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早的足迹     
《大自然探索》2010,(6):6-6
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新近发现的一种身长2.4米的史前动物的足迹表明,首批从海洋中冒出、在地球上行走的脊椎动物的出现,比此前估计的时间早了差不多2000万年。不久前,在波兰东南部一处原来的潮滩(或称泻湖)的岩石表面,科学家发现了数十个年代在3.95亿年前、由四足动物留下的化石足迹。四足动物就是有脊骨和四肢的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人都是四足动物。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9,(4):48-48
尽管盲鱼看不见东西,它们却能通过身体表面覆盖着凝胶的细小毛发感知周围的环境和水流的动向。科学家从盲鱼这种在无光环境下探知水下物体和导航的能力得到灵感,在实验室研究开发盲鱼毛发的仿生设备。  相似文献   

3.
卢静  朱幼安  朱敏 《自然杂志》2016,38(6):391-398
硬骨鱼类(osteichthyans)是脊椎动物演化的主干,硬骨鱼下分的两大支系,即肉鳍鱼类(lobe-finned fishes)和辐鳍鱼类(ray-finned fishes)分别成为今日地球陆地和水域的征服者,前者最终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志留纪-泥盆纪是硬骨鱼类乃至整个有颌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阶段,硬骨鱼纲的起源、辐鳍鱼类与肉鳍鱼类的分异、肉鳍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四足动物的起源等关键演化事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直到20世纪末,化石资料的匮乏长期以来一直限制着学界对这些 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关键事件的了解。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梦幻鬼鱼、初始全颌鱼、晨晓弥曼鱼、于氏箐门齿鱼和奇异东生鱼等一系列关键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上述情况,将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推到早期脊椎动物研究的聚光灯下,为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演化历史补上了大量缺失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根据进化论学说,人的身体结构基本类似于猩猩和古代猿类,因而早就有过答案:我们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然而,最新的一些研究却对此提出质疑,我们的祖先可能是鱼,是怪物,是果蝇,是老鼠……你会相信吗?是4亿年前的鱼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发现,他们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朱敏研究员和该所的客座研究员于小波教授。他们在云南曲靖古生代地层中新发现了一种生活在4亿年前的原始肉鳍鱼,命名为张氏蝶柱鱼,被认为是最接近四足动物与肺鱼类共同的祖先。早先的化石记录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在3.6亿年前从硬骨鱼…  相似文献   

5.
气球鱼     
<正>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500米深处发现了这种罕见的鱼种——"气球鱼"。"气球鱼"属深海琵琶鱼的一种,体形滚圆,呈可爱的气球状。虽然科学家也曾在野外环境中观测到其他琵琶鱼物种,但是这种"气球琵琶鱼"以前从未被记录过。  相似文献   

6.
雄鱼的惩罚     
<正>科学家近日首次证实,假如雌性清洁鱼(也叫濑鱼)干扰了雄性清洁鱼用餐,就会遭到后者的惩罚。对于清洁鱼来说,咬食"主顾鱼"体表的黏液层是一种坏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壁虎体重从大约2克到超过250克的都有。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以为,较大的壁虎的脚垫也较大,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它们能像较小的壁虎一样飞檐走壁。但一项新研究却发现,光是较大的脚垫并不足以对此提供解释。通过一系列实验,科学家发现壁虎的整个身体系统就像是一串弹簧。随着壁虎个头变大,"弹簧"也越来越稳固,这就使得大壁虎能像小壁虎一样自如地攀爬。事实上,从事这项研究的4名科学家2012年曾发明一种有伸缩性的黏合剂。它很好地模拟了壁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0,(11):6-6
<正>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现于一些干涸湖底的"会走路的石头"令科学家困惑不已。例如,其中一些石头的移动速度看起来与人的行走速度相当,但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它们"走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首次发现盲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盲鱼不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而眼睛盲了的鱼,而是由于生活在黑暗的地下水中,经历漫长的适应过程,眼睛逐渐退化所致。世界上已发现的盲鱼种类不少,其中著名的例子要算美国的盲鳉Arablyopsis spelaeus(属于鳉形目的盲鳉科Amblyopsidae)和古巴的盲鼬鳚Stygicola dentatus(属于鲈形目的须鼬鳚科Brotulidae);此外,鲇形目盲鱼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当鱼类生活在污染严重的水质中,鱼就会咳嗽,而且咳嗽次数与污染程度成正比。因此,鱼类的"咳嗽反应"已成为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标志之一。科学家们利用鱼口一开一合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电场,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与计算机相连的放大器,成功地绘制出上百种鱼咳嗽频率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曲线。根据鱼的咳嗽状态和查阅分析"关系曲线",便可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认为脑植入设备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使人类实现"心灵感应",帮助瘫痪人士重获行走能力。脑植入设备领域内的很多领军科学家表示,社会必须要为一场技术革命做好准备。在这场技术革命里,脑植入设备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心灵感应"进行交流,通过脑电波"下载"新技能,甚至在脑电波形式的"神经明信片"中描绘自己假期里的奇遇。  相似文献   

