冲向木星——"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当时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一年.它们给人类呈现了超越太阳系小行星带的首次惊鸿一瞥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谜团——一个困惑和启发天体物理学家数十年的谜团. 像许多谜题一样,这个谜题仅仅开始于一个小暗示:似乎有些不对劲.就在"先驱者"10号、11号飞越木星和土星轨道后不久,地面控制人员开始注意到:两艘飞船的飞行速度似乎比预计的要慢,就好像某种力在非常巧妙地牵引着它们向后朝向太阳.  相似文献   

9.
自然信息     
美国宇航局已拟定探测木星的“伽利略计划”,打算在1984年发射探测木星的宇宙飞船“伽利略号”。“伽利略计划”的目的是收集木星的大气层、磁场以及木星的卫星和辐射带的科学数据。飞船计划在1984年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美国"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发回的最新信息令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惊喜若狂:该探测器先后发现在木卫四和木卫二上100多千米厚的冰层下面蕴藏着极丰富的海水——咸海。"伽利略"号探测记录下这两颗卫星的磁场受到最严重的破坏。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那里存在储量甚丰的"咸海"之缘故。"伽利略"号发回的照片显示,木卫二上的冰层不断挤撞,像鱼嘴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这是太空探测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以下简称"黎明号")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而且是环绕地球-月球系统外两个天体  相似文献   

12.
木星近照     
2007年2月28日,"新视野"飞船从木星近旁飞过,最接近木星时它距离木星仅为223万千米."新视野"是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它肩负两项使命:一是借助木星的强大引力进行引力援助(见相关链接"引力援助")试验,以便对今后去冥王星的飞行轨道进行调整;二是通过对木星的试验性观测,检验和校正飞船上的仪器,为2015年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最早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它几乎与航母的先驱国英鞫、日本同步。1920年7月,美国海军提出了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建造模式同英、日极其类似——都是用现有的舰种进行改装。为了试验,他们先把一艘大型运煤船“木星”号改装成航空母舰。该船排水量达5500吨、航速15节,是美国海军第一艘采用汽轮机一电动机动力装置的大型船只。由于舰队大多数战列舰已经烧油,或计划改成烧油,为舰队提供燃煤储运的“木星”号成了一个累赘。  相似文献   

14.
再访木卫二     
从1995年到1997年底,美国宇航局的不载人"伽利略号"宇宙飞船陆续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发回了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木星以及它的几颗卫星和周围几颗小行星的大量数据和数百张高清晰度图  相似文献   

15.
触摸太阳     
<正>美国宇航局的下一艘太阳探测器将最近距离探测太阳,科学家将此形容为——美国宇航局的下一次太阳探测任务——“帕克太阳探测”,将是有史以来最接近太阳的探测任务。美国宇航局2017年5月31日宣布,原名“太阳探测附加”的任务已改名为“帕克太阳探测”任务(以下简称帕克任务),以此对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人类发射第一个空间探测器前往其他行星。今天,科学家把新的调查对象指向了太阳系中的五个"不起眼"的目标。2012年9月,人们纪念空间探测器探索太阳系50周年。1962年8月27日,美国宇航局发射了第一个前往其他行星的空间探测器——"水手2号"。这艘小小的飞船在其行星际旅行中发现了太阳  相似文献   

17.
正木星的标志性特征——大红斑(一个翻云覆雨的巨型反气旋风暴区域)已变到迄今为止的最小地步。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近的观测证实,大红斑的直径仅为16500千米。而19世纪的观测记录是:大红斑在其长轴的宽度为41040千米。美国宇航局"旅行者号"系列飞船在1979年的观测结果为:大红斑的直径是23335千米。从2012年开始,大红斑的直径每年缩水  相似文献   

18.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4,(9):4-11
木星大红斑变小了 木星的标志性特征——大红斑(一个翻云覆雨的巨型反气旋风暴区域)已变到迄今为止的最小地步。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近的观测证实,大红斑的直径仅为16500千米。而19世纪的观测记录是:大红斑在其长轴的宽度为41040千米。美国宇航局“旅行者号”系列飞船在1979年的观测结果为:大红斑的直径是23335千米。  相似文献   

19.
正所有射线都照射在我身上,我的太阳能电池板现在正面向太阳,我是离地球最远的太阳能探测器——来自"朱诺"号。在飞行五年、18亿英里(约28亿千米)之后,担负木星探测任务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朱诺"号的任务是探测云层笼罩的木星大气,并从两极上方的独特有利位置探测木星核心。解答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木星上有多少水?是否存在固态核心?其南部和北部的光线为什么是太阳系中最明亮的?"‘朱诺’  相似文献   

20.
2020年7月,全球启动了三项非载人航天任务,均发射前往火星.这三项任务分别是:中国的天问一号、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希望号.中国和美国的航天任务都设计了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将寻找火星上当前或过去的生命迹象.此外,NASA还计划发射"欧罗巴快艇"(Europa Clipper)探测器去勘探木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