12.
最近,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沿岸发现了超过50个新物种,其中包括鱼、珊瑚和虾,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种体形纤小、能以鳍当“足”沿着珊瑚礁“行走”的鲨鱼。这种鲨鱼体长大约1~1.2米,以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他们所称的"世界上第一台驱光行走的机器"。它可以用于在难以接近的空间内运输小物体等。他们开发出的一种可以在光的影响下波动的液晶聚合物薄膜。若把一块这种材料固定在一个长方形的框架上后,以光照亮液晶聚合物薄膜时,聚  相似文献   

14.
<正>据科学家估计,在莫哈韦沙漠的魔鬼洞里,只剩下不到100条魔鳉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保护生物学家,正在引导大家做一个项目,把这些珍稀的鱼抢救出来进行人工繁殖。魔鳉体型很小,成鱼大概2.5 cm长,看上去很普通,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鱼。在所有野生脊椎动物里,它是栖息地最小的物种之一。在2013年春天,魔鬼洞魔鳉鱼的数量跌落到空前的程度,只能观察到35条鱼,接近灭绝。近期科学家对这些鱼进行了点数,认为数量回升了一些。魔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归为极危级。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澳大利亚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一具3.8亿年前的海洋鱼类化石。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发现它生前是条母鱼,因为这具化石完整再现了“鱼妈妈”正在分娩的情景,它的脐带上还连着刚生下的“鱼宝宝”。相关专家表示,这条母鱼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鱼妈妈”。  相似文献   

16.
鱼是怎样长出脚爬到陆地上来的?美国科学家在距今3.66亿年的岩石中发现了属于世界上最早的四足动物的肱骨化石。 专家认为,这一肱骨化石有助于解释长有原始肺的古代鱼类是怎样从鳍上长出早期肢骨,从而向陆地生活迈出尝试性一步的。最早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会在马戏团看到猴子两脚直立行走的表演,它们在台上摇摇晃晃走来走去的模样总能把观众逗乐。而现在,科学家们也在实验室里对半岁至两周岁大小的猴子进行直立行走的训练。他们已培养出了能像人一样完全直立行走的猴子,希望用它来研究直立行走对人脑进化的影响。科研人员发现猴子在直立行走时,其大脑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两栖动物是一种具有四肢的脊椎动物,它们皮肤的腺体发育,而缺少其他四足动物特征性的鳞片、羽毛和毛发等表皮结构。其实,两栖动物的名称就说明了这类动物的特点,它们的英文名称“amphib-ian”,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有两种生活的动物”。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科学家都一致认为,梦游是属于半清醒症,是一种情绪紊乱的症状,它是由于内疚、不安、恐惧、紧张等一些情绪上的波动而引起来的。梦游症患者属精神病范畴,其表现却五花八门。但大多数人梦游时的"所作所为"都是没有伤害性的。医学家们对梦游者进行脑电图监测,患病时一般都是高振幅、低频率的脑波。其征候群一种为"眼球急速运动阶段",另一种是"非眼球急速运动阶段"。前者行动勇猛,可能出现意外事件,后者则比较平稳,一般不会出大问题。美国医学界把梦游分成"短期梦游症"和"长期梦游症"两类;他们认为前者主要由于情绪上的波动而引起,可以用精神疗法来治疗,后者可能有道传因素,但确切原因尚不明了.英国研究者认为,梦游者的起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食物中缺乏某种营养、脑功能紊乱等有关。在梦游者中;女性占80%,而年轻人、特别是少年儿童更易发生。美国宾州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证明:约占7成以上的梦游者在梦游时手掌伸开且脚掌在行走时呈"内八字"形——这种姿态与类人猿的行走姿势十分相似。于是他们推断说,梦游很可能是由于某种人类的"原始本能"所支配的。总的来说,梦游的病因众说纷纭,迄今尚无确切的结论,然而,古今中外的梦游奇闻却不断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有没有盲鱼的问题,作者已经作出肯定的回答。本文报道另一个科的又一种盲鱼,在分类上是一个没有记载过的新种,根据9个标本命名为个旧盲条鳅(Noemacheilus gejiuensis,Sp.nov.)。这是在鳅科中自从1976年首次在伊朗发现伊朗盲条鳅(Noemacheilus smithi Greenwood)以来的第二次报道。标本采自云南个旧的一条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